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抗病毒藥物副作用是因人而異的

很多患者因為擔心藥物的副作用而糾結上不上藥,實際上對於絕大多數感染者,藥物副作用對身體的損害遠遠小於HIV病毒對身體的損害。即使在潛伏期,HIV病毒對身體的損害也是在進行中的,尤其是對肝臟、腎臟、神經的損害,而且罹患腫瘤的機率大大增加。

2016年6月15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出通知,調整艾滋病免費抗病毒治療標準,對於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新標準均建議實施抗病毒治療,即「發現即治療」。國家衛生計生委艾滋病防治臨床專家工作組組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地壇醫院感染中心主任張福傑表示,新標準不再設置CD4這一門檻,實行發現即治療。而越來越多的研究也表明,早期治療不僅可使感染者獲益,從公共衛生角度看,治療覆蓋率的增加也將對普通人群起到保護作用。全國很多地方在近幾年已經開始實施發現即治療策略,因此新標準實施后,不會出現因治療者增加導致藥物供應短缺或醫務人員不足等問題。HIV抗病毒藥物副作用因人而異1抗病毒藥物令艾滋死亡率降低10倍

Advertisements

在沒有抗病毒藥物年代,全球大約近有3000萬人死於艾滋病;開始抗病毒治療藥物以後,全球因為藥物獲得,大幅度減少死亡人數;儘管全球角度依舊存在幾百萬死亡數,但是不爭的事實證明,只有抗病毒藥物的全面可及,才令HIV感染者死亡率降低了數十倍。藥物的治療作用遠遠大於藥物的副作用。2藥物副反應因人而異,也是合理存在的

不僅僅是抗艾滋病毒藥物存在副反應與副作用;其他慢性疾病藥物治療一樣存在,比如:糖尿病、尿毒症、高血壓藥物等等。而其他慢性病患者,多體弱且年事已高,對於副反應與副作用的耐受性更差。不過,也有很多人沒有副作用的。沒有副作用,不影響藥物的治療作用!有人吃蝦過敏,你能說吃蝦不能供給人體需要的蛋白質嗎?3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減少副作用

Advertisements

了解藥物副反應,是為了提供治療前的藥物適應的心理準備,不是為了過度將注意力集中在等待藥物反應;心理暗示一定程度上會加劇人體對於藥物反應的感受度。同樣關注藥物副作用是為了及時控制好身體對於藥物的承受度,令人體更為安全持續的接受藥物;定期體檢和與抗病毒門診醫生的配合十分重要。4擔心早吃藥早耐葯

耐葯和是否早上藥沒有嚴格的相關性,反而早吃藥,病毒被完全抑制的情況下,發生耐葯的幾率更小。抗HIV藥物確實存在一些副作用,如疼痛、噁心、嘔吐、腹瀉、頭暈、失眠等,大部分副作用都是輕微的,並且會隨時間而減輕或消失。而且,總會有辦法解決副作用的問題。減少副作用的小經驗 1提前一周吃點維生素C,可以減少皮疹的發生或者減輕皮疹。2生薑+大麥茶泡水喝,可以減少胃腸道反應的噁心嘔吐。3開始服藥避免高脂肪、辣或很甜的食物。4根據自身的情況調整服藥和吃飯、睡覺的時間。5腹瀉用點思密達先試試。6輕微失眠多夢可以用酸棗仁泡水,避免咖啡因、茶等。嚴重的一定要就診(嚴重過敏,嚴重腹瀉、發燒、神經麻木、抑鬱等)務必去找定點醫院的醫生。當這個藥物實在令人難受?告訴醫生:換藥吧。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