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松胯「三部曲」

第一步 收胯

先將兩胯根后收,不讓胯前頂或外凸。常見的拳病表現為:站樁時兩胯前頂,身體上肢後仰,腰背緊繃,膝關節受力過大,前腳掌發飄;練拳時實腿一側的胯外凸,造成兩胯不平,身法不正。要解決兩胯前頂和外凸,首先要在靜態下找到解決的方法,找到胯不外頂的感覺和狀態,然後再應用到拳架練習中。

首先採用無極樁的姿勢,用兩手的拇指將胯根同時往後按壓,促使兩胯根向後內收,外形和感覺好象是兩胯內合。胯根內收後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導致兩膝內合扣襠,解決方法:向兩側調整膝蓋位置,以兩腳「平實踏地,均勻受力」為雙膝是否合適為標準。二是胯根內收后導致翹臀、命門內凹、腰脊緊繃。調整方法是腰部放鬆,向下坐臀。腰、胯、膝調整到位后的感覺:一是身體上肢的重量能順暢沉到兩腳,感覺兩腳踏地平實;二是兩條大腿上方肌群吃力酸沉,待腿部力量增強和負重適應后,腿部酸沉和緊繃感會逐漸緩解或消失。

掌握無極樁「收胯」的方法后,再練習虛實樁:兩腳左右平開步,分清虛實,兩腳尖自然朝前,膝蓋內扣。同樣先用拇指將實腿胯根向里按壓,將腹股溝合住;然後再按壓虛腿的胯根,使其落胯下沉,身體的方向會自然調正。如果出現翹臀的連帶現象,用「松腰坐臀」進行調整。

第二步 松胯

胯根的放鬆與內收里合。「收胯」可採用人為強制的辦法,使胯不前頂外凸,而「松胯」則要用意識引導放鬆胯根,將胯根「內收里合」。在練習拳架時,身體任何的一舉一動都是先要松胯下沉,兩胯無論是虛是實,一側胯根一松,身體上肢就會隨之發生偏沉,松左向左偏沉,松右向右偏沉,偏沉幅度大小可以人為控制,但最大不超過45度。松是因,偏沉是果,一松一沉,奧妙無窮。

實腿一側的胯只松沉而身體上肢不發生偏轉,在重心移動時表現為「胯走下弧」,胯松之後身體上肢發生偏轉和下沉,表現為「胯走後下弧」。練拳時身法低,「胯走下弧」用的多,身法高「胯走後下弧」用的多;前後的重心移動,「胯走下弧」用的多,左右的重心移動「胯走後下弧」用的多。不必過分在意胯走的是下弧還是後下弧,關鍵是胯根的一松一沉。逐步掌握實腿一側的「松胯下沉」或「旋轉下沉」尤其重要,身體重心的移動都是通過實腿一側的松胯下沉實現的,在本人《再悟「逢轉必沉」》一文已有詳細論述。

第三步 活胯

靈活轉動,活似車輪。太極拳的圓活和韻味是由兩胯靈活交替旋轉出來的,並非兩手自發比劃,也不是搖臀或擰腰。拳論所說的「抽扯之形、斷續、凹凸」等病,均是腰胯轉動不活所致。古拳論只說腰不說胯,胯是現代人為說明問題而發明的新詞。古人要求腰要「活似車輪」或「車軸」,實則是指胯;「腰為主宰」,實則是「以腰胯為主宰」;所有的病症都要從腰腿求之,指的也是胯。理論上可將腰胯分開敘述,但轉動時腰胯是一個整體,絕對不可分家。那種「腰轉胯不轉、腰先轉胯後轉」等等說法,絕對不可取。

在技擊中,並非所有的發力都要轉換虛實,胯的旋轉與松沉即是「化」又是「合」,合住即可「發」。「襠內自有彈簧力」,說的是兩胯靈活轉動到一定程度時所產生的力。所謂的「丹田內轉」、「勁由內換」,也是靠「胯根內抽」完成的,只是外形不動而已。兩胯的松活練習,永無止境。

周身放鬆兩胯是關鍵,胯不松則周身不松,腳下無根;不會松胯則不會移動重心,身手分家,上下不隨,練出拳來既不連貫也不圓活。「松胯」是習練太極拳繞不過去的一道坎,只要掌握了方法和多下功夫,任何人都能邁過這道坎,先掌握「收胯」,繼而學會「松胯」,經過日久練習,胯自然松活自如。多在胯上做文章下功夫,比整天想「氣」更有用。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