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

特別策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

編者按: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本期特別策劃既有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新特徵的認識,也有對其核心理念範疇的闡釋,還有對承載優秀傳統的文藝形式的評介,力圖為全面、深入了解中國優秀文化的當代價值提供多方面參照。

徐興無:中國文化的自新傳統

一般認為,中國文化有尊古、師古、好古的傳統,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尚書》開頭便說:「曰若稽古。」漢代經學家鄭玄註解道:「稽古為同天。」《逸周書·周祝解》說:「天為古,地為久。」所以,在中國文化中,古,不僅有時間的內涵,代表過去;還有空間的內涵,代表自然。過去和自然似乎構成了事物的根源和依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解釋「古」字說:「古者,故也。」

Advertisements

高華平:爭鳴 互補 整合

「子學」,即諸子學,是我國傳統學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子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子學」,特指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眾多學者和思想流派自由爭鳴的學術;廣義的「子學」則兼指我國古代包括先秦諸子學和傳統的經、史、子、集四部中《子部》之學在內的學術。可以說,先秦的諸子學是我國古代「子學」的基礎,而傳統的《子部》之學則是先秦諸子學的發展、延續和演變形態。

劉后濱:因革損益——中國制度文化的內在精神

制度一詞的含義存在著許多種解釋,本文取其治國理政基本原則與規定之狹義。中國傳統制度文化,是諸子百家思想在政治社會層面彙集與融合的產物,是儒家、道家、法家等主要思想流派融合的結晶。

陳洪:「忠恕之道」的思想內涵與現實價值

Advertisements

作為終生的行為準則,孔子標舉出「恕」為首選,其重視程度不言而喻。

任增霞:「天人合一」思想及其文學演繹

在中國傳統觀念中,「天人合一」當可視為其中最核心的文化理念之一,且與整個華夏文明的發展歷程相伴隨。早在西周時期,我國古人即已展開 「天」、「人」關係之思考,以迄明清時期,代有關注與闡發。我國古代的「天人合一」觀有別於西方主客二分的哲學體系,可以說是自具獨特傳統的東方式智慧。

喻民軍:儒、釋、道的交流與融合

從春秋後期到戰國的300餘年間,是我國思想史的黃金階段,諸子百家競相登場,精神文明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以影響而論,前有儒墨並稱「顯學」,後有儒道相異互補。但毋庸諱言,正如「性與天道,夫子罕言」、「子不語怪力亂神」所表現的那樣,總體而論,我們本土的思想文化系統中,對於「彼岸」的思考與探索是相對薄弱的。東漢明帝開始,佛教傳入中土,至南北朝漸次興盛。從思想文化的角度看,與儒家、道家/道教形成了鼎足之勢。而隨著佛教的本土化、隨著佛學被士大夫接受,本土文化的短板逐漸得到了補強。

黃德寬:漢字與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數千年來,漢字不僅客觀記錄傳承了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且作為世界上唯一還在使用的古典文字,它自身也是一個內涵深厚的文化符號系統。漢字形音義系統保存和傳遞著極其豐富的未曾變異的原初文化信息,通過準確揭示和科學闡釋這種文化信息,可以直接導入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把握中華歷史文化的精髓。

戴紫:中華琴文化源遠流長

中國是世界上音樂文明發源最早的國家之一。自商周以來,華夏音樂三千餘年的發展史上,出現了品類繁多、表現力強大的百餘種樂器。先秦時期見於文獻記載的樂器就有六七十種,包括打擊樂器的鐘、磬、鼓、鈴等,吹奏樂器的排簫、管、塤、笙等,彈弦樂器的琴、瑟、箏、篪等。漢以後陸續傳入的外來樂器,則有箜篌、琵琶、篳篥、羯鼓、銅鈸、羌笛、嗩吶、揚琴等,並不斷和中原文化融匯,演變成今天獨具中國特色的民族樂器。其中,弓弦類的胡琴衍生成一個樂器家族,包括二胡、四胡、板胡、京胡、墜胡、粵胡等,成為各地民間戲曲音樂的主要伴奏樂器。

齊俠書:圍棋——說不盡的黑白世界

作為一種智力運動,圍棋自古至今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從表面看,圍棋形式上卻是最簡單的。它不像國際象棋有皇帝、皇后以及「堡壘」、「騎兵」、「教士」,中國象棋有「車」、「馬」、「炮」等身份、功能不同的棋子。圍棋的棋子只是以黑白顏色區分而已。可是,表面的簡單卻因其規則而蘊藏著極為繁複的變化與深刻的內涵。

運營人員: 唐駿 MX002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