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菌群|一個被遺忘的「功能器官」

腸道菌群---一個被遺忘的「功能器官」

你知道嗎?

腸的黏膜處於褶皺狀態,它的表面積有200-400平方米那麼大,相當於一塊網球場地的面積。人的腸道內寄生著無數的細菌,形成腸道菌群,佔全身菌群總數80%左右,可達100萬億個,總重量可達1.5公斤,如果排列起來可繞地球兩周多。腸內細菌,在小腸下部、大腸和直腸分佈的細菌種類最多,包括大腸菌、擬桿菌、鏈球菌、雙歧桿菌、乳酸菌等各種各樣的細菌。這些細菌發揮各自的免疫功能,是它們在保證著人類生命的延續。

因為腸道菌群的存在,人才能生存

有人舉過這樣一個例子:熊貓吃竹子得以生存,但是熊貓體內天生並沒有可以分解竹子的酶,那麼這個酶從哪裡來呢?原來,消化竹子的酶存在於熊貓的腸內細菌中,而這些細菌是後天攝取的。同理,人類也是因為有腸內細菌的存在才得以生存的。

Advertisements

腸道菌群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統,它們利用人體消化的食物殘渣和胃腸道作為生存的條件和環境,在體內發揮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

生物屏障作用

腸道內壁是人體與外界環境接觸面積最大的區域,腸道菌群在腸道中形成重要的生物屏障,維護腸道生態平衡,抵禦外來致病菌的侵害。

促消化、營養吸收作用

腸道菌群可以幫助葡萄糖、維生素、脂肪、微量元素的吸收,分泌一系列的酶來協助人類消化植物中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類多糖,為機體提供能量。

免疫作用

腸道粘膜淋巴組織是人類重要的免疫細胞群,其所含免疫活性細胞數量占人體免疫細胞總數的70%左右,腸道菌群對宿主免疫系統的發育起到了關鍵作用,可抑制病原體的侵襲,對抗炎症,提高自身免疫力。

Advertisements

腸道菌群在人的一生中有哪些表現

胎兒階段腸道菌群初始定植

科學家在多次試驗檢測后發現,胎兒在子宮時就可以接受母體腸道菌群的定植,並在小鼠身上做了驗證。

嬰兒出生后:各種細菌開始進入體內

正常分娩的新生兒腸道菌群幾乎完全來自於母體,剖腹產的新生兒腸道內會定植一部分醫院環境中的細菌。新生兒出生2小時后,腸道菌群迅速增殖,由於食物相對單一主要來源於母乳,嬰兒腸道內的有益菌群較多。

兒童階段:腸道微生態平衡逐漸形成

隨著人年齡的增長、飲食結構的豐富,腸道菌群的多樣性也在不斷增加,有益菌群的數量開始慢慢減少,有害菌的數量則日益增加。人體腸道中的生態平衡開始逐漸形成。

青年階段:腸道微生態平衡完全形成

腸道中龐大的菌群(有益菌、有害菌、中性菌)之間形成相對依存、相互制約的關係、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腸道中維護人體健康的天然防線完全形成。

老年階段:有益菌減少有害菌增多

進入老年後,雙歧桿菌等有益菌數量減少,而有害菌的數量增多,產生的毒素可加速腸道老化,導致長期便秘、大便異味和腸脹氣。

而當生命趨於終結時,腸道的有益菌群將消耗殆盡。

腸道健康是身體健康的基礎,而腸道菌群是身體健康的基礎的基礎,

因此我們應該注重維護腸道微生態的平衡,不要忽視它的存在和作用,

生活中可通過食物和體外補充益生菌,來幫助有益菌形成菌群優勢,抵抗致病菌的侵襲。

*更多腸道管理知識,營養健康諮詢,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樂觀健康(leguan-jiankang)。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路,僅為配圖表達,並無他意。若有不妥之處請聯繫小編,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