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嘯龍吟|春運無票的必備神器,而三國時期司馬懿與曹操就在用!

陽Sir覺得在虎嘯龍吟中,如果你想看氣勢恢宏的三國征戰場面基本是不可能的,但是劇中僅見的幾處戰爭場景卻別出心裁,令人拍手稱快:

比如西縣城頭的司馬懿與諸葛亮幻化神交、渭水之畔司馬懿粉裝深情吟出師表、另外就是今天要說的司馬懿與諸葛亮兩軍對陣之時的隔空問候

司馬懿端坐於陣前

諸葛亮羽扇綸巾氣定神閑

在這兩幅劇照中,一邊的諸葛亮有豪華寶車加持,而反觀司馬懿這邊,卻只有一個小馬扎,略顯寒酸。但你不知道的是,這小馬扎才是漢晉時期高級將領的御用神器,而且絲毫都不比諸葛亮的小車差!

胡床拿來

最重要的是,這小馬扎可不一般,它有一個響噹噹的名字,叫做:胡床!一個字就充分體現了其舶來品的性質。

胡床在此

現在我們一提到是床,那就只能用來睡覺。但在漢魏時期,床可是一種坐、卧兩用的器具,可用於辦公、授徒、會客、乃至宴飲。

Advertisements

所以《釋名》中這樣解釋

「人所坐、卧曰床。床,裝也,所以自裝載也」

胡床坐下

而要說到「胡床」這種新鮮事物,就不得不提漢靈帝,正是這個奇葩不僅一手釀成了東漢末年著名的黃巾起義,還引發了上流社會集體「坐胡床」的潮流。

「漢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京都貴戚皆竟為之。」《後漢書·五行志一》

那麼,這種胡床在歷史上是否有據可考?是否就真的是這種小馬扎?的確如此!

胡床(小馬扎)

先看古代文獻中對胡床具體形象的記載:

佳名乃域外 , 入用信中京。足欹形已正 , 文斜體自平。臨堂對遠客 , 命旅誓足征。何如淄館下 , 淹留奉盛明」——南朝·梁庾肩吾《詠胡床應教詩》

其中首先指出胡床之名應來自域外,其次還道出了胡床的形體特徵:與一般四足直立的床不同,胡床的足必須交叉斜置,其床體才能夠平穩,這便是「胡床」的典型特徵,而且還提到胡床會用于軍旅之中。

Advertisements

既然文獻中不乏記載,那圖像中自然也會有其身影:

敦煌莫高窟 北魏·257窟 雙人連坐胡床

北魏257窟以九色鹿和沙彌守戒自殺而聞名,但是在其西壁北段漢闕之下畫面下卻隱藏著雙人坐胡床的蹤跡。

敦煌莫高窟 隋 420窟 將領坐胡床

隋代420窟中,有一幅著名的「商人遇盜圖」,其中在畫面左側的山嶺中,坐著一個批甲帶胄、手握長刀的武士。

他所坐的正是一張胡床,而且也看到了古人的獨特的「踞坐」姿勢:即垂下雙腿、雙足著地的坐法。不同於一般常見的「跽坐」姿勢:兩膝著地,小腿貼地,臀部坐在小腿及腳跟上。

跽坐漢代女傭

那麼,為什麼司馬懿會隨身攜帶胡床,將其作為一種必備的「行軍椅」呢?其實,不光是司馬懿用,他的老主公曹操,乃至曹操的兒子曹丕,都喜歡這種坐具。

比如《三國志·魏書·魏武帝》中引用《曹瞞傳》中就有這樣的記載:

「公將過河,前隊適渡,超等奄至,公猶坐胡床不起。」

曹操

這裡「猶坐胡床不起」的主角就是曹操,在大軍即將過河北渡之際,突遭馬超襲擊,而曹操竟還是坐在「胡床」上紋絲不動,最後被隨從給硬生生拉走了。

所以,由此看來,在魏晉時期行軍打仗的過程中,「胡床」是一種專供最高指揮官休息用的獨特坐具

其原因很簡單:

正是由於這種「胡床」是一種摺疊的小馬扎,也沒有靠背。可張可合又取攜方便,所以或佩於鞍馬、或掛於車轅之上。

如此我們才能看到文章開頭出現的經典一幕:司馬懿伸手要胡床,候吉便直接從馬鞍上摘下來。


火車站的胡床-馬扎

當然,在現代社會尤其是春運之際,這種來自古代的神器「胡床」仍然發揮著不可比擬巨大作用,特別是在你沒有買到座位票的時候,小馬扎這看似平凡的物件,卻讓你能獨享方寸之間的舒適。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