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失誤導致了蜀國最先滅亡?

有些人把蜀國最先滅亡的根源的大鍋丟給了諸葛亮,說諸葛亮沒有培養好人才沒有利用好人才,人才要這麼容易培養這麼容易利用還打什麼?諸葛亮又不會克隆,培養自己利用自己好了,所以這無疑是最好笑的,這鍋非要給誰的話,那第一人選非劉備不可。本來最有希望打敗魏國的一次劉備浪費了,被仇恨蒙蔽了雙眼一意孤行非要兵向吳國,結果被陸遜的一把大火氣死了,群龍無首怎麼玩?當然,我要是劉備也會打吳國,為兄弟報仇這是註定的,然而難以避免驕兵必敗。劉備是不擅長打戰這是三國公認的,但是劉備適合當首領,因為他會拉攏人心,有著一雙慧眼和對賢才的渴望的心。劉備高估了關羽,劉備認為關羽實力高超守荊州是最好人選,而且關羽是他的手足,這麼重要的地方給別人守他或多或少信不過。但關羽有多少實力諸葛亮其實是知道的,離開時的幾番叮囑透露著很多意思,更多的是不放心,不穩妥,很害怕出事但必須離開而且兵力有限沒有辦法。

Advertisements

所以說,蜀國的滅亡和劉備自身的弱點是分不開的,那就是不會打戰。其二,就是蜀國的人才遠不比魏國多,諸葛亮死後蜀國再也沒有了卓越的軍師,無論蜀國的大將謀士如何傳奇數量還是不夠。三國感覺更像二個國家的戰鬥,吳國大部分時間是中立的,態度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是三個國家中最沒有希望統一的一個,但這種保守往往使它不會成為第一個被滅的國家,蜀國和魏國一旦誰不行了那肯定要被滅的。

這裡有必要說的一點是劉備伐吳不只是為了報仇,他更想奪回荊州,劉備怎麼也是讀過書的,有自己的想法,但他看不起吳國導致了他的兵敗。章武二年八月,劉備在東征奪回荊州的途中被打敗,撤退至永安,章武三年劉備病重,召諸葛亮與李嚴一起託付後事,劉備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夠安頓國家,終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可以輔助,便輔助他;如果他沒有才幹,你可以自行取度。」諸葛亮涕泣地說:「臣必定竭盡股肱的力量,報效忠貞的節氣,直到死為止!」劉備又要劉禪視諸葛亮為父。劉備這招還是很高明的,假如你是諸葛亮也會感動的,劉備說:「我死了以後啊斗就是你兒子了,他無能你可以看著辦。」這一句話無疑已經把最大的權利交到了諸葛亮手裡,但這句話還是劉備的老套路,諸葛亮北伐多次糧草不足這肯定是有原因的,是糧草不足還是啊斗不夠信任還有待考究。

Advertisements

劉備說諸葛亮是曹丕的十倍終成大事我是不同意的,曹丕是啊斗的十倍還差不多,當然我沒有說啊斗笨的意思,只是劉備看輕吳國又看輕曹丕實是不對。我們不能把諸葛亮當神看,三國有才華的人多得是,不好說誰是最厲害的,諸葛亮只是那幾個最厲害的軍師中的一個,要是神的話司馬懿都殺不死的用什麼形容才好?諸葛亮北伐更多的是一種無奈啊,不要懷疑諸葛亮的忠誠,諸葛亮把生命丟在了北伐之路上這就已經足夠了,他是最想幫劉備完成心愿統一大陸的人,但離成功看似很近實則差了很遠,諸葛亮六次用兵,出祁山只有兩次;第四次還是魏軍主動進攻,蜀軍防守。

建興六年,諸葛亮率大軍攻祁山。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關中震響。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郃率領步騎幾萬人前往街亭大破馬謖,諸葛亮乃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第一次北伐就失敗了,第一次也是北伐中機會最大的一次,失敗了再難成功。至於第二次,諸葛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司馬懿,漢軍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於是司馬懿退還保營的說法三國志中是沒有的。就算是真的也沒什麼用,而且司馬懿心態是比諸葛亮好,司馬懿曾向蜀漢使者詢問諸葛亮的睡眠、飲食和辦事多少,不打聽軍事情況,使者答道:「諸葛公早起晚睡,凡是二十杖以 上的責罰,都親自披閱;所吃的飯食不到幾升。」司馬懿告訴人說:「諸葛孔明進食少而事務煩,他還能活多久呢!」司馬懿一心求穩,心想著和諸葛亮拚命數不硬拼智慧,反正諸葛亮遠道而來肯定是比較急的,北伐幾次都因糧草不足而告終,以至於諸葛亮想靠在魏國用屯田戰術打敗司馬懿,奈何氣數已盡,病逝五丈原。兵者,遠道而來的一方肯定是非常吃虧的。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