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民間手藝——鋦瓷

鋸瓷

中國有句古話,叫「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這說的是一門古老的民間手藝———「鋦瓷」。鋦瓷,就是把破碎的瓷器拼好,用金剛鑽鑽孔再用鋦釘嵌住抓牢,使其恢復原樣,既能再使用,又有觀賞價值。

鋦瓷,是中國最古老的瓷器修復技藝。鋦瓷技藝相傳始於宋代,《清明上河圖》上就有鋦瓷藝人鋦瓷的情景。根據鋦瓷地域的發展逐漸形成各自手法形成了中國、日本、歐洲三個最大的策源地。

隨著中國瓷器業的興旺發展延續,自然中形成了山東、河南、河北三大派,山東的金剛鑽為皮鑽,河南的金剛鑽為弓鑽,河北的金剛鑽為砣鑽。三大派的三種金剛鑽,雖然形狀不同,操作不同,但是鑽頭卻是相同的,都是鑽石或金剛鑽,而且鋦釘也大致相同,只是釘腳不同而已,鋦瓷的過程也大致相同。

Advertisements

到了清朝乾隆盛世時期,在三大派的基礎上又分為兩大類,即:常活,就叫粗活,純為民間生活用品為主的鋦瓷修復粗活,通常被稱作鋦盆、鋦碗、鋸大缸的錮爐匠,所用的工具金剛鑽、鋦釘都比較大、粗糙、單一、是清一色的鐵釘。

而另一類則是經過藝術加工專為達官、王爺、貴族、八旗子弟們享樂而服務的鋦瓷細活,即:行活,也叫秀活。所用的工具金剛鑽小巧精緻,鋦釘完全用民間絕活鍛銅工藝加工而成,美妙絕倫,有花釘、素釘、金釘、銀釘、銅釘、豆釘、米釘、砂釘。由於有了鋦匠精美絕倫的鋦瓷細活,使得那些達官、王爺、八旗子弟們在享樂中興起了「鋦活秀」。

自從有了「鋦活秀」,鋦瓷行當在古董、古玩行里有了一席之地,由被動修補而轉為主動作秀,由單一的鋦補轉為鋦補修復,嵌飾做件,鑲包配飾等風格特異,藝術魅力獨特的一門絕活技藝,成為古董、古玩行里古舊老瓷器作秀的一門專業行當,行活,作秀鋦匠的名聲也隨之大振。

Advertisements

鋦瓷簡單過程

1. 鋦瓷第一步就是找碴,對縫,對破損的瓷器恢復原狀,準備修補。

2. 第二步定位點記,根據瓷器的紋飾結構以及樣式張合位置和位點,以及鋦釘數量和位置。

3. 第三步就是打孔,用金剛鑽打孔。打孔也是對鋦瓷人的一大考驗,有些瓷器厚度就幾毫米,打孔時都是毫釐之差;一是手要拿得穩,對的准,最好不能打穿,有時不小心打穿了,還得多加幾道工序把孔填補起來;其二是孔要對稱,不能有一點偏差。

4. 第四步鋦釘,鋦釘製作體現手藝人的水平,鋦釘的韌性和製作鋦釘的水平,也決定著鋦補器皿的使用壽命。鋦釘分為金釘、銅釘、花釘,鋦釘的大小,得根據器物的大小以及破損程度來計算。這樣,器物修復后不僅盛水不易漏,而且還給器物本身增添了幾分韻味。

5. 第五步用雞蛋清和瓷粉調和補漏,防止瓷器漏水,這樣完整的鋦瓷就完成了。

鋦瓷的重要價值

鋦瓷技藝能使破碎的瓷器復原再生,變換成另一類獨具觀賞和藝術價值的瓷文化工藝美術品。鋦瓷技藝對中華民族傳統民間絕活的傳承和中國瓷文化的發展以及考古、修復、古玩古舊瓷器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鋦刻瓷技藝不僅僅是一種民間絕活的體現,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寄託,更是研究民間技藝、經濟、文化特徵的活化石。具有促進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