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是最近的人,夫妻也是最遠的人

唐代詩人李季蘭有一首被解讀了一千多年的詩——《八至》:「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這首有著辨證色彩的詩,最讓人視之為經典的是最後那句話:「至親至疏夫妻」。在人類的社會關係中,夫妻是沒有血緣的親人,按照李季蘭的詩句,夫妻關係可以讓兩個人「至親」,誓同生死,亦可讓兩個人「至疏」,形同陌路。

中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個體家庭是一個社會的最小單位,家庭關係穩定可謂社會穩定的基礎。不過,據民政部統計,從2003年開始,中國離婚數量已經連續14年增長。

以去年的數據為例,最高法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杜萬華曾對媒體透露,2016年,在民政部門登記離婚數量為346萬,人民法院判決的是139萬。

兩者加起來,一年時間裡,離婚讓近500萬個中國家庭宣告解散,而離婚的影響則要波及當事雙方近千萬家庭。

第一:婚姻的變數

一邊是頗具規模的剩男剩女們感嘆相遇太難,一邊是每年數百萬離婚案例講述相守不易,中國人的感情生活,到底怎麼了?

從更大的歷史維度來看,離婚率攀升這十幾年,也是中國社會轉型變革最快的時期。

從主觀來說,婚姻當然是不能輕率決定聚散的終身大事,但是,現代社會中,「婚姻自由」讓人們可以更勇敢去面對一段失敗的婚姻,社會對離婚更為包容,婚姻的「容錯率」在提高。

客觀環境中,城市化進程加速,經濟社會急劇變遷,社會壓力、環境誘惑、利益關係……對婚姻穩定構成衝擊的因素,正變的多而複雜。在維繫婚姻關係的基礎中,包括愛情在內,變數越來越多。

「以前,婚姻賴以維繫的環境比較穩定,婚姻也相對穩定。」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曾分析,近十幾年來,中國經濟社會變化較大,各類社會環境也出現比較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對婚姻賴以穩定的條件形成了一定的衝擊。諸如個人經濟地位可能迅速出現變化,社會面也發生變化,加之當前人口流動率越來越高,婚姻在這些變數中,就比較不穩定。

第二:不能觸碰的「雷區」

現代社會,「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等封建觀念當然要批判,然而,婚姻也不能變成朝合夕散、各顧自我的臨時搭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如何經營自己的婚姻,這是一堂要持續數十載的人生必修課。

近日,中國婦女雜誌社等發布的《中國女性生活狀況報告(2017)》中有一項關於中國家庭婚姻關係親密狀況的調查,調查有萬餘人參加,以夫妻互為對照的方式來觀察婚姻關係。

從結果來看,受訪者認為「最能促進夫妻關係」的7大因素,從高到低依次是有效溝通、性忠誠、性格品行、共同興趣、性生活質量、價值觀、上進有事業。而漠視(即冷暴力)、猜忌少信任、出軌、性生活不和諧、家庭暴力則是「最傷害夫妻感情」的主要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在傷害夫妻親密關係的因素方面,除了上述主要因素,受訪者列舉出的婚姻「雷區」可謂豐富。

「管太嚴,密不透風」、「懶惰不上進」、「在錢上斤斤計較」、「不關心對方父母」、「愛挑刺愛抱怨」、「喜歡改造對方」、「媽寶,不成熟」……被調查者的這些吐槽,可能或多或少也反映在你的婚姻中。

任何婚姻的經營,都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而夫妻間的情感溝通質量就是和睦婚姻關係的基礎。能夠有效溝通,這既是夫妻關係中的永恆話題,也是隨著時代變遷,生活際遇變化,需要夫妻二人不斷學習和面對的問題。

第三: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2010年初,民政部曾向婚姻登記機構推薦4種版本的頒證詞,供新人登記領證時宣誓使用,以下這兩段是其中的一版頒證詞。

「我們自願結為夫妻,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共同肩負起婚姻賦予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上孝父母,下教子女,互敬互愛,互信互勉,互諒互讓,相濡以沫,鍾愛一生!」

「今後,無論順境還是逆境,無論富有還是貧窮,無論健康還是疾病,無論青春還是年老,我們都風雨同舟,患難與共,同甘共苦,成為終生的伴侶!我們要堅守今天的誓言,我們一定能夠堅守今天的誓言!」

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也許是對婚姻中的夫妻的最好理解:人生是圍城,婚姻是圍城,衝進去了,就被生存的種種煩愁包圍。

男女相戀,是一種緣分,廝守終身,是一種考驗。這考驗中最需要的是男女雙方苦心的經營。

夫妻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早上起床,看見枕頭邊是對方的臉,心想:我怎麼就嫁給這個人了呢?可想著句話的時候,面部卻帶著微笑。

在家,你一遍一遍說他沒有出息,可你還是會對下班回來的他說句:「辛苦啦!」你可以一天罵他七八遍,卻不許外人說半句不好。

同樣,你常常說老婆斤斤計較,出門買個菜還啰啰嗦嗦講個不停。但只要誰說她小氣不講理,老公氣得可能要干架噢。

說不清他哪裡好,可你就是離開不了。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