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大似不肖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我自己喜歡這樣斷句,和別人不太一樣。

「大」,在古哲中是個專用名詞,是對「道」的一個特性描述。在前文中有:

「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見小曰明」、「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Advertisements

「大國者下流」、「小國寡民」。

而春秋時期專攻於辯學的名家,對「大」、「小」的解釋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儒家《大學》中的三鋼八目,八目里: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稱之為外學;

「正心、誠意、格物、致知」,稱之為內學。

實際上「內學」就是「為小」,「外學」就是「為大」。(後世儒家又把經學作為大學,緯學作為小學)。

在佛學中,同樣有大乘、小乘之分,是把「為大」之學叫做大乘,「為小」之學叫做小乘。

三教之所以能夠包容互通,就是源於他們共同具備的這個「內、外一致」的「小」、「大」之分。因為「內、外」也好,「小、大」也好,還有一個中間狀態,叫做「中」。有了「中」,就變成了三分。

三分之法,實際上是「我」、「大」、「小」三個分別,從外往內排序,就是:

Advertisements

「大」、「我」、「小」。

其小無內,我進不去,其大無外,我出不去,執守中道,只此一途,所以叫「法自然」,原本就是這樣。

但是套圈圈,必須要套成一個同心圓,如果搞得跟個五環旗一樣錯開來,那就錯了。

這個同心圓的同心,便是「其小無內」的那個「無」,也就是絕對虛空,是一個不存在的存在,也叫悖點。

不存在的存在是不可能去論證的,只能實證。你自己去看,看到了算看不到了也沒辦法,這就是內學的重要性。

內學都是唯心的,「見小曰明」。內學才算真正的修養,唯物主義是沒有修養可言的,他打一開始就把自己劃到外邊去了,所以現在世風日下是情理之中。

因為究竟處內外本無二致,理論上只從外學下手,也能做到「見大而明」,但是這是一種虛妄,因為「大」之為「大」,太過廣大了,「見大而明」除非把「界」定死,但是同樣,如果能把「界」定死,本身也在「見小曰明」之後了,那個叫「遍證」,是「見大而證」,不是「見大而明」。

「師道傳承」的作用,就是由「師」來幫「弟子」把「界」定死的一種方便之法。「界」定死以後,此界之道便能稱之為「大」了,這個過程叫「師傅領進門」。

或者有人驚訝:「界」定下來以後,「界」外的怎麼辦?沒有「界」外的那一部分,「界」內的「道」還是「道」么?還能「大」么?一塊蛋糕切一刀,就是兩塊蛋糕,任意切下來的一小塊,它都是蛋糕,放心好了

以「道祖」為師,道祖所說的「我道」,便是「師道」,相對於「大道」來講,「師道」無論如何都述之不盡的所以說「似不肖」。但是也正是因為它「大」這個特性,所以無法做到巨細,反之,如果作為弟子的我們,覺得已經巨細無遺了,或者去追求一個巨細無遺,那很可能是自己在欺騙自己。

同樣,正因為「師道」一定要「合於道」,所以不同於技術層面的教學,「道」層面的教學,要求為師者必須「見小曰明」之後,才能從事,這就是道家古訓:「大成真人方可授徒」的本意。

宋明理學的成就,就在於朱子最後的「集大成」。他把「道學」給標準化了,就是推行了一個標準化教育,也就讓那些私塾先生,不管有沒有修行,照本宣科也照樣可以傳道授徒,所以把儒家極大的發揚光大了。儒家真正的輝煌,是在宋后逐漸形成的。

儒家的這種輝煌,普及了基本教育,在不斷的帶動佛、道的輝煌,三教都是受益者。

整個華夏文明最輝煌的成就都是宋朝以後,包括宋朝。這樣說可能很多人會拿「弱宋」說事,那是因為我們眼裡只有「勝人者有力」這種直筒子想法而已,其實當時的遼、金、西夏,漢化都很嚴重,這些邊夷,最後連民族都被消融殆盡了,我們推行過「種族滅絕」政策嗎?

化民何須用刀?

圖片來自於網路。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