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附子論壇之一

附子為扶陽第一要葯,臨床上只要具備陽虛之見證:面色白、畏寒肢冷、小便清長、大便溏泄、口不渴或喜熱飲或心腹冷痛、下肢浮腫、久患喘急、眩暈、心悸、關節疼痛,並舌質淡白而潤,脈象沉細而遲等一派虛寒之象,均可應用附子,兼有熱象者可配合清熱葯。只因附子有大毒,不少人對它敬而遠之。

附子味辛、甘,性大熱;有毒。中醫認為附子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祛寒止痛等功能。主治陽虛厥逆,大汗亡陽,陰盛格陽,虛寒吐利,心腹冷痛,風寒濕痹,陰水浮腫等一切沉寒痼冷之證。

附子性味辛溫大熱,有溫補陽氣的作用,然其性剛烈,有一定的毒性,很少單獨應用,需和其他中藥一起配伍應用。只要辨證準確,配伍適當,往往可以收到良好的療效。

代張仲景在《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運用附子的方劑達36首之多。明代張景岳在《景岳全書·補略》中指出:「故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他又在《景岳全書·熱略》中指出:「附子性悍,獨任為難,必得大甘之品,如人蔘、熟地、炙甘草之類,皆足以制其剛而濟其勇,以補培之無往而不利矣。」又說:「附子之性,熱而剛急,走而不守……正欲用其熱性以回元陽,以補脾腎以行參芪熟地等功。」

Advertisements

附子多配以乾薑(生薑)、(炙)甘草,既可助附子溫陽,又可解附子之毒,確保無虞。生附子回陽要配乾薑、炮附子固陽要配生薑。

附子的臨床應用

1.陽氣衰竭的休克、心力衰竭而致陰水等證

附子配人蔘、乾薑、炙甘草、白朮、茯苓等,具有溫陽救逆,強心固脫的作用,多應用於陽氣衰竭的休克、心力衰竭而致陰水等症。

2.虛寒性支氣管哮喘

附子配麻黃、桂枝、細辛、乾薑、五味等,具有散寒定喘的功效,多應用於虛寒性支氣管哮喘。

3.虛寒性陰疽

附子配肉桂、熟地、鹿角膠等,具有溫補腎陽以散寒凝的功效,多應於「陰疽」(骨結核)屬虛寒之證。

4.風濕性關節炎及類風濕關節炎屬寒性者

附子配白花蛇、蜈蚣、蒼朮、獨活、當歸等,具有祛風濕、散寒而鎮痛的功效,多應用於風濕性關節炎及類風濕關節炎屬寒性者。

Advertisements

5.虛寒型慢性膽囊炎

附子配大黃、細辛、綿茵陳、鬱金等,具有散寒止痛、溫通利膽的功效,多應用於慢性膽囊炎(膽絞痛)屬虛寒型者。

6.陽氣虧虛引起的眩暈及心動過緩等症

附子配党參、黃芪、桂枝、白芍、炙甘草等具有溫補陽氣的功效,多應用於陽氣虧虛引起的眩暈及心動過緩等症。

7.虛寒性泄瀉及胸痹之症

附子配乾薑、人蔘、白朮、炙甘草等,具有溫補脾陽而止瀉和溫補心陽而治胸痹的功效,多運用於虛寒性泄瀉及胸痹(心絞痛)之症。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