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山西人的春運歸鄉路上:歸心似箭和棉布棉門帘

#河南商報新春走基層•我看見#

河南商報記者 吳智星

大同的藍天

「居然到了山西,天是透明的藍,白雲更流動得使人可以忘記很多的事……」林徽因說得不賴,大同的天很藍,我到家了。

大同的藍天,據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里說,2016年二級以上良好天數有314天。

也許很多人會和我的朋友一樣:「啥?你們那不是挖煤的,空氣這麼好,騙人的吧?」我不會噴他們,因為對於刻板印象這種東西,沒親眼見過,是很改變的,而我的這些朋友,顯然活在上個世紀就夠了。

當然,有人說,好天氣是吹出來的,遊客說,大同一年四季,風一直刮。她說的挺對,不過,近些年,大同在產業調整和環境治理上著實下了很大功夫,好天氣與這也有關。說來也慚愧,我也是剛剛得知,大同竟然是國家園林城市。

Advertisements

黃土高原上刮大風,這就是風沙。冬天的大同,風一吹,還是滿臉沙。下了火車,老式站台上的北風似刀,打臉生疼,冷的凍死個人。

聽著人群中熟悉的大同話,我笑了。這種沒來由的笑很詭異,類似爬上山頂之後有成就感的笑,那是一種沒有笑點的笑,卻是發自肺腑。

700多公里,歸心似箭。

火車上,有人說山西留不住人發展不好

曾經的晉商,是倒爺

火車上一個60后大叔說,他有20多年沒回過老家,一直在深圳打工。不過,和火車上很多人一樣,他們都喜歡侃大山,尤其喜歡給年輕人與女性朋友聊天。

不過,他有些話,我印象很深。在和一個年輕人聊天時,他大概的意思是,山西發展的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留不住人。

細一聽,嗯,還覺得大叔說得挺有道理。他大概是這樣說的,山西南部的人,比如說晉城、運城,大多選擇南下,前往河南鄭州發展;西邊的呂梁地區的人,也會選擇西安去看病,買東西;至於大同人,因為離得北京太近,很多人都去了帝都。大同離北京,確實和離太原差不太多。

Advertisements

不用和北京比,山西這個能源大省,雖說改革多年,但依然任重道遠。在鄭州和西安面前,太原的競爭壓力不會小到哪去,一個城市沒有大規模的人口流入,很難在初始化階段,充分享受到城鎮化紅利。

在太原周邊,有很多大院,它們都是聲名赫赫的晉商的府邸。歷史上,晉商曾經一度輝煌。晉商一共樹有三座豐碑:駝幫,船幫,票號。細讀發現,其實,晉商靠貿易發家,用北京話,晉商該叫倒爺。

早在先秦時代,晉南就開始「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贊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到了經濟繁榮的宋代,宋王朝需要兵馬,遼國需要內地的手工製品,作為兩國交界,在山西「邊州置榷場,與蕃人互市」「延邊商人深入戎界貿易」。到了元代大一統,宋遼金連成一片,貿易活動區域進一步擴大。

早在明末,一些山西商人開始往返關內外,從事貿易活動,為滿族政權輸送物資。努爾哈赤與皇太極時期,晉商與滿族政權關係密切,而在康熙中葉,清政府甚至命名晉商為「皇商」,組織晉商進行隨軍貿易,深入外蒙古草原,松遼平原和內外蒙古草原成為山西商人販運貿易的新市場。

晉商北上,與俄國、蒙古貿易,南下販鹽、賣茶,甚至與日本貿易。一派繁榮。

隨著我國經濟中心的南移,歷史上以貿易發家的山西,在上世紀粗獷式發展時代,因為得天獨厚的煤炭資源,發揮所長,向全國供應煤炭,能源老大哥一時間笑傲群雄。

然而,上世紀八十年代,經歷了黃金十年,粗曠式的發展註定不能長久,產能過剩、環境污染、資源不可持續,屬於煤老闆的時代,也只有短短十來年。而在那以後,山西和省內各大城市就像跛足的巨人族,一直在摸索中前行。

而曾經成就晉商的貿易,似乎也已南移,目前,作為中原地區的河南,似乎要發揮交通便捷的優勢,打造一個國際的「商都」。

歷史不可違,發展不可違,然而曾經的貿易地里區位優勢,依然就在眼前,山西南邊有鄭州強有力競爭,而塞北明珠大同,近鄰內蒙古、北京的區位優勢,依然璀璨,個人覺得也應該向祖先學習,做好貿易、做強物流。

時隔百年,在大同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里提到,大同要發展現代服務業,完善配送網路,培育龍頭企業。建成華陽國際路港,抓緊建設晉北國際物流園。在工作報告中,該內容進入大同八大工程,序次為六。

拆了再建的古城,是現在背負起歷史的債

嚴絲合縫,莊嚴巍峨,灰色古城牆,莊嚴肅穆。馬上,又要在古城牆上舉辦燈展。

按照梁思成先生的設計理念,時任大同市長耿彥波計劃,大同將實現「一軸雙城」的城市格局——以御河為界,西邊是以3.28平方公里古城為核心的舊城,東邊是御東新城。

耿彥波希望,大同能以城市建設為突破口,擺脫「一煤獨大」的困境,以文化旅遊帶動城市轉型。

為了修建「一軸雙城」,大同付出了很大的代價,轟轟烈烈的造城上了各家媒體頭條,大同曾一度傳聞基建暫緩,負債百億。

文化旅遊,是這個煤炭之鄉選擇的轉型出路。而在大同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大同旅遊收入年增長22%。

建城之前是拆城。很多人都知道山西平遙古城,鮮有人知,大同古城如果保存下來,比平遙雄偉壯觀數倍。

大同城牆為明代古城牆。明洪武五年(1372年)蒙古騎兵侵入大同城,朝廷派開國功臣、中書右丞相、魏國公大將軍徐達,率領15萬大軍分三路北伐,收回大同。

徐達留鎮大同后督率軍民,在元朝舊土城基礎上,建築周長十三里,城高四丈二尺,以磚石包城牆的大同明城牆。整座城池,樓堞環列,城高壕深,銅牆鐵壁,森嚴壁壘。

大同新聞網上有文章顯示,除去風吹日晒,戰爭損害等因素,和平年代,古城牆在修復前,因為城市建設、農村發展,千年古城被刨,被毀,千瘡百孔,甚至不如抗日戰爭時期保存完整。

毀了再建,想重拾文化底蘊,發展文化旅遊,現在的大同似乎吃了歷史的虧。

在郭德綱相聲里,棉布棉門帘、旱廁、小鞭炮單取下來玩「biuba」,推鐵環……

在北方,為了防止窗戶凍壞以及保溫,到了冬天的夜晚,都會拉上棉布棉窗帘、棉門帘。00后,怕是很少見到這些東西了吧。

其實,在計劃經濟末期出生長大的80末、90初,我們趕上了這一波最後的北方記憶。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棉布棉門帘或許將成為過去式。雖歷經坎坷,我希望家鄉能有越來越好的發展,高樓大廈可以建,而古城終將作古、棉布棉門帘,過去的記憶和文化也應該有人保存。

(河南商報編輯 張雅露 戴晨曦)

運營人員: 魏宇波 MX008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