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康博會|24節氣:大寒有何事宜?有何禁忌?中醫強調什麼?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每年公曆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即為大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見前(小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大寒

節氣養生

大寒是農曆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亦是公認的進補好時節。大寒正是一個由冬到春的過渡時期,飲食起居應隨之「轉軌」。養生飲食宜減咸增苦以養心氣,宜熱食,防止損害脾胃陽氣,但燥熱之物不可多吃。

保健專家提醒:大寒時節,由於天氣寒冷,患有氣管炎、哮喘、胃潰瘍的人,應再增加一件背心,利於保護心、肺和胃部不至於受寒。有關節炎、風濕病的人,製作冬衣時可在貼近肩胛、膝蓋等關節部位用棉層或皮毛加厚,從而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老年朋友應選擇寬大鬆軟、穿脫方便的冬裝為宜。

Advertisements

|調養心氣|運動調養|飲食調養|

所謂「暖身先暖心,心暖則身溫」。意思是說心神旺盛,氣機通暢,血脈順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溫暖,方可抵禦嚴冬酷寒的侵襲。因此在大寒時節,我們應安心養性,怡神斂氣,保持心情舒暢,心境平和,使體內的氣血和順,不擾亂機體內閉藏的陽氣,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調養心氣|運動調養|飲食調養|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一碗葯」。冬季活動、鍛煉對養生有特殊意義。大寒時節的運動可分室內及室外兩種,可進行慢跑、太極拳、八段錦、打籃球等體育鍛煉,但應注意運動強度,不宜過度激烈,避免擾動陽氣,同時室外活動不可起得太早,等日出後為好。

|調養心氣|運動調養|飲食調養|

Advertisements

中醫認為,冬季進補適宜「封藏」。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為抵禦嚴寒補充元氣,在冬季應少食生冷之物。

大寒的飲食應遵守保陰潛陽的飲食原則。飲食宜減咸增苦以養心氣,使腎氣堅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熱食,防止損害脾胃陽氣,少食燥熱之物。此外,還應多食用黃綠色蔬菜,如胡蘿蔔、油菜、菠菜等。

固護脾腎,調養肝血

大寒時節仍然是冬令進補的好時機,重點應放在固護脾腎,調養肝血上,進補的方法有二:一是食補,二是葯補。「葯補不如食補」,應以食補為主。偏於陽虛的人食補以溫熱食物為宜,如羊肉、雞肉等;偏於陰虛者以滋陰食物為宜,如鴨肉、鵝肉、鱉、龜、木耳等。

飲食要減咸增苦

中醫藥康博會提醒您:中醫理論認為,「冬主腎,腎主咸,心主苦,咸勝苦,腎水克心火。」

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咸,心主苦。從醫學五行理論來說,咸勝苦,腎水克心火。若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應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因此冬天的飲食原則是減咸增苦,抵禦腎水,滋養心氣,以保心腎相交,陰陽平衡。

飲食調配上多選擇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維生素、生物鹼、微量元素等食物,如芹菜、萵筍、生菜等,還要適量增加燉肉、熬魚、火鍋等厚味。牛肉、羊肉滋養臟腑、增加營養,是冬季滋補佳品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