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香港,曾是一代人夢想的天堂。忙碌的海港,電影里的春光,泊車的小弟,TVB的晚間檔……每一個景象,都是港味的獨特代表,都是萬家燈火里的紫荊花香。

現在的香港,更像是旅行客路上的一站。山頂的大佛,油麻地的小巴,破舊繁雜的重慶大廈,樂音燈火的維多利亞。交上二十元,換一碗燒賣魚蛋,香遍九龍塘,熱過朗豪坊。

去年,王晶導演的《追龍》上映,重新將觀眾帶回了「憧憬香港遍地金」的時代;今天,我們講述一個普通香港人的故事,看看時代變遷里,他有什麼沉思。

1 年輕時,理想不大

阿旺出生時,香港還沒有回歸。因為他的家在旺角,所以父親給他起了這個名字。

英國政府管轄下的香港,讀書是一件奢侈的事,而且阿旺的母親也不認為讀書會有多大的造化——即使她的丈夫在北京讀過清華大學,在香港還是沒找到工作。

對,阿旺的父親是個高材生,當年為了躲避戰亂,才拖家帶口來到香港。阿旺的外婆因為擔心自己另一個女兒未來無依無靠,就把她許給阿旺的父親做了二房。親姐倆嫁給同一個男人,這不是瓊瑤劇情才能出現的畫面。

動蕩的年代,每個人都有一種錯亂的意識,並為此堅持。據阿旺說,「兩個媽媽」相處得十分尷尬,動輒吵架。他也曾問過自己的母親為什麼不能和平相處,母親告訴他,如果自己不爭取,自己的孩子就會沒飯吃,她也不想當惡人。

父親生了十個孩子,這家五個,那家五個。貧民樓里的哭笑哀嚎此起彼伏,阿旺就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他上了學校,成績默默無聞,在斗轉星移的穹頂之下,困惑著自己將來要做些什麼。我幻想中他讀書的樣子,就跟「麥兜」那個「春田花花學校」里的場景一樣,他很不起眼,有些自卑,但至少,他很善良。

孩童時代的每個周末,阿旺都掛著點心盤去酒樓賣點心。但每次在角落裡稚嫩而渴望地吆喝,對比著餐桌上大快朵頤的顧客時,他心裡都非常的不好受。母親希望他讀完書後,去做酒樓服務員,可他羨慕銀行櫃檯里那些西裝革履的工作人員。在翡翠台的影視渲染下,彷彿逐漸崛起的香港,銀行就是裁決經濟命脈的部落。阿旺中學畢業(香港中學5年制,相當於大陸高中畢業)后,用盡全部的力氣考進了銀行,當他拿著第一個月厚厚的「人工」交給母親時,母親臉上的驚訝和滿足讓他十分得意。這是阿旺第一個人生理想——他想看見母親的笑容。

2 中年時,愛最大

未曾去過香港的人,總對香港持有一種特別的想象。比如覺得香港奢侈繁華,覺得香港鬼魅叢生,覺得香港流氓當道,覺得香港盛產天王。但是對於阿旺來說,香港是家,所有外人的匪夷所思,在他這裡,都是市井尋常。

尋常得就像阿旺的母親見慣了生活的疾苦,所以在阿旺帶著她去看《酒干倘賣無》那部催淚電影時,淚流滿面的阿旺不解母親為何無動於衷。

母親吼他一句:「喊乜嘢?我人生慘佢哋幾多倍!」

母親的離開對他產生了巨大的傷痛和遺憾,從那一刻,阿旺開始努力關心自己身邊的人。他賺錢給自己胡鬧的兄弟補貼家用,他引導著自己的侄女努力學習,不要被香港這彈丸之地蒙住眼光。他成功地把自己的侄女送去國外讀設計,轉身留下他獨自穿行在油尖旺區,飲咖啡少甜,買燒臘少咸。

三十多歲的阿旺開始去談戀愛,在前半生辛苦的遭遇下,他渴望被愛。他是在聊天室里認識他第一個女友的,兩人互發ICQ,互訴生活苦樂,那是阿旺心裡,最為爛漫的時光。

但是阿旺有自己的生活態度,他覺得母親苦了一生,都沒嘗到生活的甜頭,活得十分不值;因此,他想對自己好點,他並不攢錢,每月的工資全部物盡其用,他是月光族。

女友不喜歡他這種生活方式,即使戀愛中的他把自己的工資更多地用向於對方,兩人最終也是分道揚鑣。阿旺第一次失戀。

像是所有失戀的劇情一樣,阿旺瘋狂地難過,瘋狂地想著對方,不惜一切代價的挽回,最終傷了自尊。可是丘比特也做了惡人,在阿旺接下來的幾段戀愛里,他遇到了相似的劇情。他知道錢很重要,但是深愛的對方總是以錢為重,這讓他不能接受。他總覺得,愛比錢重要,人比錢重要。

在舉世拜金的年代,阿旺活得太明白反而成為另類。接連在愛情上的打擊,讓他看透生死,看透現實。他也享受性,但他不敢再談情。

3 現在,兩隻貓咪最大

1997年,香港回歸;2017年,香港回歸二十年。阿旺站在山頂,凝望著香港,看著維港的燈,感受徐來的風,舒服而平靜。

香港有本漫畫,叫《老夫子》,裡面的老夫子雖然不是富豪,但生活充滿了歡樂。阿旺跟老夫子一樣瘦,但比老夫子帥很多。他繼續穿行在九龍旺角,看著水客奔跑,看著霓虹閃爍;廣告屏里的明星拿著代言的產品大說特說,街角的八婆喋喋不休地抱怨著生活的窘迫。下班,買菜,回到家中,攤開一張台,跳上兩隻毛小孩。

「好啦好啦,唔要嘈啦,食mum mum(貓糧)啦!」

領養的兩隻貓,是他生活最大的溫暖,雖然貓也很高傲,除了要食物,其餘時間不讓抱。阿旺自嘲道:「我這一生,都喜歡被虐!」

阿旺現在有個戀人,在遠方工作,不那麼在乎錢,所以兩人才會特別投緣。相聚就努力愉快,分開就保持關懷,阿旺最大的期待,就是對方能夠活出生命的精彩。

我問他是否還有未完成的夢,他搖了搖頭,「生活對我,已經足夠好,我有關心我的侄女,還有關心我的愛人。即使我已老,也能用得了智能機,掃得了二維碼,不算被時代淘汰。我是不夠富裕,一生沒車沒房,但只要有過美好光景,我也極度感恩。」

我打不出來他說的粵語,更打不出來他滿足的語氣,但他給我的影響,超過了任何一個我曾邂逅的人。人類通過經歷獲得思考,從思考轉為知識,我面對著一個記錄時代的小人物,內心如同看到一卷質感十足的膠片,攤開、回顧。

這一年,阿旺五十五,他告訴我,他十分認同我那句座右銘:

慢慢來,一切來得及。

作者:得及

來源:簡書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