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胃潰瘍到胃癌,要多少年?

胃潰瘍是消化系統常見疾病,其典型表現為飢餓不適、飽脹噯氣、泛酸或餐后定時的慢性中上腹疼痛,嚴重時可有黑便與嘔血。比較明顯的病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服用非甾體消炎藥(NSAID)以及胃酸分泌過多;另外還可以由遺傳因素和情緒波動、過度勞累、飲食失調、吸煙、酗酒等因素引起。

胃潰瘍發生哪些變化會轉換成胃癌,主要有哪些表現

1.出現固定的包塊

一部分胃潰瘍病人在其心窩部可摸到包塊、質硬、表面不光滑,而且包塊迅速增大,按壓疼痛。隨包塊的增大,嘔吐也隨之加重,此種情況大都是發生了惡變。

2.無法解釋的黑便

一般黑便可見於進食大量豬、羊、雞等動物血之後,也見於服某種藥物之後。如果潰瘍病人出現了無法解釋的黑便,或者化驗大便持續有血,需特別注意,應進一步查清,這往往是惡變的先兆癥狀。

Advertisements

3.疼痛性質的改變

潰瘍病的特點是規律性疼痛。胃潰瘍為飽餐痛,疼痛在飯後半小時至2小時出現,至下次進餐前疼痛已消失。十二指腸潰瘍是飢餓痛亦稱空腹痛,疼痛多在飯後3~4小時出現,持續至下一次進餐前,進食后疼痛可減輕或完全消失,有的病人可出現夜間痛。如果潰瘍發生在距十二指腸相近的胃幽門部,則疼痛節律性與十二指腸潰瘍相同。一旦胃潰瘍疼痛性質發生了改變成為持續性疼痛或者有所減輕,此時應警惕癌變的可能,應及早去醫院檢查。

4.明顯消瘦

凡年齡在40歲以上的胃潰瘍病人,短期內有食慾減退、厭肉食、噁心、嘔吐、吐隔宿食或暗紅色食物、營養狀態不佳、明顯消瘦、疲乏無力等癥狀,且藥物治療效果變差,這可能是惡變的信號。

經久不愈的慢性胃潰瘍是否會癌變目前尚有爭議,但動物實驗證明,潰瘍周圍的粘膜上皮在反覆炎性刺激和修復過程中,再生上皮易受致癌因素的作用而發生癌變。研究表明,潰瘍癌變的發生部位以胃潰瘍最好發的胃角為中心的小彎側最多見,發病高峯在40—50歲左右,據統計,胃潰瘍的癌變率為5%左右。所以說,癌變是部分潰瘍病的合併症之一,有胃潰瘍的病人需警惕潰瘍惡變。出現上述胃癌癥狀就是胃潰瘍轉換為胃癌的特徵,患者要引起重視,及時去醫院進行治療。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