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並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這樣做可以阻斷癌變!

走出診室的張女士非常沮喪。昨晚同事聚會去吃火鍋,本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誰料吃到一半,她突然腹痛不止。今天一早去醫院做胃鏡檢查,年僅35歲的張女士竟被確診出得了胃癌。

其實胃病已經困擾張女士很多年了,而且在三年前,她就已經被告知得了胃炎,還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但是她並沒有因此注重養胃和殺菌。我國很多胃癌患者被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晚期,都是因為缺少疾病的防範和治療意識。

胃炎癌變前,身體會發出什麼信號?

1、不能緩解的腹部不適。包括胃部悶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伴有泛酸,且多沒有誘因,口服藥治療效果不好,或者時好時壞,癥狀呈進行性加重的特點;

2、體重減輕,同時伴有疲倦無力的感覺;

3、大便明顯變黑。因為胃內腫瘤破潰導致出血,從胃部滲出的血液到達腸部變成了黑色,再與大便一起排出體外。

Correa序列提出:從胃炎到胃癌有四步演變過程

第一步:慢性淺表性胃炎

所謂淺表性胃炎,即胃黏膜組織學上有炎症細胞浸潤、組織水腫等。慢性淺表性胃炎距離胃癌還很遠,無需驚慌。

第二步:慢性萎縮性胃炎

一般年輕患者以淺表性胃炎為主,年長患者則以慢性萎縮性胃炎為主。

我們的胃每天都要受到食物刺激,或者幽門螺桿菌的慢性感染,慢性淺表性胃炎很難徹底恢復。時間長了,會慢慢演發展為慢性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是胃癌主要癌前病變,經過多階段、多基因變異積累發展為胃癌。

第三步: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

胃炎反覆發生,胃粘膜反覆受損又修復,結果胃裡長出了本該在腸道才有的細胞,出現了「腸上皮化生」。「腸上皮化生」往往被認為是癌前病變,發展下去,就是胃癌早期。

第四步:胃癌

經過前三步的逐漸發展累積,慢慢就胃癌就來了。

胃炎患者要阻斷癌變,有兩個關鍵點

幽門螺旋桿菌是造成胃病和胃癌的主要原因,另外,飲食不規律、飲食結構不合理,導致胃黏膜持續受損且不能及時修復,漸而而被腸上皮細胞代替,導致了「腸上皮化生」的癌前病變,進一步發展為胃癌。

可見,胃炎是否會轉化成胃癌,「幽門螺旋桿菌和胃黏膜長期不能修復」是兩個很大的關鍵因素。

幽門螺旋桿菌的剋星--火麻油

中醫認為,每日取一勺原生態蜂蜜和一勺火麻油,攪拌均勻食用1~2次,堅持一段時間,可清除幽門螺旋桿菌。

火麻油中含有亞麻酸、亞油酸能夠殺死和抑制幽門螺旋桿菌,適當的攝入可以殺菌養胃,而且可以潤腸通便去口臭。另外火麻油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能能有有效抑菌,提高免疫力。

日常如何修復胃粘膜?

1、戒煙酒。

在胃鏡檢查實踐中發現,男青年的萎縮性胃炎發病很高,而且嚴重程度與吸煙、飲酒正相關;

2、注意飲食結構。

飲食應細嚼慢咽,少吃粗糙及腌制食品。忌暴飲暴食和吃辛辣霉變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族的食物;

3、慢性胃炎,特別是萎縮性胃炎患者遵醫囑服藥;

4、定期做胃鏡檢查;

5、減少抑鬱。

人在心情委屈時,不良情緒會影響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直接導致胃腸分泌過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黏膜保護層受損。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