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典-張旭《肚痛帖》

【每日經典】張旭《肚痛帖》

作品考釋

張旭約書於唐開元後期至天寶年間。宋嘉祐三年(一〇五八)刻石,搨本。草書。高約三一厘米,廣五六厘米。凡六行,三〇字。原石存西安碑林博物館。

《肚痛帖》無題。書者張旭,草書,六行,共三十字,書寫年月不詳。此石高一百二十四厘米,寬五十六厘米,兩面刻字。每面分三欄,正面三欄和背面二欄為僧彥脩草書,背面下截刻《肚痛帖》,帖下又有宋嘉祐三年(一〇五八)李丕緒跋文,據此推測《肚痛帖》當刻於此時。

此帖文字殊為難解。其一,『肚痛』的原因到底是不是『冷熱』?其二,如果確實如此,針對『冷熱』服藥即成必然,可服用『大黃湯』后,卻是『冷熱俱有益』。既然都有『益』,那麼『肚痛』又將如何?其三,『如何為計』尚有獻策或諮詢之意,『絕論未』則意味著已無法可想,一下子就滑到了另一個極端。這中間的跳躍似乎過於突然。

中醫常用的『大黃湯』有六方,但與『肚痛』癥狀直接有關的只有一項,即《證治準繩·瘍醫》卷二所載者,包括炒大黃、牡丹皮、硝石、白芥子、桃仁,水煎空腹服,主治腸癰,少腹堅硬,肝大如掌而熱,按之則痛,汗出憎寒等症。按,腸癰首見《素問·厥論》,是腸內生癰並且腹部疼痛的病症,多因飲食失節、暴怒憂思、跌扑奔走而致腸胃運動失職,濕熱內壅所致。又,《金匱要略·瘡癰腸癰浸淫篇》記大黃牡丹皮湯,謂:『腸癰者,少腹腫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調,時時發熱,自汗出,復惡寒,其脈遲緊者,膿未成,可下之,當有血;脈數洪者,膿已成,不可下也。大黃肚(牡)丹皮[湯]主之。』因發病部位不一,此病又有大腸癰、小腸癰、直腸癰之分,急性闌尾炎、闌尾周圍膿腫等症均屬之。張旭以豪飲著稱,飲食必不節,腸胃有此癥狀以致難以忍受並不奇怪。重要的是,其癥狀之嚴重,甚至使他懷疑自己是否還有痊癒的希望。就此而言,此作之可貴處,實在於在不經意間揭示出張旭放浪不羈的生活情狀。

此帖初刻於宋代,與五代僧彥脩草書《裴說寄邊衣詩帖》、《入洛詩》共石,且與後者共面而居下方。由於藝術水平高,明代以後多有翻刻者,如《東書堂集古法帖》卷十、《潑墨齋法書》卷七等。又,四川省博物館藏所謂《宋搨〈潭帖〉》亦收此帖,然據陳滯冬先生言,這部《潭帖》刻於慶曆二至三年(一〇四二—一〇四三)冬,比碑林本還早十餘年,是亦足見此《潭》之偽也。

又,中國歷史博物館藏舊搨《蘭亭續帖》卷二有此帖殘損本,效果頗佳,載《中國法帖全集》。

參考

《叢帖目》第一冊、《唐代草書家》、《素問·厥論》、《金匱要略》、《中國法帖全集》。

釋文 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熱所致。欲服大黃湯,冷熱俱有益。如何為計,非論哉?

(趙生泉)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