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的奧秘

人類對精神疾病病因的探討,已有幾千年的歷程,從原始最樸素的解說,到現代對染色體的追蹤。儘管還不能完全揭開精神疾患的奧秘,許多認識也許還在真理的邊緣徘徊,但是引發精神疾患的各種因素在不斷地被發現,證實和肯定。應該說,人類最終認識精神疾病的曙光,已開始在精神醫學這個領域裡顯露。

當代對於健康和疾病的認識,已由過去的「生物醫學模式」發展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也就是說,對於疾病的原因不僅要考慮到生物因素的作用,也要考慮到心理、社會文化各種因素的作用。精神疾病更是如此,在這幾種作用因素中,生物因素是最基本的,它包括遺傳、體質、體型、神經類型、生理生化系統、神經內分泌及免疫體統等。心理因素是在生物因素的基礎上產生出來的,但生物因素又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心理因素包括個體在發展過程中,與環境相互作用下積累的認知能力、思維方式、情緒傾向、動機系統、行為習慣、早起經驗、人格類型等。至於社會文化因素,則是在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基礎上產生出來的。它包括經濟狀況,物質水平,社會地位、職業差別、地理環境、風俗習慣、民族傳統、理想信仰、價值觀念、倫理道德、意識形態等。當然,它又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心理因素,並間接的影響和制約著生物因素。下面分5個方面敘述:

一、遺傳因素

資料表明:幾種常見的精神疾病的發病,均與遺傳有關。如發病率最高、後果嚴重的精神分裂症,雖然還不是十分清楚其病因,但是根據現有研究,可以肯定遺傳起著重要的作用。

調查發現,病人家族中,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較一般居民為高,而且,與病人血緣關係愈近,患病率也愈高。比如有人調查發現,病人的親屬患病率一般居民的患病率要高6倍之多,而一級親屬(指父母、同胞、子女)患病率比一般居民要高10~15倍;當父母雙方都患有精神分裂症時,其子女的預期發病率比一般居民高80倍~100倍。

孿生子的研究也說明了精神分裂症發病中的遺傳因素。有人在單卵孿生子和雙卵孿生子的對照觀察中發現,單卵孿生子的同病率是61%~70%,而雙卵孿生子的同病率只有10%~13%。

為了弄清遺傳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兩者在精神分裂症發病中的作用,有人曾對寄養子的發病情況做過對照研究,即把精神分裂症病人生下的子女立即與患病的父母分開,寄養到健康人的家庭或托兒機構中去,結果發現,病人所生的子女即使寄養,將來患病的機會依然會較正常的對照組的要高。

細胞遺傳學研究發現,染色體畸變,如某個染色體的缺失、重複、倒置、易位,可以引起精神發育遲滯。其中,先天愚型就是第21對染色體畸變而造成的,生化遺傳學的研究發現,基因的異常還可造成體內某種酶的缺失,使某種代謝中間產物在身體里大量堆積,損害大腦而出現精神發育遲滯,苯丙酮酸尿症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二、素質因素

素質因素,是指一個人內在軀體素質與心理素質兩個方面。

軀體素質包括體型、體質、營養狀況、健康水平、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對損傷的恢復或代償能力、對體力消耗的耐受能力等。它受機體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功能、代謝類型、免疫系統功能等的影響,也與後天生活經歷有關。這就是說,以往生活中的環境衛生,營養保障、體育鍛煉等對增強或削弱軀體素質也起著重要作用。

心理素質是由個體先天的稟賦和後天社會環境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每個人都有大腦,但每個人大腦的組織結構和功能狀態卻是不盡相同。從組織結構上看,個體之間大腦神經細胞的數量和質量並不相同,這就造成每個人有不同的信息容納量及不同的分析綜合能力。其表現為,有人精明能幹,有的則遲鈍笨拙。另外,每個人腦中的神經介質和酶的含量、生成與轉化速度也不一樣,形成了每個人神經活動的興奮性、穩定性,以及外界刺激的感受與耐受能力的不同,從而使得每個人的情緒與動作的反應與調節有了不同的強度和速度。其表現為,有人性情急躁,動作麻利,有人則沉著穩重、遇事不慌。這樣,就構成了每個人精神活動不同的動力特徵,及不同的氣質。

在以上先天因素的基礎上,人們通過後天環境中的社會生活實踐,學得了許多他人的思想、觀念、態度、行為方式、情感表達方式、慾望滿足途徑等,使每個人的思維、情感與行為活動具有比較固定的反應形式,即形成了一個人的性格。其表現為,有人樂觀開朗,襟懷坦蕩,有人則敏感多疑、懦弱孤僻。性格是在每個人不同氣質的背景上,由不同的社會環境,生活經歷,包括獎勵與懲罰、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逐漸塑造而成的。

心理素質,即氣質和在其背景上形成的性格,它本身不是致病因素。但不健全的心理素質,如過分敏感與脆弱,在外界致病因素的衝擊下易於出現精神疾病;而堅強穩定的性格在同樣的衝擊下,則會有較高的耐受能力而不至於精神崩潰。

三、理化、生物性因素

大腦直接的感染、中毒、外傷及各種病變能導致精神活動異常時肯定的。各種軀體疾病及營養缺乏,只要能招致腦缺氧、腦血流減少、體內電解質平衡失調、代謝毒性產物積蓄的,也會引起大腦功能的紊亂,從而產生精神癥狀。

麻醉毒癮已成為當今世界的一大公害。對鴉片、海洛因、可卡因等依賴性的形成,固然與這些精神活性物質的成癮特性有關,個體素質、社會環境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精神發育遲滯、人格發展異常的發生與胚胎時期子宮內外環境中的生物性致病因素有關,其中包括孕婦軀體疾病、營養不良、許久、吸食毒品、放射線損傷、缺氧等。早產、新生兒窒息、嬰兒時期的顱腦損傷、營養缺乏、腦炎、傳染病、中毒等也是造成這些精神疾病的原因。

四、社會心理因素

突然發生的強烈精神刺激,如自然災害、戰爭、車禍、重病傷殘、破產、事業失敗、被侮辱等個人生活的重大不幸,以及持續存在的家庭不和、人際關係緊張、職業選擇不滿、受到社會不公平待遇等都可導致精神疾病。

環境污穢、交通混亂、居住擁擠、雜訊干擾、社會巨大變動等,使人們長期處於煩悶、緊張、焦慮、抑鬱、不安等狀態之中,從而導致心身疾病、神經症等。

此外,社會風俗、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生活習慣等也與精神季節病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產生的精神疾病,在病種、癥狀、內容、發病率等方面均不盡相同,如在文化水準偏低的地區,癔症及與迷信、巫術相關的精神疾病較為常見。在某些特定的文化地域,還會出現一些特殊的精神疾病,如因害怕生殖器縮進身體內而喪命,表現得極端緊張恐懼的恐縮症,則多發與我國廣東、海南一帶。

至於社會心理因素為什麼會導致精神失常。目前認為,社會心理因素也同生物性因素一樣,可以打破整個機體的平衡狀態,包括使機體的代謝紊亂,引起激素與內分泌系統的功能失調,使免疫系統發生變化,以及改變大腦的功能狀態,從而造成精神疾病。

五、機體的功能狀態

這是指精神疾病發生時機體所處的生理及心理狀態,與前面所提到的軀體素質及心理素質有不同的含義。雖然它不是病因,卻往往會成為精神疾病的先導。例如,在飢餓、過度疲勞、睡眠缺乏、精神持續緊張的狀態下,身體的功能被削弱了,從而為生物及社會心理等致病因素創造了條件。此外,性別和年齡與精神疾病的發生也有一定關係。如:

女性:在月經、妊娠、分娩、產褥期,由於性腺內分泌功能及某些生理過程的變化,常可出現情緒不穩、衝動、抑鬱等癥狀。

兒童期:由於大腦發育的不成熟,缺乏控制自己情感和行為的能力,容易出現情感和行為的障礙。

青春期:性腺的發育帶來生理及心理上的急劇變化,情感易激動,在遇到生活中的挫折時易發生神經症,而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礙也好發於此年齡段。

更年期:性腺功能開始減退,自主神經系統也不穩定,導致情感脆弱、易激動且敏感多疑,生活中遇到不順利,容易出現抑鬱、焦慮、妄想。

老年期:身體的衰老、機體功能的減退、代償功能的削弱,容易罹患腦血管疾病、老年性痴獃及其他腦退行性疾病所伴發的精神障礙。

關注心靈彩虹,關注家人心理健康,獲取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號:xinlingcaihong360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