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經典婦科病證葯對集錦

導 語

婦科病是女人的一大天敵,有些女性朋友長時間飽受婦科疾病的困擾,不僅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更是影響著工作與生活。那麼中醫是如何治療婦科病的呢?國醫大師朱良春精心總結婦科病證葯對,熱愛中醫的您趕快收藏起來吧!

1.仙靈脾、紫石英

【用量】仙靈脾15g,紫石英30g。

【功效】補腎助陽,暖宮調經。

【主治】①陽虛宮寒之痛經、閉經、不孕。②沖任不固之崩漏、胞宮虛寒之帶下清稀。

【按語】仙靈脾補腎壯陽,強固沖任,紫石英溫腎益肝暖宮,合用共奏補腎助陽、暖宮調經之功。若再配用鹿銜草,'則補虛益腎、活血調經的功效更佳。

2.仙靈脾、露蜂房

【用量】仙靈脾15g,露蜂房10g。

【功效】補腎調經,溫陽除痹。

【主治】①沖任不調,形盛氣虛之月經不調、經事淋瀝、怯寒乏力者。②精氣清冷不育、陽痿遺精、宮寒不孕者。③陽虛風濕痹痛者。

【按語】治陽虛風濕痹痛,伍入熟地、仙茅和鹿銜草效好。

3.路路通、馬鞭草

【用量】路路通15g,馬鞭草20g。

【功效】通經,散瘀,行水。

【主治】閉經、輸卵管阻塞或積水、乳癰腫痛、肝硬化腹水等。

【按語】路路通性善通利,可用於氣血水滯,經絡郁阻之證。馬鞭草活血通經,利水消腫,清熱解毒,與路路通相伍,可治療上述諸病證。

4.魚腥草、土茯苓

【用量】魚腥草、土茯苓各30g。

【功效】清熱,利濕,解毒。

【主治】濕熱帶下。

【按語】濕熱帶下主要表現帶下發黃,有腥臭味。魚腥草清熱解毒,土茯苓利濕解毒,兩者配伍,為治濕熱帶下之要葯。若帶下穢臭異常者,可加墓頭回12g。

5.蜂房、鹿角霜、小茴香

【用量】蜂房10g,鹿角霜12g,小茴香6g。

【功效】溫煦腎陽,升固奇經。

【主治】帶下清稀如水,綿綿如注。

【按語】帶下清稀,乃腎氣不足,累及奇經,帶脈失束,任脈不固,濕濁下注所致。若用利濕泄濁之品,僅能治標,而溫煦腎陽,升固奇經,才是治本之法。蜂房溫煦腎陽,鹿角霜、小茴香升固奇經,正是的對之葯,故治清稀帶下效果頗好。

6.白朮、白芍、黃芩

【用量】白朮、白芍各10g,黃芩6g。

【功效】清肝健脾,安和胎元。

【主治】胎動不安。

【按語】白朮健脾安胎,白芍柔肝疏肝,黃芩清熱安胎,三葯相伍,可治肝火擾胎、肝脾不和之先兆流產和習慣性流產。

7.杜仲、續斷、菟絲子

【用量】杜仲10g,續斷6g,菟絲子10g。

【功效】補益肝腎,固養沖任。

【主治】肝腎不足、沖任不固之胎動、胎漏、腹痛而墜者。

【按語】杜仲與續斷合治胎動,宋代嚴用和《濟生方》和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均有載,兩葯加配菟絲子,固胎效果明顯加強。

8.黃芪、菟絲子

【用量】黃芪20g,菟絲子10g。

【功效】補氣益腎,固系胎元。

【主治】肝腎虧虛之習慣性流產或先兆流產。

【按語】妊娠先期用之,可以預防流產。

9.紅藤、白頭翁

【用量】紅藤30g,白頭翁20g。

【功效】清熱解毒,化瘀散結。

【主治】慢性盆腔炎、痢疾、潰瘍性結腸炎屬熱毒郁滯者。

【按語】紅藤清熱解毒,活血通經,消癰散結;白頭翁清熱解毒,善治熱毒下痢。故兩葯合用,治療熱毒蘊結之慢性盆腔炎、痢疾和潰瘍性結腸炎效果較好。

10.淫羊藿、知母

【用量】淫羊藿15g,知母10g。

【功效】溫腎陽,清虛熱。

【主治】更年期綜合征。

【按語】知母清虛熱,淫羊藿溫腎陽,兩者合用治療更年期綜合征,可燮理陰陽,消除疲勞,改善烘熱、汗出、心煩等症。兩葯同仙茅、當歸、巴戟天、黃柏配伍為二仙湯,治療婦女更年期高血壓有效。

11.淮小麥、甘草、大棗

【用量】淮小麥30~60g,炙甘草10g,大棗30g。

【功效】益養心氣,除煩安神。

【主治】臟躁。

【按語】《金匱要略》甘麥大棗湯即用淮小麥配合炙甘草、大棗益氣潤燥,寧神除煩,主治「婦人臟躁,悲傷欲哭,像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現今臨床若見心神煩亂,夜寐不實,多夢紛紜者,俱可以此方隨證加味,多收殊效。

12.黃葯子、劉寄奴

【用量】黃葯子12g,劉寄奴30g。

【功效】化瘀祛痰,解毒散結。

【主治】卵巢囊腫。

【按語】用黃葯子、劉寄奴治療卵巢囊腫,伍以紅藤、夏枯草、澤漆則效果更好。黃葯子對肝臟有一定損害,故用量不宜過大。若久服出現黃疸,停葯后可自行消退。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國醫大師朱良春治療疑難危急重症經驗集》(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方邦江,周爽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中醫出版推薦發表。圖片來源於網路。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如有內容合作,請後台留言。(歡迎廣大讀者原創投稿!)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