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才是真正的無上的神功秘籍

大道無形

匪夷所思的記載

春秋時期,魏國有個隱士叫朱亥,他曾幫助魏公子信陵君「竊符救趙」,被後世傳為千古美談。《史記》曾記載朱亥後來被派遣出使秦國,秦王將其關進一個裝有老虎的大鐵籠,面對猛撲過來的餓虎,朱亥暴吼一聲「畜生,你敢!」那老虎當時被嚇得趴在朱亥腳下,動也不敢動。後來朱亥見回國無望,以頭撞柱,柱斷而不死,最後用手扼喉,喉斷而死。

《三國演義》中張飛曾在長坂橋上面對百萬曹兵厲聲大喝,聲如巨雷。曹軍聞之,盡皆股慄。曹操身邊的夏侯傑更是驚得肝膽碎裂,栽於馬下。據說連一塊橋板都被當場震斷。

西楚霸王項羽是古代著名軍事家,據說此人是個有拔山扛鼎之力的萬人敵。其事迹在《史記》中曾有大量記載如:「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 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 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如此大量的筆墨來描寫一個人的神勇,這對惜墨如金的司馬遷來說是極其罕見的。

李白在他的《俠客行》中描寫一位趙國武士之神奇曾寫道:"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面對史料中這些匪夷所思的記載,我們除了陶醉於古人天馬行空、浪漫絕倫的想象力與文采之外,恐怕誰也不會當真。都認為這些純屬文學藝術上的誇張。因為這些都有違常理,完全不符合我們所掌握的物理學、運動學、人體醫學。一句話:這些根本不科學!

這裡就所謂的「科學」談一些個人的看法。現在很多人對「科學」迷信得要死!「科學」在這些人手中就像一個個「套」,所有新的發現都要往這個套里鑽,能鑽進去的就是合理的,鑽不進去的就是荒謬的!殊不知我們今天所掌握的「科學」未必就是真理!某些看似荒謬的也未必就不符合科學,不符合的只是「人們所知的科學」。現在講科學的人很多,但講科學精神的人很少,甚至有些人根本就不懂得什麼是科學精神!於是經常會看到有些人,打著科學的幌子,肆意否定人們假設與猜想的權利。這不是維護科學而是踐踏蹂躪科學精神。上文所列舉的古人之神勇的記載聽著確實荒誕,但在我們的科學領域中遠有比這更為荒誕的你卻聞所未聞!

我們都知道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它在地球引力、月球引力、太陽引力的共同作用下按照一條固定的軌道圍繞地球運轉已經幾十億年了。這是我們從小就明白的科學常識!但是《金史·天文志》中曾有一條驚人的記載,其文如下:「太宗天會十一年,五月乙丑,月忽失行而南,頃之復故。」意思是說:金太宗天會十一年(公元1133年)五月(公曆6月)乙丑日(15日),月亮忽然一反常態的偏離了運行軌道,向南飛去,不一會,又晃晃悠悠的回到它原來的軌道上。就像被人為遙控的飛行器一樣。這條記載十分重要,因為它不同於其他的野史傳說,堂堂正正出現在國家正史當中。

對於這條資料應怎樣看待呢?大多數人都不相信這則記載,因為它與現代的科學觀念出入太大。在這裡,我們看到一個可悲的現實:在對待古史的記載上,人們不是從事實出發,而是從已有的經驗與知識出發,一旦不符合現有的科學經驗,就一概否定。由此可見,所謂的科學態度是多麼地霸道。

如果我說,遠古時期有人通過自身的修行具有通天徹地之能,壽命高得嚇人,老虎見了都會遠遠避開,在兩軍陣前即使不穿鎧甲也完全不懼漫天飛舞的刀兵、箭矢。所有人都會罵我胡說八道!但這話並不是我說的,而是出自春秋時期的一位老者之口,這位老者憑其大徹大悟的思想與洞悉天地的智慧指引著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子孫。被後世人尊稱為「老子」!

武學之道

網上很多有關金庸的論壇中,普遍都存在著同一個爭論焦點:隨著年代發展,武學是持續上升還是逐漸衰弱?很多金迷為此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有些人認為武學當然是隨年代發展而前進,最明顯的就是現代競技體育中的世界紀錄屢次被打破,百米飛人、游泳名將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輩更比一輩強!說明隨著年代發展,人的經驗日益增加,營養水平不斷提高,人體機能也日趨強大。與之同理,武學勢必也水漲船高。這個說法乍聽起來似乎挺有道理,但卻忽略了關鍵一點,即現代競技體育根本不能代表中華武學,不客氣的講,連邊都沾不上!

我想讀此文的都應是武學同好,這裡向大家提一個問題:何為武學之道?或者說,武學的本質是什麼?如果連這最根本的概念都搞不明白,那一切相關爭論都屬無稽之談!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估計能準確答之的人不會太多!一般人會認為少林功夫是武學、太極拳是武學、金書里的九陰真經是武學;甚至空手道、泰拳、菲律賓魔棍這些都可算得上是武學!其實這些根本代表不了武學,充其量是武學的某種表現形式,是武學的外延,而我們知道的外延越多,對本質了解的就越少。當你對外延的了解接近無限時,對本質的掌握就基本等於零!

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武學之道呢?記得李連杰電影《精武英雄》里的日本第一高手船越文夫說過這樣一句話:「要想殺人,最好的辦法就是用手槍,練武的目的,是把自己的體能和精神推向極限,你要達到這一步,就要了解宇宙蒼生。」這是一位武學大師畢生追求的感悟,亦是對武學最好的詮釋!

所謂武學之道即是:對自身體能極限掌控的科學或者說是最大程度激發自身潛能的方法!

也就是說練武的終極目標非是「殺人越貨」而是「健體強身」!所以武學涵蓋的範圍除了「少林功夫」「太極拳」「八卦掌」這些「擊技」外,還應包括「醫學」「心理學」「營養學」「氣功學」「哲學」「風水運氣學」甚至「天文學」。這才是真正的廣義的「大武學」概念!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談「武學」,我認為現代人非但不如古人,甚至是遠遠落後!請注意,我這裡所指的古人非是唐宋元明清這類封建時期,而是至少自春秋戰國之前的甲骨文時代(至於為何以春秋時期為限,後文將有所闡述)!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你這樣說的根據是什麼?

根據自然有!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類社會已從遠古的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發展成現在的信息化時代、納米時代。文明程度越來越高。然而物質的文明不能代表精神的輝煌。現在的人儘管具備改造世界的能力,但對自身的了解卻並不比古人高明多少!「我是誰?」「我來自哪裡?」「我最終的歸宿是什麼?」這些古老的命題至今無人能答。

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春秋戰國時期,神州大地上活躍著一大批偉大的思想家,代表人物有老子、孔子、墨子、韓非子,他們以光耀千古的思想與智慧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礎,幾千年來中華民族一直在他們思想的引領下前進。但在他們之後,再沒任何人能在思想境界上達到這些先哲們的高度!更令人沮喪的是:由於後人的愚昧無知,很多先進的古代文明逐漸淪為消亡。比如古代機甲術、古代風水學、古代道教學,而其中最為可惜的則是「古代中醫」。

中醫學是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是聖人們留給子孫最為寶貴的遺產。然而,由於中醫理論過於深奧難懂,一直被人們束之高閣(一直以來總有人提出廢除中醫理論,只保留可操作的中藥和針灸)。很多人認為中醫毫無邏輯,根本不科學。總有人罵其為「偽科學」。還有一些人提出了「中醫現代化」「中西醫結合」等口號,表面看起來是出於一種對傳統醫學負責的態度,其實這是一種最不負責任的做法。中醫學的存在價值根本用不著西醫來證明,西醫根本沒這個資格!

2000年春節剛過,一場罕見的流感襲擊了西方國家,近百萬人住院治療。由於這場流感來的迅猛,而且病毒具有抗藥性,一般西藥效果並不理想。於是一些國家紛紛從中國空運板藍根中藥。西方人使用中藥畢竟少,一用之下,效果出奇地好,藥到病除。此事在西方媒體曾掀起了一陣波瀾。

其實早在現代西醫誕生的幾千年前,中醫就是一個完整的醫療體系,在人類醫學史上,最有發言權的不是西醫,而是中醫。目前的科學不能證明中醫,其錯不在中醫,亦不能說明中醫不科學。

那麼中醫與武學有關係嗎?有!前面講過,武學就是最大程度激發自身潛能的方法!如何才能將自身體能與精神推至極限呢?面對這個問題,現代競技體育不管用(有多少運動員的身體由於過度透支落下終生殘疾。);現代西方醫學也不管用!(1963年法國報道了一千例屍檢結果,結果發現誤診率高達45%;1990年初美國一家醫院又報道了一千例屍檢結果,統計后發現,誤診率依然高達40%。西醫的誤診率一直居高不下。很多人都是被西醫治死的。)當今之世,想真正認清自己的精神,掌控自己的身體,唯有從中醫里尋找方法。

本人一直認為,一點中醫學基礎都沒有的人不太適合撰寫武俠文學,武俠中有關人體穴位的開闔規律;十二正經與奇經八脈的主控作用;經脈、絡脈的構成及分佈位置;精氣的行走軌跡等等描繪均需依託於大量的中醫學知識。如果你懂得《內經》里的「先天之精」,就會明白王重陽那可辟穀食氣的「龜息大法」;如果你學過中醫藏象學,就會相信張三丰那壽比南山的年紀;如果你研究過中醫里的營衛二氣,就會認為無名老僧的「無敵氣牆」並非全是胡扯!如果你讀過《素女經》,就會知道楊過與小龍女雙修的《玉女心經》完全脫胎於此。

《倚天屠龍記》中的「蝶谷醫仙」胡青牛。醫術卻極為了得,尤其對中國古代醫學多有發展,其中對中醫「帶脈」的一段文字,想必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金庸在書中講的「帶脈」,就屬「奇經八脈」之一。當然文學畢竟是文學,不是真正的研究。為什麼金庸要用對「奇經八脈」的研究來彰顯胡青牛的醫術呢?那是因為「奇經八脈」一直是中醫學里的一個謎。包括「任督二脈」、「沖帶二脈」在內的「奇經八脈」在中醫學里研究極少,很少有人明白其真正的功能與作用,這也為武俠作者們發揮想象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順便提一點,梁羽生代表作《萍蹤俠影》里有對黑白摩訶,其絕技是擅點馬的穴位。據本人所知,經絡穴位實屬人體之專利,歷史上也沒有一本醫學文獻記錄過動物的穴位,看來梁老的想象力確非常人能及啊!)

這裡談到中醫就必須提到我國遠古時期一部偉大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搞中醫研究的人如果沒讀過《黃帝內經》,就像基督教徒沒看過《聖經》一樣可笑。

道破天機

不知《內經》者,不足以言大醫

《黃帝內經》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它運用醫藥學、哲學、預測學、餐飲養生學、陰陽五行等學說,對養生、保健等關涉人體生命之道的諸多方面進行了系統闡述。《黃帝內經》是中華醫學文化的奠基之作,是中醫的原始理論;被尊為「醫家之宗」。與《易經》和《道德經》並稱為古代三玄。

普遍認為《黃帝內經》與古代神話中的「黃帝」沒多大關係,冠以「黃帝」之名,有追本溯源的意思(正如少林七十二絕技未必皆出自達摩一人之手)。

當今之世能真正讀懂《黃帝內經》的人鳳毛麟角,其中既有古代中醫蘊含的哲學智慧過於高深,一般人根本理解不了的主觀因素;亦有古文的語法結構,敘事習慣與現代語法相去甚遠,讀起來讓人頭痛的客觀因素。(比如《黃帝內經》裡面許多概念都是相互交錯、互相含蓋,一詞多義。有人曾經統計過,中醫理論名詞的多義率高達15.8%,而現代科學允許的概念的多義率只有0.3%。)如此一來,很多人讀來都是望文生義,不知所云。

《黃帝內經》包括《素問》、《靈樞》兩篇,各九九八十一卷,合一百六十二卷。兩書側重點各有不同,《素問》側重於陰陽五行、病因、藏象、氣血精液等理論研究;而《靈樞》則側重於講經絡推拿、針灸等實用技術。

《黃帝內經》內容看似繁雜,其實通篇都在闡述一個人體中最為重要的概念——「陰陽」!《黃帝內經》162篇中有140篇講到了陰陽關係問題,整部書涉及陰陽構成的語詞就有3000多個(如陰氣陽氣、陰經陽經、陰病陽病等等)。可以這樣說,離開了陰陽,就沒有了中醫理論。如果「陰陽」這個概念不能搞清的話,中醫學到老也是一場空!

人生有形,不離陰陽

《黃帝內經》非是《易經》那樣的哲學著作;它是一部貼近人體生命、切合我們日常生活的「工具書」,它所講的「陰陽」也不是什麼哲學概念,而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黃帝內經》中講:人體有兩套生理系統,一套是現代解剖學研究的肉體,其構成為大腦、四肢、五臟、神經、骨骼、血液。。。。。等等,這套系統在《黃帝內經》中定義為「陰」;而除此以外我們身體中還有另一套生理系統,這套生理系統有其自身獨立的組織結構(五藏與經絡)、食物來源(宇宙精氣)、感覺(針灸為例)、壽命(120歲)、甚至精神意識(五藏神),但卻是無形的、不可證的!此系統被《黃帝內經》賦名為「藏象」,也就是《黃帝內經》里所指的「陽」。解剖學系統與藏象系統就像人體內的雙子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又相對獨立。一句話:人體是個「共生體」,人有兩條命!

如果說現代西醫是研究「陰」系統的科學。那麼古代中醫則主要是研究「陽」系統的科學,西醫的臨床對象是解剖學的肉體,中醫的臨床對象則是藏象系統。二者風馬牛不相及,根本不是一回事!

古代中醫認為,陰陽平衡則健康、陰陽失衡則產生疾病!仔細研讀《黃帝內經》你會發現,該書並非是講如何治病救人的,而是講如何通過養生、保健等方法達到陰陽平衡,從而預防疾病!(順便多提一點,中醫學名為「中醫」,這裡的「中」並非指「中原」「中國」。而是「中和」!所謂「中和醫學」即是在陰與陽這二者間居中調和,使其平衡發展。)

中國傳統文化歷來以「平衡」為最高宗旨!孔子的儒家講中庸其實就是平衡的另類說法,道教的「以柔克剛」思想,核心講的還是平衡,它是達到平衡的一種手段和方法。

那麼人體若達到"陰陽平衡"會怎樣呢?

平人平氣」與「天人合一」

古代中醫里的陰陽平衡有兩層境界:即「平人平氣」與「天人合一」!

「平人平氣」是陰陽平衡普通境界的標誌。中醫認為,平人平氣則無病,任何多與少都可以造成疾病,多為太過,少為不及。例如陽氣太過則身熱,陰氣太過則身寒。如果能一直保持住平人平氣,我們將可活到人之天年(120歲)。《素問·上古天真論》曰:「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天人合一」是陰陽平衡的至高境界,《黃帝內經》中「形與神俱」、「形神合一」、「提挈天地,把握陰陽」,都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延伸和具體應用。達到這一境界的人,將會發生生命的根本變化,此類人不但能活過天年以上,而且過了天年「神氣」不散,即兩個生理系統一直保持一致。是不同凡響的生命奇迹。

我們認為,所謂的「天人合一」本質上就是兩個精神主體(大腦精神主體與藏象精神主體)的溝通程度。(藏象的系統極為龐大複雜,但真正的核心只有兩項:即五藏與經絡。其中五藏神好像大腦主控藏象的精神意識、經絡好像藏象的軀幹四肢。)

通常狀態下,兩個精神主體之間並無交流,只有在夜裡人入睡以後,藏象精神潛流(通過奇經八脈)進入人類大腦,以「夢」的形式幫助大腦建立模式,回答大腦的一切提問。如果有人能通過某種方法(比如貫通任督二脈)使這兩個精神主體得以自如交流。那麼這個人一定會有超乎常人的感知力,有超乎常人的聰明。

《黃帝內經·素問》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關於真人,莊子曾在著作中用了大量篇幅來描述:「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粟,入水不濡,入火不熱……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這是何等輝煌的人生境界啊!

嗜欲深者,天機淺

可悲的是在現代人看來,這些古人的成就如同神話一樣不可信!為什麼古人能達到的境界今人卻難以企及?

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本人猜測大約是這樣的:

在人類最初現身於世時,體內兩套生理系統的精神主體是能夠自由相互交流的,那時的人天生就具有與天地自然相互貫通的能力(比如動物在受傷時,天生具有尋找中草藥自救的能力)。後來隨著勞動經驗的不斷積累,文化知識不斷豐富,人也越來越「文明」。但這種「文明」就如同一道道「牆」,阻礙了兩個精神主體的交流!文明程度越高,「牆」就越厚!人與自然就越遠!古代人心態較之後人更樸實,在人性上更加自然。古人的文明程度不高,正因為文明不夠高,所以兩個精神主體之間的「牆」才沒有後來厚,也更容易使兩個精神主體間溝通,更有可能達到某種「天人合一」的狀態。

有人看到這裡又會質疑:你這不是宣揚學習無用嗎?

其實對聖人們來說,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消除已有的智慧!忘掉所學的知識!把阻隔在兩個精神主體之間的「牆」拆掉!

很多人都夢想成為「佛」,佛是什麼?佛就是覺悟的人!洋洋洒洒的佛經數千卷,其實只講了一個字——「空」!「空」是佛陀為人們樹立的一個目標,一種修為的境界!這也正好與道教創始人老子「清靜無為」的思想相喑合!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從智而愚,由聰明變糊塗,以致混混沌沌,恍恍惚惚,我們就能越過那道「牆」,直至超凡入聖!

迷途的羔羊

《黃帝內經》認為,人通過正確的養生可達四個境界:賢人、聖人、至人、真人。

如果達到「真人」的地步,生命的基本法則將會徹底顛覆。那時,無論年歲多少,都可返老還童,身上的肌膚像冰雪般潔白細嫩,而且壽比南山,120歲根本不在話下。甚至能夠洞悉天地,預知未來!兩個「真人」在一起交流根本不需「五感」,直接心靈溝通,心領神會!

公元前1000年前後,古印度出現了一部書,名為《奧義書》。書中大約記載了五十篇文獻,所以又稱《五十奧義書》。其在古印度國的地位相當於我國的《易經》。書中記載許多古代印度的哲學思想,也記載了更多其它方面的知識,書中關於人體的基本看法與中醫很一致。另外此書記載了很多關於修行之後超越一般生命法則的現象:「雖入火坑,其身不灼」、「天耳、天眼、瞬間遠行」、「肢體生香」、「飛行虛空」、「長生不死」、「滅絕生老病死」、「脫老衰,如十六齡女」、「隨意變形」。。。。。。

美洲印第安人的古文書《波波卡·烏夫》這樣寫道:最早的人類「精通世界一切真理,他們動也不動,環視一下四周,馬上就能看透天體和地球內部各個角落,連隱藏在深深黑暗中的東西都能看到。他們無與倫比地聰明、賢明。。。。。。」

可惜的是,古人的境界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已經達不到了!看不懂了!不敢相信了!正如不少中醫研究者為了證實「中醫經絡」一生皓首窮經到頭來只得出一句話:經絡現象是存在的,古書記載是正確的。。。。。。僅此而已!

每當人們不學無術嘲笑古人的愚昧時,每當人們不懂裝懂質疑古籍的真實性時,每當人們打著科學的旗幟打壓詆毀傳統的中醫學、氣功學、道教學時,古老的嘆息聲似隱隱在耳畔響起:歸來兮!迷途之羔羊!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