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是「中庸」?

我們經常用來互相勉勵的做人之道,是「中庸」。言行不要偏激,態度力求溫和,這樣可以促成人際關係的和諧發展。但是,中庸也可能變成表面的客套,以致失去一份真誠的心意,或者為了息事寧人,以致不再堅持原則,然後逐漸成為「鄉愿」。而鄉愿正好是孔子所厭惡的,他甚至說:「鄉愿,德之賊也。」

因此,關於怎麼做才算是「中庸」,值得稍加分辨,事實上,朱熹所編的《四書》,包含《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裡面就有名為《中庸》的,既然如此,我們最好從這本書著手,根據原典資料,進行初步的探討。

《中庸》一書共有三十三章。半小時就可以仔細讀完一遍。我們可以由其內容依序看到三個重點,就是:一,中庸;二,君子之道;三,誠。第一至十一章所談的以「中庸」為主,第十二章以後「中庸」一詞只出現一次。第十二章開始,多次談及「君子之道」,事實上,「君子」一詞在這本小書中,前前後後共出現三十五次。然後,第十六章到二十六章,「誠」成為主導觀念。其它的部分,涉及個人修身,先王治國平天下的原理,以及天人相應的神奇效果等。

Advertisements

「中庸」一詞在《論語》曾經出現,就是孔子說的:「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意思是把中庸當成最高的德行,但老百姓早已長期不明白這個道理了。現在,誰不希望從《中庸》一書,得知其中的道理呢?

就字面來說,「中」是中間,「庸」是平常。對任何事情的態度,能採取居中或適中的立場,並且又能合乎平常的要求,就是中庸。換言之,「中庸」的第一個意思是,不要「過與不及」,亦即恰到好處。程頤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所把握的接近此意。

接著,「中」由中間引申為一個人內在的心意,「庸」由平常引申為恆常。內在的心意表現為「仁」,恆常的要求必須靠「勇」,而連繫仁與勇的,正是「智」。這三者合稱「三達德」,亦即助人走上正途的「方法」。中庸原為名詞,所以有「擇乎中庸」與「依乎中庸」的語句。但是它本身也是「方法」,配合《中庸》對「人之道」的界說,亦即「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Advertisements

於是,我們看到「中庸」的第三義,亦即可以代表書名與至高德行的意義。「中庸」即是「用中」,譬如舜:「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說得清楚一些,「中」是指人心對善的要求(亦即是「仁」),「用」是指「擇而固執之」。人心所要求的「善」,就是五達道(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之交)而言,因為善是「人與人之間適當的關係之實現」。再就「用」做為「擇而固執之」來分析。「擇」所需要的是「智」,「固執」所需要的是「勇」,而前面所謂的「中」(人心對善的要求),則是「仁」。合之正是三達德。

因此,《中庸》會強調「誠之者,人之道」,「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中庸」即是人之道,也就是「擇善固執」。把握了這四個字,才會進而宣稱:君子之中庸,表現為「時中」,亦即「隨時以處中」,這要靠「智仁勇」兼備。小人之反中庸,就論於「無忌憚」。一個人只要放棄」擇善固執「四字」,不就是「肆無忌憚」了嗎?

正由於擇善固執是出於一個人的「誠之」,合乎為人之道,所以可說「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在此,「盡其性」即是指擇善固執到達極點。既然如此,則「人之性」顯然應該是「向善」的。《中庸》說:「率性之謂道」,意思是順著向善的本性走去,即是「人之道」,也正是擇善固執。《中庸》在前面十一章之後,很少再提到「中庸」一詞,轉而多談「誠」與「君子之道」,其故亦在於此。

---
傳統文化那些事兒:微信排名第一的文化類自媒體公眾號,每天和你趣聊文化歷史、中醫養生等傳統文化知識,偶爾也會噴點「重口味」內容,歡迎關注!

微信號:chuantongwh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