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工坊:漢隸

漢隸是漢代隸書的統稱。因東漢碑刻上的隸書 ,筆勢生動,風格多樣,而唐人隸書,字多刻板,稱為「唐隸」。故學寫隸書者重視東漢碑刻,把這一時期各種風格的隸書特稱為「漢隸」,以別於「唐隸」。漢隸和八分是隸書的兩種形態(也可以代表兩個階段)。這兩種形態從西漢末年八分形成至漢末一直長期共存。在東漢,漢隸還廣泛使用,並不因八分的流行而完全取代漢隸,最明顯的例證是書於公元186年的《張遷碑》和書於公元185年的《曹全碑》。前者為漢隸,後者為八分。漢隸和八分雖為兩種筆法系統,但兩系長期共存,筆者認為漢隸是平畫寬結結構類型的源頭,八分為斜畫緊結結構類型的源頭。

《曹全碑》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是中國東漢時期重要的碑刻,立於東漢中平二年 (185)。碑高約1.7米,寬約0.86米,長方形,無額,石質堅細。碑身兩面均刻有隸書銘文。碑陽20行,滿行45字;碑陰分5列,每列行數字數均不等。明萬曆初年,該碑在陝西郃陽縣舊城出土。在明代末年,相傳碑石斷裂,人們通常所見到的多是斷裂后的拓本。1956年移入陝西省西安博物館碑林保存。曹全碑是漢代隸書的代表作品,風格秀逸多姿和結體勻整著稱,為歷代書家推崇備至。

Advertisements

《張遷碑》《張遷碑》篆額題《漢故轂城長盪陰令張君表頌》,亦稱《張遷表頌》,有碑陰題名,刻於東漢中平三年(186年)無鹽(治今山東省東平)境內,於明代出土。 張遷碑現存於山東泰安岱廟。《張遷碑》和《曹全碑》都為漢末名碑。碑中字體大量滲入篆體結構,字型方正,用筆稜角分明,具有齊、直、方、平的特點。張遷碑碑文記載了張遷的政績,是張遷故居韋蔭等為表揚他而刻立的。

當古隸的挑筆、捺筆和漢隸的橫筆有意識地組合在一個字中,且注重左右對稱分佈時,這就標誌著八分書的形成。八分書端莊規範,每一個字都是一個獨立的自足的系統。八分書重心平穩,不需要靠上下字來調節。八分書的挑捺較漢隸更為誇張,提按明顯;八分書的橫畫從漢隸發展而來,但較漢隸更為豐富,有起筆、運筆、收筆三個過程,所謂「一波三折」(「蠶頭雁尾」為其典型特徵)。八分書的橫畫「中虛」,[9]橫畫經常向上方凸起,中間高兩頭低,蠶頭和雁尾左右對稱。八分書的這些特徵在尹灣名謁木牘中還未充分表現出現,在東漢諸碑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八分書一經形成,深受人們喜愛,被定為正體式樣。

Advertisements

沙孟海先生曾總結:「北碑的結體大致可以分為『斜划緊結』與『平划寬結』兩個類型,過去少人注意。《張猛龍》、《根法師》、龍門各造像是前者的代表。《吊比干文》、《泰山金剛經》,《唐邕寫經頌》是後者的代表,後者是繼承隸法,保留隸意。前者由於寫字用右手執筆的關係,自然形成,這樣分系,一直影響到唐、宋以後,褚遂良、顏真卿屬於後者,歐陽詢、黃庭堅屬於前者。南北朝是其起點」。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