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須知:安全用藥的一些常識

用藥首先強調的是安全性,只有在這個前提下,才能談合理用藥。安全的意義在於用最小的治療風險讓患者獲得最大的治療效果。其次是藥物的有效性,這是使用藥物的關鍵。如果沒有療效,就失去了藥物本身的意義。臨床上不同的藥物其有效性在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別:根除病源治癒疾病、延緩疾病進程、緩解臨床癥狀、預防疾病發生、避免不良反應、調節人體生理機能等等。在藥物使用安全有效過程中,還應該考慮是否經濟,患者能否承受得起。如果一種藥品既安全又有效但價格昂貴,患者用不起,也談不上合理。

1.防止濫用藥物

濫用藥,就是不管病情、用藥對象(老人、兒童、成年人)、藥物性能而任意使用,這種做法輕者無效,延長治療時間,重者延誤治療時機使病情加重,給病人帶來痛苦。

2.盡量少聯合用藥

有些藥物聯合使用起相加作用,使療效提高;有些藥物聯合使用起相減作用,使療效減低,或毒性增加。因此,家庭用藥最好單品使用或兩種葯聯合使用也足矣。

3.認真看說明書

按藥品說明書使用時,不可忽視藥品包裝上的注意事項,衡量使用某個藥物時,不能僅看它的使用和用途,對非專業的家庭成員來說,其注意事項則更顯得重要,它是安全有效用藥的保證。

4.防止藥物過敏

凡是過敏體質者,或過去曾有藥物過敏史者,服用藥物都應格外小心,尤其是磺胺類如復方新諾明,解熱鎮痛類去痛片等。以往對某種葯有明確過敏史者應禁止再次使用。

5.避免用藥誤區

⑴時間錯位

不少人服藥都安排在白天而忽視夜間。有的葯一日服兩次,應每隔12小時1次,有的每隔8小時一次,可是病人往往在三餐時服用,這樣白天血液中藥物濃度過高,而夜間很低,影響療效。

⑵藥量過大:通常治療量可獲得良好效果,若超量服用可引起中毒,尤其是老人和兒童。然而有的人隨意加大劑量,這樣十分危險。

⑶藥量偏小

有人為了預防疾病或害怕藥物毒副作用,認為小劑量比較安全。其實這樣非但無效,反而貽誤病情,甚至產生耐藥性。

⑷時斷時續

藥物發揮療效主要取決它在血液中恆定的濃度。如不按時服藥,達不到有效濃度,就可能無法控制疾病發展。

⑸療程不足

藥物治療需要一定的時間,如尿路感染需要7~10天,才可治癒。若用藥兩三天,癥狀有所緩解就停葯,就可成為慢性感染。

⑹當停不停

一般藥物達到預期療效后就應停葯,否則會引起毒副作用如二重感染、依賴性,以及蓄積中毒等。

⑺突然停葯

許多慢性疾病需長期堅持用藥控制病情,鞏固療效,如精神病、癲癇病、抑鬱症、高血壓、冠心病等。如停葯應在醫師指導下逐步進行,不要擅自停葯。否則舊病複發甚至危及生命。

⑻換藥隨意

藥物顯示療效需要一定時間,如傷寒用藥需3~7日,結核病需半年。如隨意換藥使治療複雜化,出了問題也難以找出原因及時處理。

⑼多多益善

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常可增強療效。但配合不當會產生拮抗作用,以致降效、失效,甚至招致毒性反應。

⑽小兒用成人葯

小兒肝、腎功能差,解毒功能弱。所以應了解藥物的性質及注意事項。如氟哌酸可引起小兒關節病變和影響軟骨發育,應禁用。

⑾以病試藥

有人患疑難雜症久治不愈,屢找偏方、驗方使用。這樣不少人病情加重,失去手術時機,病情惡化,難以救治。

唯有形成安全用藥意識,人們才能真正做到用最小的治療風險讓患者獲得最大的治療效果。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