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今譯之《黃帝內經》篇(二)

(傳統文化的典籍浩如煙海,閃爍其中的《黃帝內經》卻總能立於潮頭,世人只能仰頭視之,如今的時代,又有多少人能仔細通讀一遍,其中隨便拿出一篇,都可以成為現代醫學仰望的高論,其珍貴可見一斑。我會持續以白話文形式將《黃帝內經》一一翻譯過來,作為大家的工具來指導養生保健,疾病尋因和治療以做參考)

在這裡向我們的古聖先賢致敬!!

《黃帝內經·素問》

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痃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Advertisements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氣,清凈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陽氣者陽塞,地氣者冒明,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不施則名木多死。惡氣不發,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菀槁不榮。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唯聖人從之,故身無奇病,萬物不失,生氣不竭。

Advertisements

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翻譯過來又當如何?

春天的三個月,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天地間生氣發動,草木欣欣向榮。人們應當夜卧早起,在庭院里散步,披開頭髮,舒緩形體,以便使神志隨著春天生髮之氣而舒暢活潑。要讓其生髮而不要扼殺,要給予而不要剝奪,要激勵而不要貶損。一定要應和這春陽生髮之氣而決不能折逆它,這就是適應春天生養的方法,違背這個方法,那就會傷肝,到了夏天,就要得寒變的病。為什麼呢?是因為春天生養的基礎差,供給夏季盛長的物質基礎也就差了。

夏三月,是草木繁衍秀美的季節。在這一時期,天地陰陽之氣相交,一切植物都開花結果。在生活方面,人們應該夜卧早起,不要厭惡白天太長,使心中沒有郁怒,容色顯得秀美,並使腠理宣通,夏氣疏泄,就好象「所愛在外」。這是適應夏天「長養」的道理,違反了這個道理,心會受傷,到了秋天,就會得瘧疾。為什麼呢?因為夏天長養基礎一差,供給秋天收斂的能力也就差了。

秋三月,是草木自然成熟的季節。金風漸來,天氣勁急;暑濕已去,地氣清明。這個季節,應該早卧早起,雞叫起床,使意志保持安定,藉以舒緩秋天的形體。但是,意志怎樣才能得到安定呢?就是要精神內守不急不躁,使秋天肅殺之氣得以和平;不使意志外馳,使肺氣得到勻整,這是適應秋天「收養」的方法如果違背了這個方法,肺會受傷,到了冬天,就要生完谷不化的飧泄病。為什麼呢?因為秋天收養基礎一差,供給冬天潛藏之氣的能力也就差了。

冬三月,是萬物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水結冰、地凍裂。這時,人們不要擾動陽氣,應該早卧晚起,一定得等到日光顯露再起床。使意志如伏似藏,象有私意似的,又象有所得似的而且還應該避寒就溫,不要讓皮膚,開泄出汗,使陽氣藏而不泄。這就是適應冬天藏伏的方法。如果違反了這個道理,腎會受傷,到了春天,就要得痿厥病了。為什麼呢?因為冬天閉藏的基礎一差,供給春季生養的能力也就差了。

天氣是清凈光明的,蘊藏其德,永遠無盡,所以萬物能長存而不能去,否則,如果天氣陰霾晦暗,晝不見日,夜不見月,陰陽失序,造成天地否隔,邪乘虛竅而入,釀成災害。因而流暢的陽氣,變成閉塞不通;沉濁的地氣,反而遮蔽光明。雲霧不升為精微之氣,地氣就不得上應天氣,甘露也就不能下降了,天地之氣雖上下交通而不外揚於九州六合,則萬物之命不能受其施化,名果珍木多有枯死。惡氣不散發,風雨不調和,甘露不下降,草木就枯槁,而不會茂盛了,再加上賊風和暴雨的不斷襲擊,天地四時不能保持其相互之間的平衡,與正常的規律相違背,這樣的話物活不到一半壽命便都天折了。只有聖人能夠順應自然變化,注意養生,所以身體沒有重病。要是萬物都能不失保養之道,那它的生氣是不會衰竭的

如果與春天之氣相違逆,那麼少陽之氣就不能生髮,從而使肝氣內郁而生病變;如果與夏天之氣相違逆,那麼太陽之氣就不能生長,就會心氣中空:如果與秋天之氣相違逆,那麼太陰之氣就不能收斂,就會使肺氣躁悶;如果與冬天之氣相違逆,那麼少陰之氣不能潛藏,就會使腎氣消沉而功能衰減。以上所說的陰陽四時,是萬物生長收藏的根本。所以聖人順著這個規律,在春天夏天保養心肝,在秋天冬天保養肺腎,以順應這一養生之道的根本原則,所以能夠與萬物一起在成長的道路上浮遊。假如違反了這個根本原則,便會摧殘本元,損壞身體。所以說四時陰陽,是萬物的終始,死生的本源。違反了它,就要發生災害;順從著它,就不會得重病。這樣才可以說得了養生之道。不過這種養生之道只有聖人去奉行,愚者卻不按照去做。要知道,能順從陰陽之道就生,違逆陰陽之道就死;順從它就得治平,違反它就會混亂。如果不順陰陽四時之氣而違逆它,就會生病,病名叫「內格」。

所以聖人不治已發生的病而講究治未發生的病,不治理已形成的亂,而注重在未亂之前治理。假如病已形成以後再去治療,亂已形成以後再去賓士,打個比方,這就好象臨渴才去掘井,臨戰才去鑄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嗎?


未完待續……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