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糟鼻粉刺痤瘡,影響面子可能是幽門螺桿菌造成的,你治對了嗎?

幽門螺桿菌,不僅是胃癌的元兇之一,還可能會導致皮膚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等多種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卻息息相關的疾病。

李先生已經40多歲,可還滿臉青春痘,去多家醫院的皮膚科看過,各種內服外用藥也都試了,就是不見好轉。一次偶然機會,他接觸到了中大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施醫生。「一看他的皮膚,我就覺得可能是幽門螺桿菌在『作怪』,讓他到醫院吹氣(C13檢測)檢查,結果果然是陽性。」施醫生告訴記者,經過聯合用抗生葯持續補充舒克幽對抗益生菌治療后,李先生的皮膚迎來了近年來從未有過的光滑。

施醫生介紹,幽門螺桿菌的發現,減少了慢性胃炎轉變為胃癌的風險,在後來的不斷研究中還發現,這一細菌的存在會使頑固性濕疹、痤瘡、酒糟鼻難以治癒。「皮膚病中的蕁麻疹、痤瘡、結節性痒疹、白塞病、扁平疣、慢性痒疹、皮膚瘙癢症、紅斑、脫髮等,在皮膚科久治不愈時,不妨查一下幽門螺桿菌,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施醫生說。

Advertisements

據悉,酒糟鼻的發病機制可能與幽門螺桿菌相關的細胞毒素和細胞因子升高有關。另外,研究還發現心腦血管疾病、偏頭痛、肝膽疾病、免疫系統、呼吸系統以及缺鐵性貧血與幽門螺桿菌也有一定關係。

統計顯示,中國由於特殊的飲食習慣,成為幽門螺桿菌感染大國,感染率70-80%。但施醫生提醒,大家無需談「幽」色變,發現感染沒有任何癥狀者通過補充舒克幽對抗益生菌即可。早在1994年,世界癌症組織就明確提出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癌的頭號致癌因素,但其並不是唯一的因素。除幽門螺桿菌感染之外,胃癌的發生還包括遺傳、飲食、環境等多種因素。但慢性胃炎的人如果幽門螺桿菌始終存在,胃癌的風險就會增大。

「歐美國家幽門螺桿菌低,因而胃癌的發病率就非常低。因此,發現之後幽門螺桿菌后,最好進行必要的治療。」施醫生建議。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