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C碼的點點滴滴,收單需知

MCC碼也稱商戶類別碼。由收單機構為特約商戶設置,用於標明銀聯卡交易環境、所在商戶的主營業務範圍和行業歸屬,判斷境內跨行交易商戶結算手續費標準的主要依據;也是開展銀聯卡交易行業分析和報告,銀聯卡業務風險管理和控制的重要基礎數據之一。

隨著數十家第三方收單機構介入銀行卡收單業務,將POS機布放到我們的左鄰右舍,「套碼」一詞便越來越多地見諸支付行業內外媒體。「套碼」就像對蘋果手機的「越獄」一樣,有著不小的吸引力,卻又難免有得不償失的時候。那麼,究竟什麼是「套碼」?「碼」的背後又隱藏著什麼?

追根溯源,「碼」的全稱是銀行卡特約商戶類別碼,英文全稱是Merchant Category Code,簡稱MCC,由四位數字組成,用於標明銀行卡商戶的實際經營行業分類,比如5411表示「超市、大賣場」。從名稱即可看出,MCC並非國內獨創。事實上,無論是國際卡公司還是中國銀聯,MCC標準都是參照ISO國際標準《金融零售業商戶類別碼》發布的,這也保障了銀行卡在跨國跨境使用時以相同的方式標記商戶行業.

早在銀聯成立前的2001年,「全國銀行卡辦公室」就發布了《銀行卡特約商戶統一編碼及使用規則》(銀卡辦〔2001〕016號修正版),根據ISO18245標準發布了155個MCC。2003年,人行發布了著名的126號文,即《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中國銀聯入網機構銀行卡跨行交易分配辦法>的批複》,在當時原有2%、1%兩檔刷卡費率水平上,為促進銀行卡消費快速滲透,增加了民生類、公益類和房產汽車批發等封頂類價格,同時開啟了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區分幾大行業定價的歷史。隨即,銀聯發布《商戶分類對照表》,對卡辦確定的MCC按照行業大類進行區分定價,MCC自此成為決定商戶刷卡手續費的重要因素。

2013年,國家發改委和人民銀行對刷卡手續費進行了一次調整,雖然降低了各行業的費率標準,但並未改變按照MCC大類區別定價的狀況。雖然我國並不是唯一依照商戶行業確定刷卡費率的市場,比如VISA在美國市場便區分八大行業定價,但行業間價差較小。我國市場不同行業的刷卡費率從0.38%到1.25%不等,甚至還存在零費率的公益慈善類和執行封頂費率的房車批發類,行業價差相當可觀。隨著近年來收單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收單機構通過設置費率較低的MCC進行套利變得十分有利可圖,「套碼」一詞便由此而來。「套碼」行為的泛濫與我國誠信體系建設水平、收單市場參與主體良莠不齊不無關係,但追根溯源,區分行業定價且價差較大的價格體系已無法適應支付市場的發展現狀。不少業內專家近期均提出了以「借貸分離、簡化分類」為核心的定價改革方向,縮小甚至取消行業價差,同時還原借貸記卡作為支付工具在資金成本、運營成本上的差異。因此,未來的刷卡手續費標準很有可能與商戶行業剝離,並與刷卡資金來源、發卡運營成本高度相關。

那麼,如果未來不再區分MCC定價,是不是只保留一個MCC就夠了?其實,MCC的最根本的作用本來就不是用於差別定價,而是通過標識出真實的商戶行業和應用場景,以便於風險控制、統計分析等。具體來說,除了定價,MCC主要有這幾個作用:

風險控制——不同的行業風險不同,比如百貨公司和小吃店肯定是存在差異的,MCC也因此成為交易風險控制的重要要素,也是國家相關風險政策實施的基礎。比如,部分發卡行對批發類商戶的信用卡交易高度關注,甚至對指定類型的批發商戶實行單筆交易上限控制。我國的外匯管理部門也境內外幣卡境外消費交易,也按照MCC區分為完全禁止(如7995-賭博)、金額限制(如部分MCC單筆交易不得超過5000美元)和完全放開三類。

統計分析——用於分析客戶消費行為或機構的交易特徵。通過不同MCC下的交易變化趨勢,可以分析不同行業的經營情況,甚至預測行業景氣指數;具體到某個客戶,還可以較為準確地了解客戶消費習慣,及時識別欺詐、仿冒等潛在風險交易。

營銷推廣——在大數據時代,基於客戶不同的交易特徵分析,可對客戶進行有針對性的推送,比如對剛購買過房產的客戶推送裝修信息,對在產科醫院消費的人群推送母嬰用品信息等。

積分、返現的基礎——我國目前按照MCC差別定價,美國等國家也對八大類行業實行差別定價,發卡行會因為不同MCC費率差異對持卡人實行不同的積分、返現政策。所以MCC是否準確填寫還關係到每個消費者的切身利益。

納稅申報——如根據美國IRS要求,納稅人應對部分MCC發生的交易行為申報納稅。

了解這些信息后,大家就能知道,即使以後不再區分行業定價,現有的200多個MCC將作為交易的重要信息要素長期存在。為了讓MCC更好地發揮上述作用,無論是站在市場監管還是消費者的角度,都應當希望每一個收單市場參與者,能夠準確填寫、如實上送MCC等交易信息,為電子支付更好地服務國計民生創造條件。

來源:杭州領帝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售後部

✌微信號:tpnews

✌看更多圖文,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帳號:打開微信→「+」(屏幕右上角)→添加朋友→公眾號→搜索「第三方資訊」→點擊「關注」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