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豆皮、熱乾麵,青山百年特產小吃也入選「非遺」,遠銷東南亞

聞名長江中下游的傳統糕點青山麻烘糕,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它既有米烘糕香、松、脆、爽的特點,又有雲片糕甜潤易溶的風味。青山麻烘糕選料講究,製作精細,主要原料都選定產地,以應山縣的糯米、咸寧市的桂花、黃梅縣的黑芝麻和上等綿白糖精製而成。吃起來香、甜、松、脆、爽口。2006年,青山麻烘糕與老通城豆皮、武漢煨湯、蔡林記熱乾麵、武漢面窩等13項「傳統手工技藝」同時入選為武漢市「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傳麻烘糕最早出現在清朝末年,當時在清朝皇室供職的各地翰林,每年春節后,按照慣例都將本地的土特產帶至京城,互相饋贈品嘗。由於麻烘糕用料考究,色香味形俱佳,倍受翰林和皇室達官貴人的青睞。

至於當時的麻烘糕由何人何時製作,無從稽考。辛亥革命以後,這種兼生產和銷售於一體的麻烘糕廠店,在青山至黃石沿江一帶競相出現。當時,青山鎮就有蔣利記、萬星恆、薛合仁、張義茂、張朗如、合記等六七家廠店生產經營麻烘糕。蔣利記最早,萬星恆最大。因蔣利記和萬星恆都抽大煙,到抗戰前這兩家店鋪相繼倒閉。1938年,日本入侵武漢后,漢口「五路財神」合資開辦了生產麻烘糕的福興作坊,便由張朗如掌管經營。抗戰勝利后,張朗如以三萬塊銀元買下了福星作坊,改名為鴻興雜貨店,后易名為鴻興食品廠。1949年5月武漢解放,在人民政府的關懷下,鴻興食品廠發展壯大,麻烘糕通過香港銷往東南亞國家。至此,麻烘糕成為名揚國內外的湖北特產之一。

Advertisements

(編輯 熊婉怡)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