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分析模型彙編

SWOT 模型是一種常用的戰略規劃分析方法,代表分析企業的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s)。

適用場景:競品分析,評估產品機會

PESTEL 模型是用來分析宏觀環境的有效工具,包括 6 大因素:政治、經濟、社會、技術、環境和法律。

•適用場景:競品分析,評估產品機會,戰略分析

出自《用戶體驗要素: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設計》,雖然原書介紹的是網站設計,但同樣適用於移動產品。用戶體驗要素模型可以幫助我們梳理產品從 0 到 1 的 5 個階段工作,也可以利用這 5 個方面對競品進行分析。

適用場景:競品分析,產品設計描述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行為科學的理論之一,由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提出。該理論將人類需求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通俗理解:假如一個人同時缺乏食物、安全、愛和尊重,通常對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強烈的,其它需要則顯得不那麼重要。只有當人從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來時,才可能出現更高級的、社會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

適用場景:需求挖掘

天主教教義中的七種罪過,揭示了人類原始的本能慾望,分別是傲慢、妒忌、暴怒、懶惰、貪婪、淫慾和貪食。

適用場景:需求挖掘

KANO 模型

日本教授狩野紀昭 (Noriaki Kano) 構建出的 kano 模型。將影響用戶滿意度的因素劃分為五個類型,包括:

魅力因素:用戶意想不到的,如果不提供此需求,用戶滿意度不會降低,但當提供此需求,用戶滿意度會有很大提升;

期望因素(一維因素):當提供此需求,用戶滿意度會提升,當不提供此需求,用戶滿意度會降低;

必備因素:當優化此需求,用戶滿意度不會提升,當不提供此需求,用戶滿意度會大幅降低;

無差異因素:無論提供或不提供此需求,用戶滿意度都不會有改變,用戶根本不在意;

反向因素:用戶根本都沒有此需求,提供後用戶滿意度反而會下降;

四象限法進行 KANO 分析

適用場景:需求評估

Fogg 行為模型

為了讓用戶的某個行為發生,產品需要具備三個特性:行為動機、執行能力和觸發機制。

為了讓一個行為發生,用戶首先需要足夠的動機和激勵,然後得有執行動作的能力。用戶具有充分的動機和足夠的能力來執行的話,當觸發機制出現的時候,操作就會自然而然地出現。這個簡單的模型被成為 Fogg 行為模型。

適用場景:產品設計,交互設計,用戶體驗設計

漏斗模型

簡單來說,漏斗模型就是通過產品每一個設計步驟的數據反饋得出產品的運行情況,然後通過各階段的具體分析改善產品的設計,提升產品的用戶體驗。

適用場景:運營分析,用戶體驗優化

SMART

Smart 原則最早是由管理學大師 Peter Drucker 提出,這個方法不但有利於員工更加明確高效地工作,而且可以讓上級更好的去考核手下的員工,這個原則大部分也適用於對自己目標的要求。

目標必須是具體明確的(Specific):所謂具體明確就是要用具體的語言清楚地說明要達成的行為標準。明確的目標幾乎是所有成功團隊的一致特點。很多團隊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因為目標定的模稜兩可,或沒有將目標有效的傳達給相關成員。

目標必須是可以衡量的 (Measureable):目標是明確的,應該有一組明確的數據,作為衡量是否達成目標的依據。

目標必須是可以達到的 (Attainable):目標是要能夠被執行人所接受的,如果上司利用一些行政手段,利用權利性的影響力一廂情願地把自己所制定的目標強壓給下屬,下屬典型的反映是一種心理和行為上的抗拒。

目標必須和其它目標有相關性(Relevement):目標的相關性是指實現此目標與其他目標的關聯情況。如果實現了這個目標,但對其他的目標完全不相關,或者相關度很低,那這個目標即使被達到了,意義也不是很大。

目標必須具有明確的截止期限(Time-based):目標特性的時限性就是指目標是有時間限制的。沒有時間限制的目標沒有辦法考核,或帶來考核的不公。適用場景:項目管理,目標管理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