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殺人無數為什麼能成仙?

世人都知道做神仙好,卻總被紅塵所困惑,就好像很多人給興揚說過,想入道修行,可惜上有老下有小,等所有事情結束了,再入道修行,又能享受紅塵生活,又可以修道成仙,熊掌與魚兼得,豈不妙哉?

那怎麼成神仙呢?是不是當了道士就可以成仙呢?

其實是不對的,不當道士一樣可以成仙,當了道士不一定能夠成仙。

我們梳理下道教的神仙體系,黃帝、九天玄女、堯舜禹、姜子牙、老子、莊子、列子、張道陵、張仲景、陶弘景、華佗、諸葛亮、關羽、孫思邈、岳飛、王重陽等等,會發現其中職業道士極少,大殿上供奉的神仙大部分在人世間的時候甚至連道教徒都算不上,同時其中沒有皇帝成仙。

黃帝因為開創了華夏文明,沒敲過一天木魚沒念過一天經,他那個時候,連甲骨文都還沒有,字還要倉頡來造,成了神仙。

Advertisements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連跟自己媳婦敘話的時間都沒有,更沒時間做道場行法事了,成了神仙。

老子僅僅留下五千字的道德經,沒有讓其他人跪拜他,沒有人讓其他人迷信他,沒有說不信我者下地獄,強調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成了道祖。

張仲景治病救人,直到宋元之際,才有了全真教,向來他肯定不是住觀道士,成了醫聖。

關羽刀下亡魂無數,沒有吃齋念佛,一樣被佛道尊崇,縱橫佛道、黑白兩界,威風無二。

呂洞賓是個書生,沒有記錄他的道籍,沒有他作為道士的直接證據,現在,我們全真教卻承繼他的道脈,鍾呂門下,玄門正宗。

那為什麼道教徒會尊崇他們為神仙,會心甘情願跪拜在他們神像前,稱頌他們的寶誥,宣揚他們的功德呢?

是不是因為道教徒強拉硬扯,看誰順眼就拉誰做神仙呢?別人不是道教徒,憑什麼說人家是你們的神仙呢?

Advertisements

道教把開端定義為黃帝問道廣成子,也就是說在我們文明的初始階段,文化基因已經鐫刻在血脈中,然後,以道教的形式表達出來。

絕大部分人都不是顯性的道教徒,大部分中國人都會知道老天爺的概念,在道教的體現,就是玉皇大帝。

文明的前行之路,隨著時間不斷積累,獨有的神仙崇拜體系,就是道教把文明中的積極面或者遺漏的美德梳理起來,比如呂岩非高官名將,不見於正史,卻口耳相傳成為神仙。

時至今日,道教保留了華夏民族的衣冠、服飾,我們大部分人衣冠、服飾變了,但是,道教沒有變,用顯性的方式,演繹我們對文明的尊重。

道教的積極意義在於,把我們不該忘記的人或者美德傳承下去,把世人忽視的事物傳遞下去,把歷史遺忘的角落補齊。

於是,堯舜禹、姜子牙、張仲景、陶弘景、華佗、諸葛亮、關羽、岳飛這些都可以被供奉在道教的殿堂里,金身前,繚繞人間的香火。

道教認為修仙可成,那麼肉體死亡后,靈魂如何存在呢?

當一個人肉體死亡后,靈魂是否存在,在於他留下的痕迹,越多人念想他,越多人知曉他的存在,他靈魂存在的時間越長。中國人的宗族觀念非常強,當家裡沒有後代的時候,就叫沒了香火。

香火是延續先祖靈魂存在的一種方式,當後人還在念想,當牌位前還有人點蠟,靈魂就一直延續存在,當斷了香火,慢慢泯滅在了三界,靈魂真正消亡。

道教傳承的神仙信仰,是在承繼了種族觀念,又高於種族觀念的認同方式,我們自認為是炎黃子孫,只要我們還存在,血脈還在延續,黃帝的榮光就沒有人可以阻擋,哪怕黃帝有錯誤有缺點,成神之後,他的缺點都會被消除,優點被放大,不斷神化,靈魂永生。

最徹底的滅絕是文化滅絕,如同哪怕現在有瑪雅人的後裔存在,他們遺忘了自己的語言、神靈、文化,他們的神靈已經斷了香火,就已經死了,脫離了不滅的狀態。

道教正是因為要這樣的傳承,不斷延續文明,才需要將神仙信仰提煉出來,以自己的方式,延續文明的存在。黃帝的功德、老子的言、關羽的勇猛、岳飛的忠義,道教來源於華夏文明,彰顯的就是華夏文明中這些特質,成仙與財富、權勢無關,更多在於人心的考驗。

哪怕不是道教徒,當做到自己該做的,能夠詮釋大道,能夠有大功德,就會被道教徒尊崇為神仙,因為從宏觀角度來說,道教肩負著用這樣方式傳承的使命,肩負著用神仙信仰來進行身份認同的使命,哪怕不是道教徒,絕大部分中國人都有成仙的夢,哪怕道教式微,能夠將這個夢傳承下去,就足夠了。

讓世人願意成為黃帝、堯舜禹、老子、關羽、孫思邈、岳飛這樣的人,而不是成為紂王、秦檜、汪精衛那樣的人,就是道教存在的意義了,沒必要每個人都成為道教徒,傳承道就夠了。

之所以皇帝不封神,比如劉備不成神,關羽成神,唐太宗不成神,孫思邈成神,宋徽宗不成神,岳飛成神,是因為皇帝已為人主,作為天子已享受各自王朝的榮華和香火,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即為人君莫為尊神,夏之後,家天下,便為定例。

當然,成為神仙的路途從來沒有停止過,不要以為明代之後除了張三丰沒人成神,我們來看一下道教的太歲神,今年的太歲神是管仲大將軍,你們沒聽錯,就是齊相管仲先生,他主管今年的運勢。

咱們隨便再找個,癸未太歲魏仁大將軍:

明代時降生在華州(今陝西省華縣),幼年勤奮學習,永樂元年科考中舉人,第二年又中進士,出任訓導。魏仁的老師,由於被離婚的前妻誣告,因此被關在監獄之中。魏仁於是袒露胸脯,還用箭貫穿自己的耳朵,抱著老師的兒子,潛伏在道路旁邊,等候皇帝的車駕。皇帝來到時,魏仁就拿著鳴冤的奏章,在路邊叩頭。皇帝的鸞駕騎虎賁害怕驚動皇室車乘,就舉起弓來射他。魏仁不肯離開。旄頭又拿戟叉刺傷魏仁的胸部,魏仁還是不退。魏仁悲哀地哭泣,懇切地請求,感動了皇帝,終於為老師昭雪了恥辱。

這樣大家就明白了吧?魏仁是明代的神仙,生前甚至聲名不顯,但是,民眾記住了他,把他列入太歲神中,或許他做的事情,對於封侯拜相來說,差了太遠,但是,對於民眾,他詮釋了民眾認可的道義,得以封神。

當能夠詮釋大道,被世人所敬仰,得以靈魂不滅,就可以封神做仙,同時,封神之路從來沒有封閉,向所有人開啟,當然,這個路上考驗很多,不僅僅在現世中考驗,還要在人心中考驗三五百年。

當然,這些神仙在人間的時候目的不是為了成仙,而是因為演繹了他們生命的精彩,才成為神仙

神仙不是躲在山溝里討個清靜煉個丹道就成為神仙的,要是那樣,兔子老鼠最先成仙。要成神仙,要在紅塵中打磨一個玲瓏剔透的心,否則,哪怕長壽萬年,與烏龜有什麼區別?

吃飯是為了活著,活著不是為了吃飯。從來沒有想過成仙的人,做好自己的人可能成仙了,為了成仙而成仙的人,往往進入迷途。

道士真的不一定成仙,比如各地城隍廟供奉的都是為國為民的好官,他們生前也沒有當過道士,但是不妨礙他們成仙做神。

道士更多的責任不應該是僅僅為了自己成仙,而是把祖師爺的事迹和榮光傳承下去,讓道統不絕,讓神仙信仰能夠與華夏文明一起延續下去。

求道,然後得道,成仙是得道的表現,是對得道的褒獎,就如同有了愛情,結婚生娃很簡單。生娃是愛情的結晶,成仙是詮釋大道的象徵,但是不能忽略了這個因果先後順序。

得道成仙,還沒得道,就想成仙,是多麼可笑。僅僅為了成仙而入道,就如同為了生娃而尋找愛情一樣可笑。當然,如果你想生了娃,再有愛情,這事還是有可能的,只不過可能性極小。

對於神仙的概念,道教內部人士愛說,神就是神,仙就是仙,但是對於世人來說,神仙信仰是個整體概念。

世人對道教神仙信仰多有誤解,我們應該有條例的梳理神仙觀念,讓人有初步了解,否則,對神仙信仰都理解不了,怎麼理解道教呢?

神仙概念說起來是一體的,但是也難區分,在一定意義上,神就是神,仙就是仙,但是在信仰裡面,神仙分不開。

比如說,呂祖,是神還是仙呢?

興揚覺得,呂祖是一體兩面,仙是他逍遙自在、遊戲紅塵又超脫紅塵的一面,神是他慈悲度化、弘道傳法的一面。我們跪拜的,還是他神性的一面,成仙只是個人的超脫,成神才值得我們去跪拜敬仰

道士接受十方供養,是讓更多人了解文化、更多人建立正確的神仙信仰,崇尚美好,摒棄醜惡,玄門法術神通,更多的是讓世人初窺道門而用,不是成仙之路,不是登天雲梯。

無玄不入道,太多時候,需要玄學作為叩門磚,需要祖師爺的感應和指引我們俗人修行;入道莫為玄,既然入了道門,就稱念神恩,恭心弘道,不能時時刻刻想著自己成仙。

有的道士口口聲聲清靜無為要修仙,不問紅塵崇尚無為,在某些方面,他們才是最貪婪的人,連自己積極面對紅塵的勇氣都沒有,還妄想成仙,妄想與天地同壽,簡直是笑話。

祖師爺教誨我們:道士,諷經演教是也,而不是奉道成仙,我們更重要的是傳承。成仙不成仙,由得世人,由得歷史,我們做的更多的是滅掉心中的痴念和貪慾,傳承文化,演繹道義。

不是道教徒,演繹大道,一樣是神仙,道士,不一定能夠成仙。

做真正的自己,哪怕不做供奉在殿堂里的神仙,一定要做自己世界中的神仙,共勉,同修。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