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了,你只知道掛水嗎

所謂「脾常不足」,因為小兒的脾胃系統沒有完全發育好,所以經常出現腹瀉腹脹的癥狀,有時候還伴隨嘔吐、厭食,家長們經常措手不及,無能為力,大多送去醫院掛水,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遇到小兒腹瀉,該如何應對。

遇到小兒腹瀉應根據觀察小兒的大便來辨別不同的病因,大便夾雜食物殘渣,氣味酸臭多為傷食;大便清稀,無臭氣多為受寒;大便色黃量多,味臭多為濕熱;長期腹瀉,色淡臭味不明顯多為脾虛。知道了這些就可以明確病因,根據小兒的精神狀態、腹瀉次數和量來判斷嚴重與否,若脫水嚴重,建議去醫院。

1.傷食瀉:保和丸可消食化積,另外取焦三仙即焦麥芽5g、焦山楂5g、焦神曲5g,研末開水沖泡或者加入粥一起煮,肉食吃多了的可以單用一味山楂,可加點白糖增加口感。對於年齡稍大的小兒,家裡有雲南白藥的可以取2g,用70%酒精調敷肚臍,三天即可,效果顯著,也可根據患兒情況調整用藥時間。

Advertisements

2.濕熱瀉:市面上有葛根芩連丸,效果還是不錯的。注意飲食清淡,少油膩,多喂開水。

3.脾虛瀉、風寒瀉:吳茱萸5g、丁香5g研末,用醋調敷湧泉穴。急性期可以用熱毛巾擰乾了敷肚臍,平時可選擇艾灸的方法,懸灸中脘、關元、氣海等穴位。久瀉的小兒也可以將蒼朮(炒炭)、焦山楂、炮姜炭等份開水沖泡。

對於虛證泄瀉,可以推拿、艾灸,對於體質都有很好的幫助,家長可以花點時間學習方法,幫助寶寶提高免疫力,保護脾胃功能。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