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掃盲貼

小編本人理工男一枚,現在從事建築底層行業,和小夥伴(經濟學人小群不超過8個人)看經濟學人到現在已經將近500多天。在這麼長時間裡,其實碰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說出來都是淚。一個星期前,我萌發一個想法做一個經濟學人大的社群,到今天一個多星期過去了,發現很多人對於經濟學人有很多誤區,於是想寫一篇經濟學人掃盲貼,以備後人享用(哈哈哈)。

1. 經濟學人是什麼?

很多人說經濟學人不就是一本研究經濟的雜誌嗎?

誤解一:經濟學人是雜誌?

經濟學人是報紙,不是雜誌!

維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Economist)是這麼寫的:《經濟學人》(英語:The Economist)是一份英國的英文新聞周報。在創辦之初,《經濟學人》以報紙版式發行;時至今日,儘管它已經採用小開本、光面紙的雜誌版式出版,但它依然沿用舊時的習慣,將自己稱為「報紙」。

Advertisements

經濟學人在170周年時候專門出了一篇文章做出了闡述:為什麼把自己定位於報紙?Why does The Economist call itself a newspaper?

參考 https://www.economist.com/blogs/economist-explains/2013/09/economist-explains-itself

誤解二:經濟學人並非只研究經濟

雖然刊名為「經濟學人」(英文名The Economist為「經濟學家」之義),但《經濟學人》並非專門研究經濟學,也不是學術期刊,而是一本涉及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多方面事務的綜合性新聞評論刊物,著重於對這些議題提供深入的分析和評論。它的社論持有古典自由主義和經濟自由主義的立場,傾向於支持自由貿易,全球化,人口自由流動和社會自由主義(例如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

Advertisements

只要消除了以上兩個誤解,經濟學人是什麼也就迎刃而解了。

2. 怎麼下載經濟學人?經濟學人的正確打開方式。

很多小夥伴說下載經濟學人不是很簡單嗎?Appstore搜索經濟學人下載不就行了嗎? 錯,那麼正確的打開方式有以下幾種(方法一和方法二都需有經濟學人賬號和翻牆代理,都可以聯繫小編)

方法一:

1. 蘋果端: 在Appstore 里搜索economist出現以下圖標下載是原版,不然你下載的只是商論。

兩者區別:

經濟學人·商論:月刊,有雙語(中文、英文),內容方面,是從《經濟學人》周刊的商業、金融和科技版精心挑選的內容,由通曉中英文的編輯在保留原文風格的前提下,把它們譯成中文。文章的內容不如The Economist豐富,每月會發布30篇文章,其中10篇將在每月第一天發布,此後每個工作日更新一篇。沒有音頻。

The Economist:周刊,可聽讀音頻,更新速率更快,只有英文,文章在內容方面‍寫得機智,幽默,有力度,嚴肅又不失詼諧,並且注重於如何在最小的篇幅內告訴讀者最多的信息。該雜誌又以發明巨無霸指數聞名,是社會精英必不可少的讀物。其文章分類比商論更全齊、更豐富,每周發布80篇以上的文章,視野更開闊。

2.安卓端:打開這個網址http://www.appchina.com/app/uk.co.economist 安裝即可(親測有效,不過要有經濟學人訂閱賬號)

方法二:

官網閱讀,即打開www.economist.com閱讀即可(個人比較推薦這種方式)

1. 每篇文章下面有很多評論,來自全世界各地,很多觀點都是文章中沒有涉及到的,但是角度很新穎

2. 每篇文章都有超鏈會鏈接到本期中相關的文章,閱讀起來會有連貫性

方法三:

網上一些免費資源(小編每周都會在第一時間更新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資料),包括PDF,EPUB以及MOBI格式)

3. 經濟學人包括那些內容?

經濟學人印刷版和電子版主要包括以上內容,下面詳細講解下。

The world this week】這部分主要是對過去一周發生的時事進行梳理,包含時事新聞和財經類新聞。對應音頻朗讀的語速較快,適合作為聽力訓練材料。在年終雙刊時該板塊會變為 The world this year.

Leaders】即社論,通常由5篇文章組成,對本周熱點事件進行報道和解讀,個人認為是TE中最有閱讀價值的板塊之一,因為文章反映了經濟學人總體的價值觀傾向,建議閱讀

Letters】讀者來信,所討論的內容通常為《經濟學人》兩周前發表的文章。經濟學人的定位為面向全球高端人群,給經濟學人寫信的讀者包括大學教授,高層政府官員,國際組織負責人,甚至還有國家元首。這些信件用詞精確,論證嚴謹,非常具有可讀性。

Briefing】該板塊主要是對一個特定的熱點話題進行深度討論,一般每期都會有一個話題,

United States, The Americas, China ,Asia, Middle East and Africa ,Europe ,Britain ,International】這些板塊分別是對世界各大洲和三個國家(美國,中國和英國)的本周熱點報道和評論。其中包括很多專欄,例如

Analects (China)— named after TheAnalects, a collection of Confucian sayings, this column was established inFebruary 2012.。這個比較好理解,就是來自中國古代四書之一的《論語》,這個專欄還是很新的,今年才有,不過在print edition上面很少見到。

Bagehot(Britain)—named for WalterBagehot nineteenth-century British constitutional expert and early editor ofThe Economist. From July 2010 until June 2012 it was written by David Rennie.白芝浩(Walter Bagehot),英國最著名的經濟學家、政治社會學家和公法學家之一。後人認為,白芝浩是《經濟學人》歷史上最偉大的主編,「或許是《經濟學人》的編輯們永遠試圖接近但無法超越的楷模」。為紀念他的卓越貢獻,後來聞名於全世界的《經濟學人》將其有關英國政治的專欄命名為「白芝浩專欄」。英國政治研究協會(Political Studies Association)每年給政治與公共行政領域的優秀論文頒發「白芝浩獎」。

Charlemagne (Europe) —named forCharlemagne, Emperor of the Frankish Empire. It is written by Anton La Guardia.查理曼大帝(公元742---814年),或稱為查理,卡爾大帝,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的奠基人。他建立了那囊括西歐大部分地區的龐大帝國。公元800年,由羅馬教皇加冕神聖羅馬帝國開國皇帝,號為羅馬人皇帝。他在行政、司法、軍事制度及經濟生產等方面都有傑出的建樹,並大力發展文化教育事業。是他引入了歐洲文明,他被後世尊稱為「歐洲之父」。歐洲板塊因此就選用了這個名字。

Lexington (United States)—named forLexington, Massachusetts, the site of the beginning of the AmericanRevolutionary War. From June 2010 until May 2012 it was written by Peter David,until his death in a car accident萊剋星頓(列剋星頓),美國馬薩諸塞州一小鎮,因美國獨立戰爭在此打響而著名。

Banyan (Asia)—named for the banyantree, this column was established in April 2009 and focuses on various issuesacross the Asian continent, and is written byDominic Ziegler.菩提(Banyan)是TE於2009年4月新推出的亞洲事務專欄,選擇菩提(Banyan)作為專欄名,是因為TE認為菩提最能代表泛亞形象。一則菩提樹與佛教淵源頗深,佛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靜坐7個日夜后,大徹大悟;再則由於印度西部古吉拉特商人往往在菩提樹樹蔭下買賣交易,菩提樹也因此而得名,所以TE認為菩提樹是亞洲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雙重象徵。在亞洲,菩提還與公共事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也是他們選擇的理由之一。

Baobab (Africa & Middle East)—namedfor the baobab tree, this column was established in July 2010 and focuses onvarious issues across the African continent.這個詞同樣是一種樹--猴麵包樹 (很有意思的名字),這種樹在非洲很普遍,樹名的由來,在非洲有兩種說法。一種說,這是黑非洲土著人的稱謂,意為"瓶狀樹"。另一種說法,認為這是從一個阿拉伯語辭彙演變而來。這樣,中東和非洲都包括進去了。

Special Report】為特別報告,每次圍繞某一特定話題進行深入討論,有觀點,也有事實。例如最新一期是關於法國的相關報告。

Business】商業板塊,主要報道解讀本周全球熱點商業新聞,信息量大,是很好的商業信息獲取渠道。下面有著名的Schumpeter熊彼特專欄。

Schumpeter (Business)—named for theeconomist Joseph Schumpeter, this column was established on September 2009 andis written by Adrian Wooldridge.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或譯為熊彼德是一位有深遠影響的政治經濟學家,1883年出生於奧匈帝國摩拉維亞省(今捷克共和國),1893年遷居維也納,1906年獲維也納大學法學博士,1919年任奧國財政部長,1926年回任德國波昂大學。戰間期納粹興起,1932年移居美國取得公民資格,任教於哈佛大學經濟學系。因主張自由主義資本經濟制度,與凱恩斯理論間相互對立,雖然他的經濟學說並不如凱因斯在生前就獲得很大的迴響,但研究者咸認為他對於經濟學科的思想史有著很大的貢獻,於哈佛任教期間引介計量經濟理論的研究,豎立該校於經濟研究的重鎮地位。

Finance and economics】財經新聞,主要是對相關財經新聞的報道。下面有著名的梧桐樹專欄。

Buttonwood (Finance and economics)—named for the buttonwood tree where early Wall Streettraders gathered. UntilSeptember 2006 this was available only as an on-line column, but it is nowincluded in the print edition. It is written by Philip Coggan.這個詞本身是梧桐樹的意思,梧桐取名自《梧桐樹協議》(Buttonwood Agreement),1792年5月17日,24個在街頭買賣股票的經紀人聚集在華爾街68號門前那棵梧桐樹下,經過討論達成協定——簽約者之間進行債券交易時彼此享有優惠,傭金比例統一、固定。該協議具有中世紀行業協會的性質,是美國銀行業第一個行業自律文件,而「Buttonwood」也成了證券業的代名詞之一。梧桐專欄從前僅是Economist.com的線上專欄,2006年9月才在雜誌中出現。

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技板塊,一般都是描述最前沿的科技。文章難度較高,有時候會出現不少專業術語。據說是考研文章的重點題源,考研黨可以重點關注。下面專欄主要有Babbage.

Babba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named for the inventor Charles Babbage, this column was established in March 2010 and focuses on various technology related issues.巴貝是英國著名的數學家和經濟學家。

Books and arts】文化及書籍板塊,主要內容是書評和對一些文化現象的討論。這個板塊的文章往往生詞較多,用詞也偏文學化,想提高辭彙量的同學可以重點精讀此板塊的文章。(小編這塊基本不看,因為文化底蘊實在是無法言表......)著名專欄有Johnson

Obituary】訃告。經濟學人中很多訃告寫得愛憎分明,人物形象刻畫非常生動,比如之前對撒切爾夫人,曼德拉和馬爾克斯的訃告寫得都非常精彩,推薦閱讀。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dicators】主要是一些商業及財經指數。

4. 為什麼要看經濟學人?

第一:提高英語水平,不管是考研,或者是寫作,聽力等等都可以得到提高

第二:Global perspective國際化視野。其實都經濟學人很重要的一點是文章中所體現的一種思維方式。那麼什麼是國際視野,其實早在5月份的時候我看了一期一檔節目《豐言鋒語》,裡面大篇幅的降到了這個概念,請的嘉賓是蔡康永和魯豫,我個人也非常認同(在這裡再次分享下)。

(摘錄)蔡康永說到,「我越來越感受到所謂的國際視野,很多自認為是宇宙中心的國家其實沒有這個概念。比如我進研究所的第一天(蔡康永曾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念電影電視研究所),美國同學們問我喜歡哪些導演,我說的是義大利的費里尼、法國的特呂弗、瑞典的伯格曼。他們竟然完全不知道,他們認為電影只有美國的。換位思考,從全世界電影產業的規模來看,他們似乎又完全有資格這樣講。」恍然大悟,所謂國際視野這件事情,有的時候令我們困惑,是因為視野,永遠是自下而上俯視的,是強勢經濟體強勢輸出文化,變成世界主流。自古以來如此,璀璨的古代希臘文明,哲學思想、詩歌、建築、科學、文學、戲劇、神話,這些都是世界的視野。唐朝盛世時,我們是世界的中心,萬邦來朝,唐朝的視野幾乎就是世界的視野。

聽完他們說的這些,我也「茅廁頓開」,那point是什麼?

其實要擁有國際視野,無非就是要多讀書,也就是所謂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俗話說「以史為鑒,可知興替」,史是什麼,就是閉關鎖國,固步自封,局限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最終肯定是要被淘汰,清朝滅亡就是最好的例子,我們需要去了解其他國家地區的歷史,文化,科技等等,融會貫通,才能擁有過國際化視野。

五月份的時候柯潔完敗Alphago,說明了當時AI人工智慧發展速度已經大大超過我們的想象,而前幾周中經濟學人專門有文章提到中國在AI以及無人駕駛領域已經走在世界前列,那麼在以後很多工作可能會被人工智慧或者機器(包括機器人)所取代,這使得我們不得不居安思危,舉幾個例子,幾年前銀行工作不認為自己會被機器所取代(現在辦卡什麼的都是機器,只要有個保安指點下就可以了),幾年前醫院挂號人員不認為自己會被機器所取代(現在挂號收費都在機器上辦理,速度超快超方便),幾年前告訴收費人員不認為自己會被機器所取代(現在上高速都是自動取卡,不久將來出高速直接刷手機就可以),也許你會說這些不都是底層行業,那我來說說高端一點的,四大會計事務所工作總算高端的了吧, 但是前幾天有個新聞是說德勤已經用機器人進行數據分析了,再說一個高端點的例子,日本的兩大品牌夏普和東芝,縱所周知夏普去年把電視這塊業務賣給了台灣鴻海(富士康),仍然清晰記得,在十年前,夏普的電視應該算是全世界最好的(因為屏幕最好),可是短短這麼多幾年卻落得一個這樣的結局,再說說東芝,他的醫療設備以及晶元業務都是相當牛的,當年意氣風發,買下美國西屋電氣,正是因為它的核電AP1000技術全世界杠杠的,可是現在呢,變成了他最大的累贅,日本核電泄露以後,標準各方面提高,發現技術有缺陷,導致竣工日期一拖再拖,原來的利潤反而變成了負債,為了緩解自身債務,不得不把盈利的晶元業務賣掉來填補空缺。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nokia手機的消亡,以後傳統汽車行業面臨著無人駕駛汽車(互聯網企業)的衝擊等等。

說這麼多,並不是想吹噓什麼,只是想說我作為一個理工男可以做到,那麼大家都可以做到

5. 為什麼要建經濟學人大群?

1. 建這個群的初心是什麼?

其實我的初心就是想為經濟學人愛好者(首先是英語愛好者,算是一個細分領域)提供一個好的線上平台,後面可能還會有線下聚會

2. 建立這個群的目的是什麼?

第一:希望大家能夠在一個相對規範化,一個有rules的微信群里交流學習,能夠在這裡得到思想的交流,思維的碰撞

第二;也希望真的有可能因為在這裡的一些刻意練習形成一種習慣,比如每次拿手機只是刷朋友圈,微博而已,比如微信發信息每次都是一句句發,群里要求以三句或者成段的方式出現,再比如經過一段時間的打卡可以形成一種習慣。

3. 價值觀部分

輸出的價值越大,收穫的價值越大,作為社群的發起人,擔任的不僅僅是一個創立者而已,我也會努力和大家一起努力加油,堅持每周閱讀5篇經濟學人並堅持打卡,努力打造一個優質社群。

打造獨立思考 | 國際視野 | 英文學習小組

小編理工男,建築底層民工,經濟學人鐵粉,和小夥伴(經濟學人小群不超過8個人)看經濟學人到現在已經將近500多天。現有一經濟學人大群,如果您也有興趣,可加入我們學習小組,群規甚嚴,請三思后而入群,入群請私信小編。

英文部分轉自《經濟學人》,非商業用途,僅限於小組學習,如有任何翻譯錯誤,請大家留言更正,謝謝!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