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了解一個人——《史記》小故事之,伯夷列傳

《史記·伯夷列傳》

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想要立叔齊為國君,等到父親死了,叔齊要把君位讓給伯夷。伯夷說:「這是父親的遺命啊!」於是逃走了。叔齊也不肯繼承君位逃走了。國人只好擁立孤竹君的次子。這時,伯夷、叔齊聽說西伯昌能夠很好地贍養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裡,西伯昌已經死了,他的兒子武王追尊西伯昌為文王,並把他的木製靈牌載在兵車上,向東方進兵去討伐殷紂。伯夷、叔齊勒住武王的馬韁諫諍說:「父親死了不葬,就發動戰爭,能說是孝順嗎?作為臣子去殺害君主,能說是仁義嗎?」武王身邊的隨從人員要殺掉他們。太公呂尚說:「這是有節義的人啊。」於是攙扶著他們離去。

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紂的暴亂,天下都歸順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齊卻認為這是恥辱的事情,他們堅持仁義,不吃周朝的糧食,隱居在首陽山上,*採摘野菜充饑。到了快要餓死的時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辭是:「登上那西山啊,採摘那裡的薇菜。以暴臣換暴君啊,竟認識不到那是錯誤。神農、虞、夏的太平盛世轉眼消失了,哪裡才是我們的歸宿?唉呀,只有死啊,命運是這樣的不濟!」於是餓死在首陽山。

Advertisements

夷齊兄弟讓國、扣馬諫伐、恥食周粟、餓死首陽的義舉,被司馬遷列入《史記﹒列傳》首篇,成為中華民族萬世的楷模和廉潔典範,為歷代聖賢尊為「聖之清者」,民間更有「夷齊清風」譽滿天下。夷齊清風源遠流長,原因在於夷齊作為孤竹國的嗣侯,在地位面前,不貪君權,不戀王位,他們的態度是讓;在財富面前,他們的態度是廉。表現出伯夷、叔齊,不戀諸侯,不貪錢財,不受周官的高風亮節。

夷齊清風對孔子儒家思想的形成有著淵源關係:「仁」,夷齊兄弟讓國,孔子讚揚為「求仁得仁」,儒學的核心為「仁」;「義」,讓國,「義」字當先,成為儒家堅守的「義」;「禮」,夷齊「恥食周粟」,寧死全仁,孔子的話就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是儒家提倡的「禮」;「孝」,伯夷以父命為尊,寧可不作君王,也不違背父親的遺願,儒學中體現的是 「孝」。可見,一以貫之的清廉思想,形成了儒家先期的思想基礎,成為東方世界的道德源泉。夷齊清風由此被譽為名副其實的東方德源。

Advertisements

伯夷善琴

世人皆知伯夷賢,誰聞伯夷琴聲遠。燕山走來王燕喜,一曲「孤竹」天下傳。

古之賢者多善操琴,伯夷就是一位古琴大師,他創作的古琴曲《伯夷操》流傳至今。伯夷生前主要生活在燕山南路唐山地區。燕山一帶歷來多隱逸之士,他們多善彈古琴,伯夷遺韻也因此傳之不絕。於是,漸漸的在這一帶形成了一個古琴流派,稱為燕山琴派。燕山琴派弟子們代代相傳,世世相因,琴風所致,雲開霧散,天清氣朗,為伯夷精神又增添了一大傳奇。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