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線上的「送氧人」

新華社照片,拉薩,2016年2月13日青藏線上的「送氧人」送氧工李永國(右)與吳建(中)將瓶裝氧氣送到青藏鐵路公司拉薩房建綜合維護車間羊八井2號兵站並安裝調試儀錶(2月5日攝)。被喻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科學探險、考察和生態旅遊的勝地。對於終日躬身於青藏鐵路線上的職工來說,克服高寒、缺氧的氣候,是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為解決鐵路職工的用氧問題,「送氧人」應運而生。青海青藏鐵路勞動服務公司格爾木車間和拉薩車間兩個氧氣班組的11名工人,承擔著海拔4000米以上、路段近1000公里距離的送氧任務,他們已經在格爾木到日喀則的十幾個站區間奔波了將近十個年頭。在氧氣稀薄的青藏鐵路格爾木-拉薩段,送氧工作一刻也不能耽擱。送氧工從汽車上將50公斤重的氧氣瓶扛進站區,再把空氧氣瓶抬回車上,在高原地區做重體力活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辛苦,每搬運一次都累得喘不過氣。工人們為了完成任務,稍微休息一會就趕往下一個站點。送氧時每次一趟車裝100瓶左右的氧氣罐,從格爾木出發一路送至唐古拉山北,還要夜宿沱沱河,一趟至少要三天時間。高原天氣變化無常,時而狂風大作、時而又漫天大雪,路面濕滑,能見度低,汽車行駛非常困難。工人們時常要在零下30攝氏度的野外修車、露宿、等待後援。據不完全統計,青藏鐵路格拉段兩個氧氣班組十年間為沿線站區配送氧氣達23萬瓶,行程120餘萬公里,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做「缺氧不缺精神」。新華社記者張汝鋒攝

Advertisements

新華社照片,拉薩,2016年2月13日青藏線上的「送氧人」青海青藏鐵路勞動服務公司格爾木氧氣制配組職工荊體鈞檢查氧氣瓶設備質量(1月28日攝)。被喻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科學探險、考察和生態旅遊的勝地。對於終日躬身於青藏鐵路線上的職工來說,克服高寒、缺氧的氣候,是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為解決鐵路職工的用氧問題,「送氧人」應運而生。青海青藏鐵路勞動服務公司格爾木車間和拉薩車間兩個氧氣班組的11名工人,承擔著海拔4000米以上、路段近1000公里距離的送氧任務,他們已經在格爾木到日喀則的十幾個站區間奔波了將近十個年頭。在氧氣稀薄的青藏鐵路格爾木-拉薩段,送氧工作一刻也不能耽擱。送氧工從汽車上將50公斤重的氧氣瓶扛進站區,再把空氧氣瓶抬回車上,在高原地區做重體力活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辛苦,每搬運一次都累得喘不過氣。工人們為了完成任務,稍微休息一會就趕往下一個站點。送氧時每次一趟車裝100瓶左右的氧氣罐,從格爾木出發一路送至唐古拉山北,還要夜宿沱沱河,一趟至少要三天時間。高原天氣變化無常,時而狂風大作、時而又漫天大雪,路面濕滑,能見度低,汽車行駛非常困難。工人們時常要在零下30攝氏度的野外修車、露宿、等待後援。據不完全統計,青藏鐵路格拉段兩個氧氣班組十年間為沿線站區配送氧氣達23萬瓶,行程120餘萬公里,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做「缺氧不缺精神」。新華社發

Advertisements

新華社照片,拉薩,2016年2月13日青藏線上的「送氧人」送氧工李永國準備向青藏鐵路當雄站送瓶裝氧氣(2月5日攝)。44歲的李永國在青海青藏鐵路勞動服務公司拉薩綜合車間氧氣班組工作了8年,累計配送近8萬瓶氧氣。被喻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科學探險、考察和生態旅遊的勝地。對於終日躬身於青藏鐵路線上的職工來說,克服高寒、缺氧的氣候,是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為解決鐵路職工的用氧問題,「送氧人」應運而生。青海青藏鐵路勞動服務公司格爾木車間和拉薩車間兩個氧氣班組的11名工人,承擔著海拔4000米以上、路段近1000公里距離的送氧任務,他們已經在格爾木到日喀則的十幾個站區間奔波了將近十個年頭。在氧氣稀薄的青藏鐵路格爾木-拉薩段,送氧工作一刻也不能耽擱。送氧工從汽車上將50公斤重的氧氣瓶扛進站區,再把空氧氣瓶抬回車上,在高原地區做重體力活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辛苦,每搬運一次都累得喘不過氣。工人們為了完成任務,稍微休息一會就趕往下一個站點。送氧時每次一趟車裝100瓶左右的氧氣罐,從格爾木出發一路送至唐古拉山北,還要夜宿沱沱河,一趟至少要三天時間。高原天氣變化無常,時而狂風大作、時而又漫天大雪,路面濕滑,能見度低,汽車行駛非常困難。工人們時常要在零下30攝氏度的野外修車、露宿、等待後援。據不完全統計,青藏鐵路格拉段兩個氧氣班組十年間為沿線站區配送氧氣達23萬瓶,行程120餘萬公里,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做「缺氧不缺精神」。新華社記者張汝鋒攝

新華社照片,拉薩,2016年2月13日青藏線上的「送氧人」青海青藏鐵路勞動服務公司的送氧車行駛在青藏鐵路沿線(2月5日攝)。被喻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科學探險、考察和生態旅遊的勝地。對於終日躬身於青藏鐵路線上的職工來說,克服高寒、缺氧的氣候,是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為解決鐵路職工的用氧問題,「送氧人」應運而生。青海青藏鐵路勞動服務公司格爾木車間和拉薩車間兩個氧氣班組的11名工人,承擔著海拔4000米以上、路段近1000公里距離的送氧任務,他們已經在格爾木到日喀則的十幾個站區間奔波了將近十個年頭。在氧氣稀薄的青藏鐵路格爾木-拉薩段,送氧工作一刻也不能耽擱。送氧工從汽車上將50公斤重的氧氣瓶扛進站區,再把空氧氣瓶抬回車上,在高原地區做重體力活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辛苦,每搬運一次都累得喘不過氣。工人們為了完成任務,稍微休息一會就趕往下一個站點。送氧時每次一趟車裝100瓶左右的氧氣罐,從格爾木出發一路送至唐古拉山北,還要夜宿沱沱河,一趟至少要三天時間。高原天氣變化無常,時而狂風大作、時而又漫天大雪,路面濕滑,能見度低,汽車行駛非常困難。工人們時常要在零下30攝氏度的野外修車、露宿、等待後援。據不完全統計,青藏鐵路格拉段兩個氧氣班組十年間為沿線站區配送氧氣達23萬瓶,行程120餘萬公里,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做「缺氧不缺精神」。新華社記者張汝鋒攝

新華社照片,拉薩,2016年2月13日青藏線上的「送氧人」青海青藏鐵路勞動服務公司拉薩綜合車間的送氧工李永國在送氧車上裝載瓶裝氧氣,準備送往青藏鐵路沿線站點(2月5日攝)。被喻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科學探險、考察和生態旅遊的勝地。對於終日躬身於青藏鐵路線上的職工來說,克服高寒、缺氧的氣候,是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為解決鐵路職工的用氧問題,「送氧人」應運而生。青海青藏鐵路勞動服務公司格爾木車間和拉薩車間兩個氧氣班組的11名工人,承擔著海拔4000米以上、路段近1000公里距離的送氧任務,他們已經在格爾木到日喀則的十幾個站區間奔波了將近十個年頭。在氧氣稀薄的青藏鐵路格爾木-拉薩段,送氧工作一刻也不能耽擱。送氧工從汽車上將50公斤重的氧氣瓶扛進站區,再把空氧氣瓶抬回車上,在高原地區做重體力活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辛苦,每搬運一次都累得喘不過氣。工人們為了完成任務,稍微休息一會就趕往下一個站點。送氧時每次一趟車裝100瓶左右的氧氣罐,從格爾木出發一路送至唐古拉山北,還要夜宿沱沱河,一趟至少要三天時間。高原天氣變化無常,時而狂風大作、時而又漫天大雪,路面濕滑,能見度低,汽車行駛非常困難。工人們時常要在零下30攝氏度的野外修車、露宿、等待後援。據不完全統計,青藏鐵路格拉段兩個氧氣班組十年間為沿線站區配送氧氣達23萬瓶,行程120餘萬公里,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做「缺氧不缺精神」。新華社記者張汝鋒攝

運營人員: 唐駿 MX002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