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未病」的「三」

作者:王群海

中醫說的「治未病」並不是沒有病,而是指身體雖然已遭受病邪但沒特別明顯癥狀表露出來,也許還處於比較輕的隱藏階段。此時,最好的醫生獨具慧眼,善於發現臨床中的細微癥狀,積極採取最有效的辦法,果斷地一舉剷除病根,從而隔斷其擴散、蔓延、潛伏的毒苗。一般疾病的「三個階段」:「治未病」成本最低,也很簡易;「治欲病」次之;「治已病」成本最高,諸如困難、風險、安全係數大而且大,甚至還難以把握。

《鶡冠子》記載了扁鵲三兄弟的故事。一天,魏文王直接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鵲成竹在胸地回答:「長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鵲最為下。」魏文王追問起由,扁鵲鎮靜自如,像背天書一樣回答道:「長兄治病,是在病情發作之前;中兄治病,是在初起之時;而我治病呢,是在病情最嚴重之時。」魏文王聽后恍然大悟,默默地點了點頭,表示非常贊同「治未病」,覺得很在理,也是子民修來的的大富大貴啊!

Advertisements

唐代大醫家孫思邈則將醫生分為上、中、下「三等」,把疾病分成「未病」「欲病」「已病」三個階段。最高明的上等醫生是治療尚未發生病之時的「未病」;中等醫生是治療即將發病之時的「欲病」;最下等醫生是治療已經病了之時的「已病」。由此可見,名醫最高明的地方在於「治未病」最拿手、得力,最受人們擁戴和尊重。

「上工治未病」針刺的三種方法。《靈樞·逆順》說:「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更加完美地道出了針刺之法,要適時、適地、適人運用,以達到成就「治未病」的根本目的。因此,在《素問·刺熱》中說:「肝熱病者左頬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肺熱病者鼻先赤,脾熱病者右頬先赤,腎熱病者后頤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者刺之,名曰治未病。」很中肯地描述了「治未病」的診斷方法,給人以明鑒的啟發。

Advertisements

熔煉精、氣、神三位一體。形與神具,身心合一,從而激發出人體自我康復、防禦疾病的能力。正如中醫講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這與《黃帝內經》所說的通過精、氣、神來「養生」是一脈相承,息息相關。至於道家內丹養生對精、氣、神三者的修鍊標準,如張三丰《玄機直講》:「一刻之中亦有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功夫在內。」陳致虛也在《金丹大要》中說:「精氣神三物相感,順則成人,逆則成丹......知此道者,怡神寧形,養形煉精,積精化氣,鍊氣合神,煉神還虛,金丹乃成。」由此可以說,精、氣、神實際上是一個有機整體,三者相互依存,生生不息,切不可截然分開。

中醫將天、地、人「三才」能夠達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更是默契地暗寓了「治未病」的深刻含義,還標誌著中國醫學由經驗上升為理論的新階段。醫學典籍《內經》主張「天人合一」,其具體表現為「天人相應」學說。《內經》不止一次的重複強調人「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人蔘天地」----《靈樞刺節真邪》;「人與天地相參也」----《靈樞歲露》《靈樞經水》;「與天地如一」----《素問脈要精微論》。認為人作為獨立的精神意識之外客觀存在的「天」,與作為具有精神意識主體的「人」,有著統一的本原、屬性、結構和規律。因此,《內經》的天人合一觀是《黃帝內經》天道觀的目的所在。《內經》「天人相應」學說,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是從大的生態環境,即天地(大宇宙)的本質與現象來看「天人合一」的內涵;二是從生命(人的小宇宙)的本質與現象來看「天人合一」的內涵。如果都能夠做到「天人合一」了,那麼,「治未病」就再容易不過的了。

人體的「三焦」。中醫認為:「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上焦宣發中焦上輸的水谷精氣,充養身體各個器官,像霧露一樣均勻地敷佈於全身。漚是形容中焦消化飲食的基本情況;指脾胃具有消化傳輸作用;中焦胃主消食化積,吸收精微,蒸化津液,使營養物質源源不斷地通過肺脈的輸布而化生營氣。因這一作用好像漚漬食物的變化一樣,故名而得。下焦灌滲水液,濾泌清濁,排泄二便等,其功能如溝渠排水,決瀆流通一樣。三焦的健康如上所述,也是「治未病」時淋漓盡致的綻放,生動、形象、具體的未雨綢繆,防微杜漸。

「風物長宜放眼量」,古時人們一直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生活,科學地遵循自然界的變化規律,「治未病」的責任也一定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真正達到「無病一身輕」,只有修鍊成「陰陽和者,則病自愈」的大境界,才能人人健康的了。

版權申明:燕趙中醫網原創內容,禁止公眾號轉載,歡迎個人轉發。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