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得水》——今年看過的最好的國產黑色幽默

(文:船長 ddmtime)

一部教師被「黑」得最慘的電影,這是我觀影的第一感覺,但同時也不可否認的是今年看過的最好的一部極具荒誕諷刺性的黑色幽默劇。

這部電影是28 號上映,是開心麻花的第二部作品,因為話劇的觀眾反響不錯,所以改編成電影。

目前的豆瓣評分是8.3分,上映的第一天掃了一眼記得好像是8.2,目測應該還會多少漲一點吧。

電影開始就交代了時間發生在1942年,即民國31年。一群立志改變中國農民的「貧、愚、弱、私」的大學生懷揣著「農村教育實驗」的夢想,來到一個偏遠鄉村辦了一所小學校。學校待遇慘淡、生活艱苦,學生流失嚴重,最後只剩6名學生(其實從頭到尾一個學生也沒看到)。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孫校長用拉水的驢的名義虛構了「呂得水」的名字頂替一名教師的位置來獲取工資。

直到有一天收到一封電報,教育部派人重點調查「呂得水」的情況。孫校長不得不讓一個沒有文化的銅匠冒充「呂得水」。

為了扯這個淡,學校把步子邁大了。誰讓你撒了一個謊,你就得編造出另一個謊言去圓,所以一個謊言接著一個謊言,最後事情越來越敗露….

但是在看這部片子的時候,還不能急於下定論,因為隨著特派員的兩次到來前後,被很明顯的分割成了兩個部分。

教師被「黑」得最慘的一次,這是我的第一感覺。

在前半段中,教師完全被演繹成了虛偽、貪婪、放蕩,唯利是圖。這就好似當下社會的某類人道德觀念的扭曲。

在民國時代里有著超前的性觀念開放,滿口黃色段子的張一曼,遇到搞不定的男人就去「睡服」他,與之有過一夜同床的裴魁山想要娶她,再經過一番規勸之後,還是被拒絕了,因為心中早已沒有一切道德條框限制的張一曼「我就是這樣的人」。但是愚以為在這個點上張一曼演得很好。

但是在權力面前,多麼任性的女人最後也變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因張一曼對銅匠一句「牲口」的言辭,在銅匠擁有權力后的逼迫下張一曼變得精神顛顛。

自以為看穿心上人本質的裴魁山,在得不到而且還遭受「背叛」下因愛生恨,第一個站出來指著張一曼的鼻子大罵「不要臉、蕩婦、婊子」,完全撕破了一副嘴臉。

這樣發自內心的憤怒,完全是因為自己得不到,自己的心上人願意因為隨便的一個理由去「睡服」別人,慾望得不到滿足,所以也不再需要隱藏。

周鐵男,一個一直有著滿腔熱血的硬氣青年,一副動不動就拚命的架勢,在經歷一次子彈擦破頭皮之後,卻變成了怕得要死,看見槍就哆嗦的要命的慫包。

哪怕是看見一個官兵想要強姦張一曼的時候,也害怕得要死的樣子,此刻,懦弱完全取代了之前的硬氣。

故事雖然定在了民國,但是細細品味過來,完全諷刺了當下某些教師或學校騙取專款的所作為,同時揭露出來了人性在本質,在極大的利益誘惑下,每個人都有著私慾和貪婪。

講個笑話,你可別哭

隨著一聲槍響,張一曼也去了,留下了四套在夢裡都憧憬著與大家合影的漂亮的校服。

從笑點到淚點,正如海報的宣傳語,但是哭得卻讓很清醒。因為我們看到的人性的弱點裡面有自己的影子。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但卻是一場喜劇。悲喜交加,起起落落,笑過之後是不是應該深思呢?

一切都在權利和誘惑下,顯現出最為真實的脆弱。

就連自始至終都是一根筋的孫佳也不得不在「成大事不拘小節」的迫使下與一個陌生的兩個世界的銅匠去結婚。

作為一個層級代表的特派員,哪怕事情敗露了,「頂多換個地方去做官」。他在乎並不是這個學校,學校只是一個虛名而已,他要的是錢。

「我對知識分子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你們每個人都有污點」,厲害了我的哥,已經說得很是透徹了,再純潔的我們每個人都確實存有污點的。

《驢得水》作為開心麻花繼《夏洛》之後的第二部作品,確實是一部值得令人深思的佳作,從情節到配樂配合的恰到好處。

故事的時間也只是假設在了那個時間,人物也僅僅是那幾個人物,但這恰恰只是放大的現實社會一隅罷了。

只不過是換了一種說法,出彩的地方,相信也應該是這裡吧。

從畫面環境來看,應該算是一部小成品大作吧,同樣狹小的空間倒是有點類似《十二公民》。電影導演還是原來的話劇導演,演員還是原來的話劇演員,所以從整體上看,有濃重的話劇味道。

但是,習慣性話劇誇張的表演並沒有對本身的內容帶來太大的影響,所以

值得一看!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