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買房,古人有話要說

引言:

近期,雖然鄭州房價略降,但是三環以內的好房源還是為數不多,即便是雙限后,芸芸眾生之中,還是有那些沒來得及上車的剛需者,繼續走在看房路上,選地段、看樓盤、比價格忙的不亦樂乎,為了一個決定,動員親朋好友幫忙參考決定。

但是面臨房源緊張的問題,我們不免感嘆城市土地不夠大,人口太多,留給我們選擇的空間較少。煩惱之餘,突然思緒跳躍到千年以前,古代時候,房地產市場是如何發展的,那些先人們購房也會面臨諸多煩惱嗎,先人們的購房路上又能留給我們那些提示呢?古人云:「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人為鏡,可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初冬乍寒,席榻而盤,翻開塵封的歷史,我們來扯一扯古代買房的事。

三千年的房地產歷史

從我國現挖掘的大量的考古實物,以及現存的歷史文獻可以證明,我國的房地產已經有三千年左右的歷史,我國在西周中期已經出現了土地交易:

「公元前919年農曆三月,一個叫矩伯的人分兩次把一千三百畝土地抵押給一個叫裘衛的人,換來了當時的奢侈品,兩塊玉,一件鹿皮披肩,一條帶花圍裙,價值一百串貝殼。」——《「盉」的青銅器所記錄》

那時,為了取得土地轉讓的法律效力,交易者要向執政大臣報告,得到大臣們的允可后才正式生效。地界確認,採用封數的方法,有時繪成地圖,交易契券副本上交官府備案。

到了戰國時期已經有人買房賣房了。進入隋唐,大量的官員、商人去做開發商。到了宋朝,政府開始設立一個機構,類似現在的房管局,叫做「樓店務」,用來管理當時的國有住房和市場上的房地產交易,證明當時的房地產交易,應該是很頻繁了。

從西周到清末,歷朝歷代都有不動產交易,都有房地產市場,所以說,我國現在的房地產市場是從古代一直傳承下來的,無論是近代的土地改革制度還是現代的監管政策,隱隱約約都在古文明的基礎上所建立的。

不同的是,當時古代的商品經濟不夠發達,房地產市場肯定沒有現在這麼活躍,這麼火爆,當然也沒有互聯網登記,能證明的或許只有一張契約而已。但是現在房地產上出現的很多現象,古代時候也能看到類似的情景。

比如說現在房價很高,很多老百姓說買不起房,在中國的南北朝,在南宋、明朝後期,這些現象已經出現了。現在有房奴,買不起房,到銀行借錢,然後房子買了之後,節衣縮食還貸,在南宋時期也有這種房奴,分期還款。現在是銀行辦理按揭,在清朝是當鋪辦理按揭。當時不叫住房按揭,叫「倒契」,就是契約放到我手裡,我給你錢,然後呢,每月按三分利,或者別的分利發,把錢還給我,錢還清了,把契約給你。

古人買房考慮五大要素

如今我們買房大多考慮的是價格、地段、學區、產權、升值空間等因素,而古代人買房都考慮一些什麼要素呢?其實是一模一樣的!

第一個因素——價格,古人講:「居室所系者大,奉行唯謹,視己力而置之。」什麼意思呢?就是告誡人們買房要慎重,並形成三個原則:一是周邊環境,主要側重學區;二是產權糾紛,規避的措施是購置新房;三是升值潛力。房子關係重大,一定要謹慎出手,你有錢呢就買房,錢不是很多呢,就買偏僻地方的房子。

第二要素——地段,地段也是古人買房需要考慮的一項關鍵因素。你是做官的,買房要買在離宮城、機關比較近的地方。你不是做官的,是務農的,買房要買在離城門比較近的地方,這樣容易出去,到田地裡面去耕作,離田地比較近。如果你是經商的,那好,買房就買離市場比較近的地方。一句話,你買的房子離你上班的地方要近一點。地段和交通是買房者心中永遠權衡、博弈的兩大要素。

第三要素——環境,周邊環境很重要。我們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孟子家最初的時候住在墳地邊上,經常有人哭喪。孟子的母親覺得這樣不好,搬到都市的附近,卻經常有人吵吵嚷嚷的,孟母又覺得不好,又搬了。最後搬到學校的旁邊,這下才覺得合適了,所以就能解釋如今的學區房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了。

第四條要素——產權。比如說,有一條叫親鄰糾紛,就是說,我買了你的房子,你同意了,我也同意了。但是,這筆交易不一定成功的。假如你的父母不同意,你的兄弟姐妹不同意,你的街坊鄰居不同意,他們中間有一個人,把我告上法庭,咱們兩個這筆交易就泡湯了。我買房之前,沒有調查清楚這個事情,不知道你的父母、兄弟姐妹、街坊鄰居他們是不是同意你賣房,我不明內情,買了你的房子,有可能會造成大麻煩。

第五條要素——升值空間,這是投資方面的考慮,《史記·貨殖列傳》曾記載了一段經典經商名言,「人棄我取,人取我予」。意思就是,別人不要的時候我要,別人要的時候我不要;東西低價的時候我買,因為如果高價的時候其實已經意味著要貶值了;東西高價的時候我賣出,因為如果長期貶值的話則意味著要升值了。直到今天,仍然被那些投資客牢記於心。

所以,我們如今所談論的購房思想,早在幾千年前都已經存在了,而且和當今比起來,又有那麼多有趣的相同之處。從古至今,購房困難戶大多是平民老百姓,總羨慕那些王侯相將被君王封土封疆,而實際上,有多少文士名流又何嘗不陷於貧苦潦倒的買房煩惱之中呢。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首先讓我們夢回大唐,當時的公元8世紀中葉,正值唐玄宗天寶年間,長安城物阜民豐,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之一。在長安,租房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全民租房成為現實,不認為經營租宅有損名聲,一些達官貴人還把賃宅視為財源之一。

如果說如今的公務員是趨之若鶩的「鐵飯碗」,那麼在唐朝,公務員只是一個含金量較低的「瓷飯碗」:沒有工齡、沒有年終獎、更沒有高額的公積金。安史之亂以前,官員施行年薪和月薪(月俸)雙軌制,唐後期基本上只實行月俸制,但支付時往往付給谷帛等實物。但京城房價也貴,不少公務員也只能租房子。

宋朝文人王禹偁寫過一篇《李氏園亭記》,講到當時首都開封的地價很貴:「重城之中,雙闕之下,尺地寸土,與金同價。」一尺地一寸土,跟金子一個價錢,地價如此之高,房價可想而知。當時首都開封的房價連很多名人都遙不可攀。

老百姓的住房就更緊張了。

北宋初年有個大學士叫陶轂,他親眼見過老百姓的住房是多麼緊張。「四鄰局塞,半空架版,疊垛箱籠,分寢兒女。」就是說房子太小,就在房子天花板和地板的中間加一層,隔成小複式。卧室太小,放不下床,就把箱子柜子拼起來,讓孩子們睡。這種一家三代擠一個小房子的居住生活,跟電視劇《蝸居》里出現的場景差不多。

杜甫工資很低,又沒有別的收入,所以買房定然是買不起的。好在最後在彭州刺史高適的資助下修了自己的茅屋,連房帶院也不過一畝大小,可不是今天景點那三百畝。"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一場秋雨大風就把屋頂上的茅草給吹跑了,這草房的簡陋可見其質量。在如此困頓窘迫的情形下,杜甫也不禁萌發"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殷殷期望。

白居易29歲中進士,每月收入3000多元,就在長安東郊租了幾間茅草屋,一租就是10年。10年之後月俸漲到1萬,還是買不起,直到下放到地方工作后才真正發財,在長安和洛陽各買了一套別墅,18年後總算有了自己的房。

宋朝首都開封寸金寸土,《李氏園亭記》有記:「重城之中,雙闕之下,尺地寸土,與金同價。」一尺地一寸土,跟金子一個價錢,地價如此之高,房價可想而知。當時首都開封的房價連很多名人都遙不可攀。

蘇東坡也算是個衣食無憂的官二代,一輩子買了好幾套房子,但是沒有一套是在首都開封買的。後來他兒子在開封結婚,沒有新房,可把老蘇愁壞了,最後借了開封一個姓范的朋友的房子才算把喜事辦了。

歐陽修向朋友哭訴買不起房,大文學家歐陽修也是一個。歐陽修考中進士,進中央工作,工作了好多年,始終沒買上房子。他給朋友寫信說:"嗟我來京師,庇身無弊廬。閑坊僦古屋,卑陋雜里閭。"意思是在京城工作這麼長時間,一直沒有混上自己的窩,一直在小衚衕里租房住,很慘。

古代的「雙限」政策

相比較上面文士們,現代社會所擁有幾十套、上百套房產的「房姐」、「房嬸」、「房叔」可謂朱門酒肉臭,同時,也引發人們深層次思考,這樣的事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因為古代大多也嚴控炒房,一個人想擁有兩套房產都很困難。

古代中國重農抑商,房地產雖然算不上「國家支柱產業」,但房地產開發也一直沒停止。這樣一來,房子的買賣市場也就自然形成。《漢書》記載,劉邦得了天下后,在官僚階層搞了一次大規模分房運動的同時,也配套了一個硬規定:「欲益買宅,不比其宅,勿許。」意思是說,除非我們的房子挨著,我要賣房子,你才可以買。乍看上去,這是一種限制房產交易的政策,其實也是朝廷用這種方法讓鄰居相互監督:一旦鄰居發現什麼蛛絲馬跡把你告了,情況屬實的話,你的財產官府沒收一半,另一半則獎勵給舉報你的鄰居。

唐宋時期,房地產市場交易雖比漢代寬鬆一些,但「限賣」的政策還是讓炒房者頭痛不已。到了宋朝,《宋史》里說,宋朝人如果想賣房,必須有「問賬」。意思是說,上面寫清楚自己賣房的原因,而且必須在所有族人和鄰居全部簽字同意后,才能與買家進行交易。

明清時代,更沒人願意「囤房」了。《明史》、《清史稿》說得清清楚楚,明清時代房地產市場實行「找房款」制度,並且明文規定,允許賣方「憑中公估找貼一次」。舉個例子解釋這種制度以便更好理解:假如你30萬把房賣給我,過了幾個月,你發現房價漲到50萬,於是你可以依法找我「補」你一次房價。這樣,誰還會買許多房擱在手裡!

和珅炒房團

既然擱在手裡,自然在有些人眼裡就是奇貨可居,之前我們聽說過溫州炒房團的偉業,曾經縱橫房市15年之久,但是如果論炒房鼻祖,他們還是小巫見大巫。

和珅大家都知道,這位兄弟實在是太有名了,貪贓枉法,富可敵國,在乾隆身邊服務多年,深得老人家的歡心,所以一步步擢升,成為了當朝紅人。為官不仁,和珅是積累的大量的財富,古代的這些貪官,既然懂得貪,當然也懂得投資理財的,不會白白讓自己的財富貶值的。和珅是怎麼做的呢?買房子買土地!

不得不說,他確實這方面也是一個高手,他那些被查出來的,公開的未公開的,都是位於「市中心的地方」,真是應了後來的晚輩李嘉誠同學的一句話,投資房地產,只有八個字:地段!地段!還是地段!

有一次,朝廷動亂,地主為了留有後路而紛紛拋售房產土地,和珅趁機低價收購,幾年後再以高價租出去。看看,這種戰略眼光不是一般人能有,如果讓和珅放在今時今日,他是不亞於溫州炒房團的。

總結而言,和珅的取財之道不明智,首先其不知滿足,所貪之財導致他富可敵國,這是一大不智之舉;其次,和珅不懂取捨,有些錢該賺有些錢不該賺,作為一個智慧的人都該心裡有把秤。

房奴唐伯虎

相比較炒房團,因為他們有充足的資金做後盾,佔據了先天條件,所以才低買高賣,但總有那些房奴,甚至一生都在為房貸的事情而發愁。

唐伯虎,年少成名,閑暇工夫點秋香,詩、書、畫號稱「三絕」,一幅《春風修禊圖》,香港富士比拍賣高價750萬港元。

但唐伯虎筆記里,他確實湊不齊房款。這個死時只有54歲,並不像傳說里那樣風花雪月的偉大畫家詩人,幾乎是用一生放到了自家的房子上,人生最後幾年才解了套。當年唐伯虎36歲,人生最低谷,蘇州城北桃花塢雙荷池,成了他的歸宿。桃花塢原是宋人章庄簡別墅,但早成了一片廢墟。雙荷池地方雖是閶門內,但地段不好,現在說相當於房子蓋在橫塘,當然和金雞湖邊沒法比;荒了多年,就是塊「死樓盤」,三百兩銀子而已——大約現在十八萬到二十四萬之間;現在看很便宜了,但已經讓這個一生落魄的藝術家搔破頭皮。

老朋友文徵明在北京當官,他一字一句向老朋友借了錢,用船把自己藏書拉到文家當「抵押」。又經過兩年瘋狂作畫、賣畫,這時期,唐伯虎畫了大量扇面。兩年後明顯衰老了很多的唐伯虎把房款放到老朋友手裡。但其他飢荒還沒有還完——這個「按揭」真不容易。留下「十朝風雨苦昏迷,八口妻孥並告飢。信是老天真戲我,無人來買扇頭詩。」最後唐伯虎獨坐草堂,留下這樣的日記。他到死也沒把園子賣掉,死在那裡。沒錢買墳地,就葬在那裡。

凄凄復凄凄,何愁茅屋妻

讀到這裡,或許對那些如今或者說是暫時買不起房的同仁,心中略感安慰,原來唐伯虎等一代名流也不過如此,吾芸芸眾生何苦望樓興嘆矣,我們不期盼廣廈千萬間,只期待一所住上妻兒老小的毛坯房就足矣。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