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抓不住股市趨勢?

聽說很多人做趨勢掙了大錢;但都不是在股市。

最倚重技術分析的人,也是最不相信有效市場理論的人。基本面研究的是預期,技術分析則繞過了預期,直接對付價格。本質上,價格也是一種消息,所以它同樣該被市場迅速消化。但這裡的奇妙之處就在於——且不說有效與否——消化后的新價格又成了新的消息,反過來再影響價格本身,如此往複不止。

「趨勢」似乎是這種反身性的代表現象,也是任何一本入門炒股書都會講的技術。問題在於,有多少人真正靠它賺了大錢?

還真不少。只不過在這些富豪中,依靠房地產起家者多於依靠投資;即便在金融界,成名的也多是債券類產品的交易者。我們甚至可能就此得出結論:「槓桿」才是賺錢的最大秘訣!

槓桿就是借錢生錢,它能讓我們為趨勢加註,但並不會告訴我們趨勢在哪裡。真正讓兩者產生關聯的,是一個叫做「流動性」的概念。它指的是,資產能夠以一個合理的價格順利變現的能力。就拿我們最熟悉的股市來說,流動性體現在個股交投的活躍程度里——流動性越高的股票,買入或賣出的價格通常也越理想。

Advertisements

相比之下,流動性對槓桿市場的意義更為關鍵。在這裡,投資者不僅僅擁有權力,還承擔著義務(譬如債務)。槓桿越高,義務也就越沉重。於是,為了在規定的時間以規定的方式履行這些義務,流動性就顯得至關重要。君不見,08年次貸危機中那些黯然賤賣甚至轟然倒下的投行巨頭們,哪一家不是受累於流動性在最後一刻的枯竭?

偏偏許多債券的流動性很差,房地產市場則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它們卻有一個極大的優點:趨勢強。究其深層原因,債券發行者有實際的融資需求,債券購買者有實際的投資需求,供求雙方均不以價格為唯一出發點。類似的,買房者通常是出於實際使用需要,有時對價格不十分敏感。

於是,這些市場經常會因為供求關係不平衡而形成價格趨勢,而稀疏的流動性和交易方面的限制令套利者難以輕易用金融手段改變供求關係,這些市場的價格趨勢便得以延伸。

Advertisements

現在回到我們的證券市場。以成熟的美國股市為例,這裡的流動性極強,巨大的成交量和豐富的衍生產品讓牛熊雙方隨時可以進出大單,無所不在的套利交易者在買賣之間跳來跳去,以致供求關係撲朔迷離,趨勢難以確定——這也正是有效市場理論所預設的情景。

所以,如果你感到炒股抓不住趨勢,很可能是在那裡並不存在趨勢。它和流動性就像相生相剋的陰陽兩極,此消彼長:流動性越強,趨勢越弱。這也帶給了我們線索:在不那麼成熟的A股市場,一些流動性差的股票是否更適合趨勢分析,從而使對它們的預測成為可能?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