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需要「扣字眼」嗎?

在工作中提到在和需求方溝通時,需求方如果抱怨產品經理太過於糾結文字概念,而不馬上去解決問題。你覺得這麼說有道理么?

先拋出我的觀點,「摳字眼」,我覺得是非常必要的,我也是這樣一個人,而且是摳的非常細的那種。

舉個例子,在和需求方溝通時,如果對方拋出一個「泛含義」的名詞,比如「我們想上線一個專題」。我通常我會先說一句「你說的這個專題,具體是指什麼?」,因為每個人對「專題」這個概念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可能是產品層面的內容聚合專題,可能是某個活動H5頁面,也可能是討論某個討論話題。在不明確這個概念的前提下溝通,很有可能是「雞同鴨講」。

其實說回來,所謂「摳字眼」,用書面語描述,就是要讓溝通雙方信息理解對等,讓參與交流的人,都站在一個維度討論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讓溝通的效率最大化。這樣做在初期可能會很費勁,讓人覺得啰嗦,但時間長了,達成默契后,就能輕鬆很多。

Advertisements

進一步再想想,同一個概念,雖然跟A達成一致了,但B過來后還要再說一遍,對產品經理也是吃不消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再提升下效率呢?我覺得是「建立規則,實時同步」。也就是說,產品經理可以把一些通用的產品概念、指標定義,統一維護到一個文檔中,並把這樣的文檔公開到全公司,並持續灌輸給每個人這些名詞,讓大家提前了解,這樣當需求方再次溝通時,可以先問下是否看過這個文檔,確認下概念理解是否一致,避免重複確認。

想問問正在看文章的你,自己平時在公司是這種喜歡「摳字眼」的人么?你覺得這種方式合理么?

期待你的評論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