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風後會出現足內翻?

1、肌肉解剖學基礎

從解剖部位上看, 張力高或易產生痙攣的肌群多在小腿的內后側及足底部, 如脛骨后肌、 趾長屈肌、踇趾屈肌、比目魚肌和蚓狀肌、趾短屈肌等,而與之相對的拮抗肌群尤其是脛骨 前肌肌力較弱。故卒中後足內翻、下垂在病之初始即有不同程度表現,如果盲目、缺乏針對 性地進行肌力增強訓練治療, 就會強化這種原始的運動模式而妨礙了高級的正常運動模式的 建立。因此需要儘早設計合理的、有針對性的方法矯治足內翻、下垂。卒中後足內翻、下垂 的主要特徵是跖屈肌群張力增高而足背屈肌群張力相對低下。 足背屈肌有脛骨前肌、 趾長伸 肌、拇長伸肌,足外翻肌有腓骨長肌、腓骨短肌,如果針對性的使足背屈、外翻肌群興奮, 提高肌力、肌張力,即抑制和拮抗了內翻、跖屈肌,從而調節肌張力平衡。

2、反射學理論

卒中後足內翻、下垂多由於肌肉牽張反射的控制紊亂所致,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中風造成肢體癱瘓的根本原因是腦實質的器質性損傷, 使牽張反射失去高級中樞的調整。 足內翻 是由小腿外側肌群麻痹和脛骨前肌痙攣牽拉引起。 痙攣是因感覺傳入神經輸入脊髓過程異常, 引起張力牽張反射速度增加為特徵的運動障 礙。其陽性體征有:過度的深肌腱反射、屈肌痙攣、痙攣性張力異常和異常的協同收縮。負 性癥狀包括癱瘓、聯帶運動、缺乏靈活性和易疲勞。偏癱后出現的痙攣性足下垂及足內翻給 患者帶來嚴重的不良後果,包括痙攣發作、活動受限、疼痛、關節攣縮以及功能障礙。 促通技術是近年來世界偏癱康復治療的核心技術。傳統的針刺治療也是一種促通技術, 針刺穴位多是各種感受器較密集的部位,但由於手法刺激不能使肌肉收縮產生本體衝動感覺。

3、產生癥狀

腦卒中病人的足下垂、足內翻畸形使患者足部與地面接觸不良,重心向前移動有困難, 跨步和步頻、步速降低,當患者前移時產生典型的足趾拖拽影響步行。

4、張力異常理論

腦卒中偏癱足內翻是由於下肢伸肌張力增高, 肢體內外側肌張力失衡而引起, 下肢內側 為痙攣優勢側,外側為劣勢側。足內翻是脛骨后肌痙攣引起,足過高的肌張力直接影響下肢 運動功能的恢復, 不利於步行能力的提高, 患者跌倒風險大。 因此, 降低足肌痙攣十分必要。 腦卒中後下肢痙攣致足內翻的治療涉及到多學科。 本病的發生主要是由於肢體內側緊張而外側遲緩引起的。 腦卒中患者長期卧床, 關節制 動,韌帶因得不到牽拉自動短縮,失去彈性,肌肉痙攣,從而使脛骨、跟骨之間的關節生物 力學發生改變,骨間隙、骨質及相關肌肉韌帶平衡力失調而導致足內翻。這是一種異常的運 動模式,盲目而缺乏針對性地進行肌力增強訓練治療,會強化這種原始的運動模式,結果妨 礙了高級、正常運動模式的建立,這不僅會影響踝關節功能的進一步恢復,並可能對整個下肢功能及步態帶來不良影響。 中樞神經損傷后引起的足下垂是肢體癱瘓的表現之一, 是痙攣期下肢伸肌痙攣模式的組 成部分,也是制約步態和步行能力的重要因素。在腦卒中後偏癱下肢功能恢復過程中,往往 會出現伸肌共同運動模式而引起足內翻下垂。 康復訓練過程中誘發患者足背屈並不困難, 但 患者足背屈同時往往合併足內翻, 如何打破偏癱癱患者下肢伸肌共同運動模式, 促進分離運 動,引導患者足背屈並外翻是腦卒中康復經常面對的問題。 現代醫學認為, 本病的發生主要是由於肢體內側拘急而外側遲緩引起的。 中風病人長期 卧床,關節制動,韌帶因得不到牽拉自動短縮,失去彈性,肌肉痙攣,從而使脛骨、跟骨之 間的關節生物力學發生改變,骨間隙、骨質及相關肌肉韌帶平衡力失調而導致足內翻。由於 中風後足內翻的主要特徵是足跖屈肌群張力增高,而足背屈肌群張力相對低下。

5、康復治療

上運動神經元損傷后,在神經系統任何水平的電刺激,對緩解痙攣都有一定效果。有報 道,肌肉或神經的外周刺激,緩解速度敏感性高張力的療效可持續數小時,每日進行關節活 動範圍的康復訓練是處理痙攣的最基本因素。 上運動神經元損傷后發生的肌張力增高和肌肉 活動不平衡易使患者關節固定而發生肌肉短縮和關節攣縮。 因此, 大多數學者推薦關節活動 範圍訓練和靜態牽張每日至少進行兩次。 目前預防方法的特點:卧床期變換體位,保持良肢位具有妨礙肌肉痙攣亢進的作用,進 而應用康復醫學的保持良肢位抑制肌肉異常緊張,預防由於痙攣而出現的特異的肢體位置。 四肢運動(足關節運動)被動運動,都能防止足關節構縮和肌肉的短縮。離床期輪椅訓練與坐 位訓練都能抑制共同運動, 擴大關節活動範圍。 步行期足關節被動訓練能使足關節脫離共同 運動,使足關節與肌肉緊張分離開。 足內翻出現后,一定範圍的被動活動、痙攣肌與拮抗肌的適度運動,對痙攣肌有交替性 抑制作用,按摩痙攣肌可促進微循環,緩解肌痙攣。正確的主動訓練有利於正常運動模式的 建立,是預防痙攣狀態發生的根本措施。

6、突觸理論

卒中后大腦皮層功能的重組可通過神經細胞突觸再生、 發芽來實現。 新突觸的產生及對 神經衝動傳導閾值的降低,都賴於運動信息的不斷輸入和強化。利用強制性康復訓練,可使 相關神經細胞的軸突發芽形成新的突觸, 建立接近於正常功能的新的神經環路網路———突 觸鏈, 實現中樞神經的功能重組。 (應該有視覺的配合) 同時抑制異常的低級中樞控制運動, 使低級中樞神經細胞的突觸鏈處於受抑制的高閾值狀態。 這對建立正確的運動模式, 提高腦 卒中患者對踝關節的控制能力,矯正足內翻,改善下肢步態是至關重要的。 有目的性的、 反覆進行的運動訓練可使相關神經細胞的軸突發芽, 形成新的突觸最終引 發突觸再生,從而使大腦恢復對偏癱肢體的運動控制能力。 卒中后大腦皮層功能的重組可通過神經細胞突觸再生、 發芽來實現。 新突觸的產生及對 神經衝動傳導閾值的降低, 都賴於運動信息的不斷輸入和強化。 利用針刺的特殊外周感覺輸 入方式結合正確的康復訓練, 可使相關神經細胞的軸突發芽形成新的突觸, 建立接近於正常 功能的新的神經環路網路——突觸鏈, 實現中樞神經的功能重組。 同時抑制異常的低級中樞 控制運動, 使低級中樞神經細胞的突觸鏈處於受抑制的高閾值狀態。 這對建立正確的運動模 式,提高中風患者對踝關節的控制能力,矯治、克服足內翻,改善下肢步態是至關重要的。

針刺的特殊外周感覺輸入方式結合正確的康復訓練, 可使相關神經細胞的軸突發芽形成 新的突觸,建立接近於正常功能的新的神經環路網路-突觸鏈,實現中樞神經的功能重組, 同時抑制異常的低級中樞控制運動, 使低級中樞神經細胞的突觸鏈處於受抑制的高閾值狀態。

7、中醫理論

中醫學認為本症系中風后神無所附,肢無所用,陰陽失衡所致的陰筋急。根據陰陽互根 理論,筆者選取足少陽膽經的陽陵泉、懸鐘、丘墟、足臨泣諸穴,取其填精益髓,舒筋活血 通絡之功,在針刺得氣施術后,通以微量的脈衝電流,加強對穴位的刺激,提高療效,達到 調整內外、 陰陽和經絡系統, 使其內外通達, 陰陽平衡, 經絡功能恢復, 使疾患好轉、 治癒。 祖國醫學對本病早有論述。 《難經 二十九難》 「陽蹺為病, 雲: 陰緩而陽急; 陰蹺為病, 陽緩而陰急」 ,即本脈拘急,陽蹺縱緩而形成足內翻。蹺有「草履」的意思,草履系附在足 踝下,蹺脈起於內外踝邊,有蹺健之意,是舉足步行的機要。中風病患者偏癱側出現足內翻 是出現在中風的恢復期后,多是由於病人久病氣血運行不暢,脈絡阻滯,筋脈失養所發生。 針灸治療

8、針刺

針刺陽陵泉、豐隆穴,使該側肌肉產生收縮,痙攣劣勢側肌張力得到增強,從而對抗痙 攣優勢側,促使肌張力達到新的平衡,以糾正足內翻。陽陵泉為筋之會穴,其有內和臟腑、 外潤經筋、調和氣血、疏通經絡之功效;豐隆為足陽明胃經之絡穴,陽明經多氣多血, 二穴相配,促進了肢體血液循環,使患肢的肌張力和功能得以改善及恢復。 透穴刺法又稱透針療法,是以一針作用於兩穴或多穴,採用不同的針刺方向、角度和深 度進行治療的一種刺法,這種刺法能夠加強表裡經及鄰近經脈的溝通,促進經絡氣血運行, 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我們選用太白透束骨、丘墟透照海、交信透跗陽、陽陵泉透陰陵泉四 組穴位,分別採用透穴刺法,可增強刺激強度,使針感易於擴散傳導。同時在病變部位相應 的部位針刺,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鬆弛肌肉緊張,調整足的力學紊亂,加強足的穩定性, 使疾病得以康復。 針刺結合康復手段是治療中風後肢體功能障礙的有效方法之一。 針刺療法的優勢之一在 於能夠針對不同狀態下的肌群進行選擇性治療,以往的臨床針刺研究表明,對不同張 力的肌群採用不同的針刺手法或刺法能夠興奮拮抗肌, 抑制痙攣肌群, 從而調節肌張力平衡, 緩解痙攣狀態。 按照傳統的經絡辨證應屬陰蹺脈證——「陰蹺為病,陽緩而陰急。 」故治療中針對小腿 內側拘急的陰經經脈腧穴實施瀉法,以抑其急;對小腿外側弛緩的陽經經脈腧穴實施補法, 以扶其緩。 通過抑急扶緩, 緩解足內翻肌痙攣, 提高拮抗肌張力, 最終實現陰陽的相對平衡。 祖國醫學認為「治痿獨取陽明」 ,而足三里為陽明經的「合」故刺此穴可使脾胃強,氣 血運行通暢,使患側肌肉不會痿軟無力,而豐隆是足陽明經絡穴,解溪為足陽明經的「經」 加陽陵泉穴為筋之會穴, 選其穴共奏氣血調和筋脈通暢之功。 使該側肢體肌肉由低張力狀態, 產生肌肉收縮,提高其張力,從而達到患肢內外側肌張力近於平衡狀態,糾正足內翻狀態, 以助肢體功能的恢復。陽陵泉穴下為脛骨前肌,陽交穴下為腓骨長肌,光明穴下為趾長伸肌 和腓骨短肌,懸鐘穴下為腓骨短肌與趾長伸肌,金門穴下為腓骨長肌、小趾外展肌,針刺諸 穴加電針及低頻脈衝刺激相關穴位,興奮拮抗肌,抑制優勢肌、痙攣肌群,達到調節肌張力 平衡。神經康復訓練旨在誘發或提高拮抗肌的肌力、肌張力,抑制優勢肌產生過高張力或痙攣,正確的主動訓練有利於正常運動模式的建立,是預防痙攣狀態發生的根本措施。

來源:好大夫在線

作者:張廷峰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