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發展中的各種關鍵期

關鍵期,即為敏感期

關鍵期也稱敏感期,是指兒童對環境中的某種特定刺激特別敏感的時期。這個時期相對於其它時期更容易學習某種知識和行為,心理過程的某個方面發展最為迅速。如果在這個時期缺少適當的環境刺激,這種行為便不會再產生。

幼兒發展中的各種關鍵期

1.口腔敏感期(0——1歲)

主要表現:抓住什麼都放到嘴裡又啃又咬,口水流老長,無論是硬的軟的都用口嘗遍,感覺什麼都很好吃。

意義:通過對不同物品的口唇接觸,寶寶能夠儘快了解自己的小嘴巴有哪些功能,甚至有多大的容量,在這個過程中促進口腔功能的發育,並通過口與外部的世界建立聯繫,用力所能及的方式來了解自己所處的世界。

2.手的敏感期(0——2歲)

主要表現:急切的用手感受事物,見方的就捏,見圓的就按,見到線就拽,抓捏床欄、用手指摳、甚至打人、抓飯、抓一切到手的軟東西、用食指拇指捏起餅乾等,經歷「手抓——三指抓——兩指抓」的過程。

Advertisements

意義:兒童通過手的探索來協調大腦與身體間的關係,發現外在的世界並構建屬於自己的內在世界,是兒童發育過程中最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認知過程。

3.語言敏感期(0——6歲)

主要表現:嬰兒開始注視大人說話的嘴形,併發出牙牙學語聲時,就開始了他的語言敏感期。語言發展的關鍵期主要表現為三個階段:8-10個月齡是嬰兒理解語言意義的關鍵時期;1歲半左右是嬰兒口語發展的關鍵時期;5歲半左右,是幼兒掌握漢語語法、理解抽象辭彙以及綜合語言能力開始形成的關鍵時期。

意義:語言能力影響孩子的表達能力,父母應經常和孩子說話、講故事,或多用「反問」的方式,加強孩子的表達能力,為日後的人際關係奠定良好基礎。

4.秩序敏感期(2——4歲)

Advertisements

主要表現:在這一時期,幼兒對事物的秩序有強烈的需求,並逐步獲得和發展起對物體擺放的空間或生活起居習慣的時間順序的適應性,即秩序感。幼兒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現在對順序性、生活習慣、所有物的要求上。

意義:這個時期,程序和秩序給兒童以安全感。秩序成習慣,習慣成自然,自然成人格,這一切來自童年。

5.感官敏感期(0——6歲)

主要表現:孩予從出生起,就會借著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等感官來熟悉環境、了解事物。3歲前,孩子透過潛意識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圍事物;3~6歲則更能具體的透過感官分析、判斷環境里的事物。

意義:感知是寶寶所有認知活動的開端,人們接收信息就是靠感知覺進行的。感知能力發展的越充分,記憶儲存的知識經驗就越豐富,思維和想象發展的空間和潛力也就越大。

6.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1.5——4歲)

主要表現:寶寶會突然對一些細小的東西產生興趣,比如土裡的小昆蟲、衣服上的細小圖案、地上的煙頭等,比如捏起一片掉落的葉子不停地往花盆裡插,或是擺弄著花手絹怎麼看也不煩。

意義:這個時期是培養幼兒觀察力的最佳時期。一旦觀察成為了一種習慣,我們會發現,孩子的所有能力都會日新月異。

7.動作敏感期(1——3歲)

主要表現:動作發展主要包括兩大領域:大動作和精細動作。大動作主要指身體運動比如走路等,精細動作主要指手的動作。身體運動的敏感期是1~2歲,此時期可訓練寶寶多多走路;手的動作敏感期是1.5歲~3歲,動作訓練主要是手的抓、握、捏、提等。

意義:培養寶寶的運動能力,這對寶寶日後的發育來說非常重要。

8.完美敏感期(2.5——4歲)

主要表現:這個時期的寶寶會非常在意周圍的事物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審美要求,是不是完整沒有缺陷,如果不是便會哭鬧,或是奮力將之恢復成自己心目中的模樣。

意義:追求完美是孩子的天性,對完美事物及規範事物的感覺應該留存下來。只有這樣,幼兒心中才會有標準,才會追求事物的完美、和諧、規則。

9.物權意識的敏感期(2歲多)

主要表現:兩歲多的孩子進入物權意識的敏感期,常常說「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麼東西都不肯和別人分享,甚至媽媽也要不到他手裡的東西。

意義:其實這一敏感期的幼兒是在進行物權歸屬的練習,通過對物品歸屬權的確認,來認知他與物品的關係。我們應該理解這個階段孩子的行為,而不是亂貼標籤。

10.社會規範敏感期(2.5——6歲)

主要表現:兩歲半的孩予逐漸脫離以自我為中心,而對結交朋友、群體活動有明顯傾向。

意義:這時期,父母應與孩子建立明確的生活規範、日常禮節,使其日後能遵守社會規範,擁有自律的生活。

11.閱讀敏感期(4.5——5.5歲)

主要表現:在繪本閱讀活動中很多幼兒表現出對文字的濃厚興趣,對閱讀活動特別喜愛,並有積極的閱讀態度。

意義:孩子的書寫與閱讀能力雖然較遲,但如果孩子在語言、感官、肢體動作等敏感期內得到了充足的學習,其書寫、閱讀能力便會自然產生。此時,父母可多選擇讀物,布置一個書香的居家環境,培養孩子愛讀書的好習慣。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