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學保健之育兒1古人養子十法父母必知

中醫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叫「不治已病治未病」,養生保健的地位應該是在治病之上的。養孩子如果遵循一定的方法和原則,「其子易養也」,這不就是做父母的最大的心愿嗎?

一要背暖:中醫認為背部為諸陽經所行之處,風寒之氣易從背俞穴進入人體而導致生病。因此小兒背部一定要及時添加衣物,尤其在夜晚睡覺之時。

肺腧在後背,受涼之後特別容易引起小兒咳、嗽、喘、嘔,故宜溫暖。

二要肚暖:肚腹為人體脾胃(消化吸收器官)所在之處,中醫理論有:溫則行,寒則凝的觀點。因溫暖則脾胃運化正常,寒則脾胃運話停滯失常,則會出現腹痛,厭食,嘔吐,腹瀉等癥狀。

肚無熱肚,就是多熱的肚子都不算熱。胃為水谷之海。冷則物不腐化,《黃帝內經》說:胃熱則消谷,所以要肚暖。

Advertisements

三要足暖:中醫認為寒從足下起,因此足部要保持溫暖,如果足部受涼常會引起感冒發熱等疾病。

經云:足是陽明胃經之所主也,俗曰寒從下起,此之謂也。

四要頭涼:中醫認為頭為六條陽經聚集之處,陽氣比較旺盛,所以頭部不宜戴太多的衣物。但需要注意一點的是頭部雖不宜太溫,但要注意避風,因為頭部是人體最高處,俗話說高處不勝寒,在人體也同樣是這樣,頭部是最容易著涼受風的地方。因此在外出和在家休息時要避開風口,不可當風直吹。

俗曰:頭無涼頭。故頭宜涼。

五要心胸涼:心胸部血液循環旺盛,故睡覺時不宜蓋太多衣物。

心胸如果熱,輕則口乾舌燥,腮紅面赤,重則啼叫驚掣,所以心胸宜涼。

六要勿令見非常之物:因為小兒生長發育還不夠完善,神氣未定,易受外界驚嚇而引起抽搐。

Advertisements

小兒忽見非常之物,或見未識之人,或雞鳴犬吠,或見牛馬等獸,或嬉戲驚觸,或聞大聲,因而作搐者,緣心氣乘虛,則精神中散故也。常用補心溫氣葯治之,如用鎮心法,水銀、牛黃、硃砂、金、銀、腦子等葯,則成慢驚風搐。如腹脹足冷者,難治也。

這一點要特別拿出來說明一下,小兒的多發病中,驚嚇絕對是一個重要的、卻經常被忽略的因素。而在中醫領域,從古至今都非常重視這一點,因為中醫強調「恐傷腎」。今天的世界,產生驚嚇的因素比古代多出何止十倍,很多人喜歡用新奇玩具嚇唬孩子,往往孩子哇哇大哭,大人哈哈大笑。遊樂設施也是這樣,我們認為好玩的,孩子未必喜歡,甚至會討厭、恐懼。

七者脾胃要溫:因小兒脾胃喜溫而惡寒,在患兒用藥時要多用溫性的葯,少用寒涼的藥物。

經云:脾為黃婆,胃為金翁,主養五臟六腑。若脾胃全固,則津液通行,氣血流轉,使表裡沖和,一身康健。

八者兒啼未定,勿使飲乳:小兒哭鬧時,常有空氣吸入腹內,此時吃奶常會引起腹脹嘔逆等不適。因此最好在小兒安靜時吃奶。

嘔奶糞青色,緣兒在胎之時,其母取冷過度。冷氣入於胎胞之中,兒生之後,因悲啼未定,便與乳奶,與冷氣蘊搐於腹內,久而不散,傷兒脾胃。輕則嘔奶,糞青,重則腹脹肚鳴,氣逆涎潮,以致難愈,

九者勿服輕粉、硃砂:輕粉、硃砂有下痰涎鎮靜安神的作用,但其性寒冷,易傷身體。

這是古人去胎毒的方法,現在基本不用了。

十者一周之內宜少洗浴:指小兒出生的第一周,不宜多次洗浴,中醫認為新生兒如草木之新芽,未經寒暑嬌嫩軟弱,故不可頻頻洗浴,恐溫熱之氣鬱蒸不散。

濕熱熏蒸,致使邪氣內陷,或者腠理開泄,風寒直入,都可能給孩子帶來健康方面的嚴重隱患。

再送兒歌一段:

若要小兒安, 須受三分飢與寒;

一把蔬菜一把豆,一個雞蛋一點肉;

魚生火,肉生痰,蘿蔔白菜保平安;

少喝飲料多喝水,煎炸熏烤傷脾胃;

缺鋅缺鐵兒常見,調料脾胃是優先;

食宜清淡食速緩,食后稍動保健康。

天然葯,副效少,抗生素,勿濫用;

有病沒病吃小葯,正當病時失療效。

春捂秋凍應變化,穿衣五法要記牢:

背暖肚暖足要暖,頭和心胸卻須涼。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