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師講述:給自己、父母、領導人的啟示

現在我們迴轉來,歸到《大學》本題,有關前面所說「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五個「修身」的心理問題,使我們拖延了一段時間,好像愈說離題愈遠。其實,原本《大學》的本身,是有它一貫的次序,在論說道理方面,一層一層的轉進而已。但它始終沒離開《大學》開頭所講「知」的學問,和「止於至善」「止」的修養實踐效用。因此,他接著便說出最重要的結論:

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這是說,一般人儘管疼愛自己的家人和兒女,但必須明白在疼愛好的同時,還要了解他有反面的壞處和惡習慣。換言之,當你討厭自己的家人和兒女,同時,也要切實了解他有美好的一面。不可以單憑自己私心的愛好或厭惡,就全盤偏向。但是,人,是很可憐可悲的,往往只憑自己的主觀成見,就否定了一切。因為人是最難反觀自己,最難反省自己的。所以曾子便很感嘆地說,人能不被自己主觀成見所蒙蔽的,舉目天下,實在是很少見啊!但他並非說是絕對沒有,實在是太少了而已。因此,他又引用當時民間老百姓的俗話說:一般的人們,都不知道自己的子女有潛伏的惡性習氣,正如不知道自己種的稻穀植物的苗芽,天天成長得多大多好啊!

當然,曾子所引用的,是春秋戰國時代的俗語,所以便自己註明是「諺曰」,「諺」就是土俗言語的意思。如果我們也引用後世農村的土話來說,例如:「兒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前句便有類似的意思,不過說得更淋漓痛快。但曾子是大儒,他不會引用這樣不雅緻的活。我本來就是老粗,也來自田間,所以便「肆無忌憚」地亂用。

曾子所引用諺語的第二句「莫知其苗之碩」,很有意思,如果你是在農村長大便會知道。老農友們,每天還沒見亮就起身,走到自己地里轉一圈,看看自己種的稻穀麥子,老是那麼高,沒有長大,很著急。但偶然回頭,四面一看,別人種的,好漂亮,長得又快,看來實在很泄氣。其實,別人看他的,也是一樣的感覺。為什麼呢?因為天天在眼前看,就看不清楚究竟了。所以,凡事要冷眼旁觀才清楚。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看人也是同樣的道理。又有一句土話說:「丈母看女婿,越看越有趣」,是嗎?這是因為丈母娘「愛屋及烏」,愛自己女兒「所親愛而辟焉」的影響啊!

再進一層來講,《大學》在這裡所講的五個「修身、齊家」的方向,必須要明白,並不是對現代小兩口子的「小家庭」來說,這是針對古代宗法社會所形成的「大家庭」「大家族」來說。換言之,這裡所說的「修身、齊家」之道,由小擴大,也就是對國家領導人的王侯將相所講的領導學問和修養。如果照現代來說,凡是政府或政黨社團;工商業的公司、會社等的領導主管,要講什麼治理或管理之學的,便首先須要了解自己的修身問題。

我們須知道所謂的「家」,是由一個人和另一個異性的密切結合,共同組成物質生活和精神生命的具體象徵。由一男一女變成夫婦的關係,必然就會有了子女,再變而成為父母。有父母子女,當然會有兄弟姊妹的形成。正如孔子在《易經·序卦》下篇所說: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錯,是相互交錯的意思)。夫婦之道,不可以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卦名)。

但從社會學的另一觀點來說,人都是社會的成員。而人需要生活,生活必須要人與人之間的互利互助,因此就形成了人群合作的社會。而把「家」的關係,不當作社會的基本成員。「家」只是整個社會成員的個人私有關係而已。由於這種理念。而發展成為社會公有、共存、共享的目的。這種思想的理念,雖然是「陳義甚高」,而在以人為中心的世界,基本上,始終不能解脫以「家」為中心的作用。因為人是有情慾,也有理智的,畢竟不同於無心無知的礦物植物,也不同於一般動物,可以完全機械式地加以限制管理。因此在人的社會中,始終存在著以「家」為主體的結構。但這個結構,在哲學的邏輯上,也只是一個具體的象徵而已。可是由於有這個具體的象徵,「家」與「家」的連合集成,便形成為一個社會。換言之,「家」是社會的基本單位,由「家」的擴大為社會,社會便是一個「大家庭」。「家」與社會的再擴大結合,就形成為一個更大的結合體,那就是所謂的「國家」。由此可以了解,無論是舊學或新知,說過來,說過去,說來說去「歪理千條,正理一條」。看來,我們傳統文化中的《易經·序卦》所說,依然是千古常新,仍然不能外於此理此說。

明白了原本《大學》所說「家」的觀念,是「大家庭」、「大家族」的「家」之內涵,它跟西方後期文化所說的社會,是有相同的性質。同時,需要了解《大學》所說的「修身齊家」之道,可說是指示我們對於家庭和社會團體,乃至政府、政黨、公司等等的領導哲學的認識,和領導人的學問修養的標的。

例如一個人,處在社會領導的地位,不管所領導的人有兩個或多個,乃至成千上萬,他所負擔的責任,就是這個社會的大家長的任務,又略有不同於自己血緣所屬家庭的關係。因為所領導的人來自四面八方,每個人的出身背景、家庭教養、文化教育程度,甚至宗教信仰等等,都各不相同。尤其如我們大中華的民族,因為有幾千年文化的各種薰習,更為複雜。我還住在美國的時候,常常對華僑社會中的同胞說:我們的民族習性,兩個人在一起,就會有三派意見。而且正如我們自己的批評,「內鬥內行,外斗外行」,這真是最可恥、最要命的惡習。所以我們上古傳統的文化,早就教導我們做一個領導人的三大任務,就是要「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並「如臨父母」「如保赤子」。必須要求自己學養的成就,可以作這個社會的長官(老闆)。也可以作這個社會的父母親人。更重要的是,也可以作這個社會的大導師。同時,對於所領導的社會成員,要有耐心的教育他、教養他,就像父母或保姆對待孩子一樣。

當然,如果是在負責教育的崗位上,也必須要有做學生的領導、父母、保姆一樣的修養學識和心情才對。不是只做一個「經師」,傳授知識。必須要同時是一個「人師」,有形無形教導一個學生或部下,怎樣做一個人。當然,假如能教導出一個學生,最後成為「完人」或「真人」,那就可說已對得起自己的一生,是為「聖人師」或「天人師」了!

我們了解了前面所說這樣一個大原則以後,便可知道面對任何一個猶如「大家庭」的社會團體,和我們所接觸的左右、上下、前後,任何一個人,彼此之間,隨時隨地,都很容易產生「親愛而辟焉。賤惡而辟焉。畏敬而辟焉。哀矜而辟焉。敖惰而辟焉」的情形。如果我們要在歷史上列舉這一類相關的故事,甚至從現代社會上的個案來說明,那就需用現代的電視、電腦來演出,可以夠半生或一生來工作了。

——恭錄自《原本大學微言》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