三叉神經痛,治療知多少!

三叉神經痛(TrigeminalNeuralgia)發作時劇痛難忍,曾被稱作「天下第一痛」。疼痛一旦發作,病人不能做洗臉、刷牙、說話、吃飯等簡單動作,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

史傳,楊貴妃曾是一名「牙痛」患者——按現代醫學觀點解釋,這種性質的疼痛屬三叉神經痛。她痛時皺眉嬌啼不敢觸摸的痛苦狀,曾被人畫過一幅圖,名曰「楊妃病齒圖」——「齒痛自顰眉,君王亦不怡。此疾如早割,何待馬嵬時?」

貴妃的痛,你懂嗎?

三叉神經痛發作僅限於三叉神經分布區,多為單側,雙側少見,後者也常從一側開始,而後累及對側,且兩側疼痛發作區不一定對稱。疼痛性質為突發性的陣痛,表現為面部、口腔及下頜部位的某一點,突然發生劇烈性的閃電式短暫的抽痛,猶如刀割樣、火燒樣、針刺樣或電擊撕裂樣痛,多在談話、進餐或洗臉等面部刺激時發生,每次歷經數秒或數十秒至1~2min,疼痛立即向三叉神經的一支或幾支區域的範圍擴散。

Advertisements

自三叉神經結向前發出三支由周圍突組成的三條大的分支,至內向外依次為眼神經、上頜神經及下頜神經。

眼神經分佈於額頂部、上瞼和鼻背皮膚,以及眼球、淚腺、結膜和部分鼻腔粘膜。

上頜神經分支分佈於上頜各牙、牙齦、上頜竇、鼻腔和口腔的粘膜以及瞼裂間的面部皮膚以及部分硬腦膜。

下頜神經分佈於下頜各牙、牙齦、舌前2/3和口腔底粘膜以及耳顳區和口裂以下的面部皮膚。

三叉神經痛的主要病因

三叉神經痛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多由於顱內腫瘤、動脈瘤、動靜脈畸形、肉芽腫等導致,也可繼發於顱底侵入瘤、顱底蛛網膜炎等。

在因面部疼痛而前往神經外科就診的患者中約60%以上屬原發性三叉神經痛。1932年一位美國神經外科醫生在顱內手術中發現三叉神經常受到鄰近血管的壓迫,提出神經受壓可能是引起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之一。顱內三叉神經根受責任血管壓迫而發生病變,神經纖維之間衝動發生短路可能是導致三叉神經痛的根本病因。

Advertisements

目前已知導致血管壓迫三叉神經可能的危險因素有:高齡、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后顱窩容積小、遺傳等。


三叉神經痛的治療

一、藥物治療

目前用於三叉神經痛治療的最常用的為卡馬西平。

卡馬西平,是一種鈣離子和鈉離子通道阻斷劑,它的問題在於既然它是鈉離子通道阻斷劑,那麼它對於心律失常,特別是慢性心律失常的病人,他是有潛在風險的。這是一個,第二個呢,既然他是一種鈉離子通道阻斷劑,對於高血壓的控制有一定負面的影響。第三個,有相當的大約百分之十的病人,可能出現白細胞的降低。第四,有相當一部分人在服藥的早期會出現頭暈,第五個,卡馬西平有明確的肝臟和腎臟毒性,第六個,卡馬西平有一個罕見但是很嚴重的副作用,剝脫性皮炎,嚴重的人身上可能出現大面積的皮膚剝脫壞死。基於這六點,現在卡馬西平除了在TN的治療上依舊在用,在其他的疼痛的治療上基本上已經退出了咱們所選用藥物的範圍。三叉神經痛的患者如果需要長期服用卡馬西平的話,應當定期化驗血常規與肝腎功能,警惕藥物副作用。

如果卡馬西平出現了嚴重的副作用,應當立即停葯,選擇副作用較小的替代藥物,或者於正規醫院尋求治療方案。

二、周圍神經阻滯

1、眶上神經阻滯、滑車上神經阻滯

眶上神經和滑車上神經分佈於眼瞼和前額部。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2、眶下神經阻滯

眶下神經為V2的終支,通過眶下溝、眶下管出眶下孔至面部,分為數支分佈於下瞼、鼻翼和上唇的皮膚。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3、頦神經阻滯;

頦神經阻滯適用於三叉神經第三支疼痛。頦神經為V3的終支,出頦孔,分佈於頦部以及下唇的皮膚與粘膜。

外周神經阻滯難度低,風險小,適用於在門診無菌治療室進行治療,但應注意保護血管、眼球等重要組織。

三、神經干阻滯

周圍神經阻滯鎮痛效果差,易複發,對於鎮痛效果不滿意的患者可行神經干阻滯。

1、上頜神經阻滯

上頜神經出自半月節第二支,與上頜神經相關的疼痛包括:下瞼的皮膚及粘膜、鼻外側區皮膚、鼻前庭皮膚疼痛、上唇及附近頰部皮膚粘膜疼痛、上顎後部粘膜疼痛。

2、下頜神經阻滯

下頜神經是三叉神經最大的分支,與下頜神經有關的疼痛主要包括:下頜部區域疼痛、下唇區域皮膚及粘膜、下牙及下牙齦。

神經干阻滯因為穿刺較深,並且容易損傷血管,建議在正規醫院最好是在影像引導下進行穿刺治療。必要時可辦理「日間病房」住院,在層流手術室以及有搶救設備條件下穿刺。

四、RF(Radio Frequency)

三叉神經半月節射頻熱凝術,是當前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最常見的手術方式之一。它的原理是將射頻電極穿刺到半月節內,通過電極加熱到一定溫度,使得半月節相應位置失去活性。

此類手術在正規醫院實施,有比較完善的麻醉和監護,手術時間一般為30~60分鐘,包括消毒,定位,射頻針穿刺,測試及射頻熱凝等步驟,其中需要全麻時間僅十分鐘不到,患者術后恢復很快,在手術室即可清醒並準確回答醫生問題,驗證手術療效,甚至可以完成自己用手按壓穿刺點預防皮下出血的動作。

手術后,三叉神經分支支配區會有痛覺消失伴隨麻木感,此麻木感會隨著時間延長,逐漸減輕,一般在術后3-6個月後僅遺留輕微的麻木感,對面部活動無任何影響。總手術近期有效率超過99%,遠期5年複發率約15%,由於可以重複操作,第二次手術有效率仍然超過90%。

俗話說「斬草除根」,三叉神經痛在三叉神經半月節進行射頻消融治療,作用於神經元胞體,神經再生的幾率比較低,因而其複發率也遠低於三叉神經外周分支毀損治療。而由於微創手術對患者呼吸循環等系統功能狀態影響較小,尤其適合老年人合併慢性病患者,術中術后出血、感染等併發症也相對開放性手術為少。

五、MTN

通過MX面神經功能檢測儀,精準定位引起三叉神經痛的神經分支,再通過MTN微創介入神經修復療法,不開顱、不開刀,在不損傷其它神經及組織的前提下,鎖定分支痛覺神經纖維,靶向消融,祛除痛覺神經信號的傳遞,再配合藥物鞏固治療,保障患者康復進程

以上為目前治療三叉神經痛的幾種常見方法,任何一種治療方式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我們應當根據病情的需要,採取合理的最有效的治療方案。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