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九)得罪人的晁錯

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七國之亂爆發。慌了陣腳的漢景帝聽從了袁盎的建議,殺了力主削藩的晁錯。晁錯是穿著上朝的衣服被腰斬的。

上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

晁錯畢竟是漢景帝的老師以及他最為倚重的大臣,我們有理由相信漢景帝殺晁錯是被迫的。於是晁錯穿著上朝的衣服被殺似乎就可以被理解為漢景帝對自己老師的最後一點心意。然而歷史並沒有這麼美好,在《史記吳王濞列傳》和班固的《漢書》中都指出,晁錯是被騙到刑場的。大概,奉旨殺晁錯的中尉陳嘉並沒有告訴晁錯自己是來殺他的,而晁錯也以為這是要去開會,於是就換上了朝服,結果他下車的時候發現並不是皇宮而是刑場,晁錯就這樣穿著朝服被腰斬了。

晁錯

只可惜殺晁錯並沒有什麼效果,被漢景帝派去出使叛軍的袁盎更是被吳王劉濞扣了起來。劉濞也不藏著掖著了,他知道袁盎身為皇帝的使臣,按照禮數自己肯定要跪拜,乾脆就放出話來:「我已經是東帝了,還需要跪拜誰呢?」就把袁盎給扣下了。

Advertisements

我已為東帝,尚何誰拜?

晁錯的死,在當時就有人給他鳴不平。晁錯死了以後,有個出使吳軍的名叫鄧公的人回來向漢景帝彙報。漢景帝就問鄧公說他都把晁錯給殺了,吳軍是不是該退了?鄧公一聽就說人劉濞準備謀反都準備了幾十年了,本來就不是沖著晁錯來的,你殺了晁錯人家也不會退兵。相反,人家晁錯是一心一意為了你們劉家的江山考慮,這個諸侯王不削肯定是威脅中央集權的嘛。這麼一個大忠臣你給殺了,以後誰還會給你出主意?漢景帝一聽也後悔了,但是事已至此無可挽回。不過我們前文也說過了,漢景帝殺了晁錯后並沒有給他的家人什麼補償。

殺晁錯是袁盎出的主意,袁盎也因此背了很大的罵名。但是把殺晁錯的責任都推給袁盎其實也是有失公允的。因為一方面袁盎之所以向漢景帝建議殺晁錯完全是因為晁錯想趁著這個機會先把袁盎幹掉,他們倆是死對頭。另一方面,袁盎之前就因為晁錯得勢后收拾他罷官了,只是一個庶民而已。而正式打報告要求處決晁錯的,則是朝中的一班重臣,分別是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這三個人的官職,換算到今天,大約就分別是政府總理、首都衛戍司令兼公安部長、司法部長兼最高法院院長。這三個人的分量可見一般,他們基本上就可以代表當時的朝臣了。晁錯把大臣們得罪了個遍,而他又是個忠臣,不禁令人想起屈原,感覺晁錯也頗有一種「眾人皆濁我獨清」的感覺。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Advertisements

我們來看看反對晁錯的都是些什麼人。陶青與陳嘉的記載不詳,而張歐則有記載。他管司法,但凡發現案子有疑點,就一定要退回去重審。如果實在是證據確鑿罪無可赦,那他就會流著眼淚向犯人宣讀判決書,送他們上路。這樣一個仁愛的人都反對晁錯,恐怕晁錯自己也有點問題了。

不光是張歐,袁盎也是個非常正直的大臣。他在吳國當丞相的時候,一個手下跟他的一個侍女私通,被袁盎知道了,袁盎假裝自己不知道。後來那個手下得知后,嚇得逃走,袁盎又把他追回來,並且成全了二人。前面我們提到袁盎被劉濞扣留,看守他的軍官恰好就是這個手下,於是袁盎才得以逃脫。如此宅心仁厚的一個人,難道會是小人嗎?並且,袁盎在朝廷和江湖上都享有崇高的聲望,前文提到過的名臣張釋之就是他舉薦的,而後來武帝時期最耿直的大臣汲黯也非常仰慕他。在江湖上,袁盎則被大俠季心仰慕。

而比起袁盎的備受仰慕,晁錯差得很了。我們看到這麼多正直的大臣都看不慣他,景帝時期的第一位丞相申屠嘉甚至因為沒能殺了晁錯而被活活氣死了。申屠嘉是何等人呢?是西漢開國功臣的最後一梯隊,為人也是剛正不阿。曾經有一次袁盎去找他,他說要是有公事去辦公室說,有私事那我不聽。結果這麼正直的一個人,也恨透了晁錯。那麼為什麼晁錯這麼不討好呢?最重要的就是他的脾氣,「峭直刻深」,也就是嚴厲剛直苛刻心狠。這麼個脾氣,也就難怪人們不喜歡他了,某種意義上,也註定了他的悲劇命運。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