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感覺統合失調與注意力不集中

仲光威娜,解放軍306醫院,航天城門診部

品牌質量管理辦公室 陶恆 編輯

首先我們看看我們身邊有沒有這類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調皮多動、行為衝動、易緊張、膽小、退縮、偏食、愛哭、不合群、講話結巴不流暢、詞不達意、等等。你有沒有聽到自己的孩子說:襪子好難穿,媽媽你幫我穿;不要,不要,我不會做;我偏要這樣。你認為他們是偷懶還是膽小?都不是,這些孩子的表現其實都是感統失調。

那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感覺統合?兒童感覺統合失調是1970年美國的心理學家愛爾斯博士首先在3~13歲兒童中發現有10%~30%的兒童出現上列症候群。博士發現它並不是智能發育有問題,也不是教育上的問題,而是兒童大腦功能發育不協調,與大腦整合功能不完善,不健全有關,需要進行心理訓練來加以矯正。那麼感覺統合的起因是什麼?

Advertisements

1.先兆流產,孕期用藥、情緒不穩定、常處於應激狀態,早產,剖腹產,出生后撫養者少搖抱,沒有學會爬就先會走等。

2.兒童應有的摸、爬、滾、打、跳等行為,在發育的自然歷程中被人為破壞。

3.兒童該爬的時候沒爬,日後可能出現協調性,平衡感差,該哭的時候不讓哭,口腔肌肉缺乏鍛煉,心肺功能弱。

現在讓我們試想一下,不讓孩子爬,就等於把孩子的手腳都捆綁起來了,失去了手腳協調,觸覺和冒險的機會;大點兒的孩子不讓看電視(比如電視里親熱的鏡頭),等於把眼睛蒙住,助長了好奇心,孩子就會去偷看,反而不容易控制;父母爭吵,不讓孩子聽到,捂住了耳朵;孩子問問題的時候不讓問,嘴巴也堵住了。如果不然孩子哭,孩子的心肺功能,全身肌肉沒有得到鍛煉。

Advertisements

如果你是孩子,把你的手腳捆綁住,嘴巴,眼睛耳朵都堵起來,你會怎麼想?感覺統合的重點在於感覺刺激的接受和辨識、位於腦幹部位的訊息調節及整合、以及按系統指示而做出的適當反應;並以觸覺、前庭平衡及本體覺三大感覺系統為主要探索部分。這並非指感覺系統不著重其它四類感覺接受及處理;而是前三類感覺為訓練主幹,按訓練目標及需要配合視、聽等其他感覺訊息。

感覺刺激可分為七大類別:觸覺、前庭平衡覺、本體感覺、視覺、聽覺、味覺和嗅覺。感覺統合與兒童成長是息息相關的,依照理論來分析腦的學習發展歷程,可大致分為5個階段:(1)感覺通路的建立;(2)感覺動作的發展;(3)身體形象的認識;(4)知覺運動的形成;(5)認知學習的產生。

第一階段警號:(1)嬰兒吸吮缺乏連貫性;(2)對於輕微的搖晃感到害怕,甚至嚎哭;(3)對於照顧者的觸摸感抗拒;4、目光不會追隨移動的物體。

第二階段警號:(1)孩子在俯卧時未能抬起頭(2~3個月);(2)孩子沒有四肢爬行就直接走路;(3)孩子一歲后仍未能用拇指和食指撿起小物件;(4)不會模仿別人

第三階段警號:(1)三歲后尚未固定偏好使用哪只手;(2)易跌倒,不願走凹凸不平的路;(3)上樓梯時仍須緊抓扶手;(4)怕玩遊樂場設施第四階段警號:六歲后仍會經常性地將字體反轉(上下/左右);一些日常行為如吃飯,換衣服等會較慢,要經常提示才懂得雙手協調;學拋球,跳繩等活動感到較困難,甚至不願嘗試

孩子小的時候也許不會體現出來,但是到了7歲以後,會就會越來越明顯。舉個例子:有些孩子老師布置作業經常會漏寫一點,作業會少抄一行,老是忘記帶東西,叫她拿東西總是找不到……其實這些分別都是聽覺、視覺的失調,值得我們重視起來。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