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佛教中的菩薩

菩薩在漢地可謂人盡皆知,有很堅實的民眾基礎。作為信仰符號,甚至可以說超過了佛陀。在寺廟裡,觀音菩薩的香火要遠盛於其他神像。多數在家的佛教徒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難或感動之際,也會虔誠地祈禱: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但完全相反的是,在南傳佛教的國度里卻幾乎沒有「菩薩」一說,無論是三藏著述,還是僧侶的修行,包括普通信眾的認知里,都只會提及到佛陀和阿羅漢。那是否南傳根本沒有菩薩道呢?

眾所周知,南傳對北傳的許多經典持保留態度,而在他們承認的經典中,只有少數關於菩薩的言說,主要收錄於巴利語三藏《經藏·小部》中的《本生經》《佛種姓經》《所行藏經》及其批註中。這些經典無一例外都是有關佛陀過去世修行菩薩道的本生故事,和少量關於未來佛——彌勒菩薩的敘事。再無其他菩薩。

Advertisements

與北傳一樣,南傳同樣認為菩薩要遠勝於阿羅漢,因為那是成佛的根本。但既然如此,為什麼南傳卻以阿羅漢為修行的最終目標,而不是菩薩呢?難道他們不想成佛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他們在菩薩的定義中。

南傳認為,成為菩薩的因緣條件,極為苛刻,並非人人具足。首先,必須要經過佛的授記。佛只會為滿足以下八點的人授記:

一、是人

二、是男人

三、巴拉密已經圓滿至足以使他在那一生證得阿羅漢果

四、遇到一尊活著的佛陀

五、是一位相信業力的隱士(佛教以外的出家人)或是一位佛教的比庫

六、具備四禪八定與五神通

七、有不惜犧牲自己生命修巴拉密的非凡精進力

八、善欲足夠強大至令他發願成佛

佛陀自己為例。釋迦牟尼在難以計數的過去世,曾名為須彌陀時,是個很富有的婆羅門男子。父母早逝之後,他頓覺人生的苦和無常,於是散盡了家財,離家去山中獨自修行,過著隱士的生活。他無比精進,沒有一刻的放逸,很快就成就了四禪八定和五神通,可以說證得阿羅漢果是遲早的、一定的事。於是他每天都在享受禪悅和遊戲神通中度過,不知不覺過去了好多年。

Advertisements

有一天,他正在天上飛行,發現城裡比平時忙碌許多,飛下去一問,原來是世上已經有了燃燈佛,大家正在準備修路和裝飾來迎接燃燈佛和他的弟子們。以須彌陀的智慧,是完全能夠覺察到聖人的降世,住胎、成道的,但他對世俗已經太久沒有興趣,所以錯過了。

僅是聽到佛陀二字,須彌陀就立刻感覺到從未有過的大愉悅,甚至想在燃燈佛和弟子們進城時,用身體充當鋪路的石頭,而且也這麼做了,對於他來說,能供養佛陀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等他見到燃燈佛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見到天神人類環繞的志高禮敬后,他在心裡暗暗發誓,自己將來也要成佛。

此誓願一發,燃燈佛就知道時機已成熟,在場無數的天、人、鬼已經其他眾生中,有一位具備成為菩薩的所有條件。於是在須彌陀獻花時,為他正式授記:

一、 諸比庫,你們看這勤修善行的修行者,須彌陀隱士。他將在四阿僧祗與十萬大劫之後,在眾梵天、天神與人當中,出現為佛。

二、 在成佛的邊緣,須彌陀將會出家,捨棄了非常令人愉快的迦毘羅衛城。之後他投入禪修和實行極度的苦行。

三、 在一棵阿闍波羅榕樹下,他接受了乳飯的供養,再走去尼連禪河。

四、 在將要成佛時,他在河邊吃了乳飯。然後在天神整理好的道路上,走向菩提樹。

五、 來到證悟地點的菩提樹下,他順時針向它繞轉,從南走向西,從西走向北,再從北走向東。他將成為圓滿正覺者、無人可匹比、善名遠播。坐菩提樹下,他將證得徹知四聖諦之觀智。

六、 這尊佛的母親名為摩耶夫人;他的父親是凈飯王。這尊佛則名為喬答摩。

七、 他的一對上首弟子是拘利多(目犍連)和優婆低沙(舍利弗)。已經無漏、無貪、心平靜與定力極深。一位名叫阿難陀(Ananda)的比庫將是佛陀的侍者。

八、 訶摩長老尼與蓮華色長老尼,兩者皆已無漏者、心靜且定,將是一對上首女弟子。阿剎陀榕樹將是這尊佛的菩提樹;他即在此樹下證得佛果。

九、 吉達和阿多羅婆各將是佛陀的首席俗家男弟子。同樣地,優多羅和難陀母將是佛陀的首席女弟子。

就這樣,須彌陀開啟了他的菩薩之路,在經過四阿僧祗與十萬大劫后成佛,也就是後來我們熟知的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不會多一分,也不可能會少一分的時間長河裡,須彌陀將在每一世都毫不懈怠地用十種方法修菩薩道,直到全部圓滿。

1、布施巴拉密 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願意捨棄所擁有的身外物,甚至自己的肢體或生命來幫助他人的善思。

2、持戒巴拉密 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的身善行和語善行。

3、出離巴拉密 是在明了欲樂與生命界的不圓滿之後所生起的捨棄欲界之心。

4、智慧巴拉密 是毫無錯誤地透視諸法之共相與特相的心所。

5、精進巴拉密 是為眾生之福利而付出的身與心的努力。

6、忍耐巴拉密 是忍受他人對己所犯之錯的忍耐力。

7、真實巴拉密 是只說誠實不欺的真實語言。

8、決意巴拉密 是對利益眾生之善行毫不動搖的決心。

9、慈巴拉密 是為眾生之福利與快樂所做的祝願與奉獻。

10、舍巴拉密 是對所有好與惡之法捨棄愛與恨,採取平等和無分別的態度。

而在修菩薩道的時候,菩薩多在人道,因為只有人道最適合實行十種巴拉密。這與北傳的說法如出一轍。但因為修十種巴拉密的緣故,福德太深厚,菩薩又經常會生於只有樂沒有苦的天道,在這種情況下,菩薩會選擇決意死,很快結束自己天道的生命。

因此,南傳認為,菩薩在成道前其實就是普通凡眾,一樣有無數煩惱,為衣食奔波,不記得自己的前生後世,承受自己的因果。當然,作為修行者的時候可能例外。唯一不同的是,菩薩在這無數的輪迴中,受慈心和願力的影響,時時刻刻踐行著菩薩道,直至十波羅蜜圓滿。據佛經所記,佛陀在修布施巴拉蜜的時候,光是布施自己的頭,堆起來就有一座山那麼高;布施自己的血,匯聚起來就是汪洋大海。

想想看,我們身邊有幾個人具備這樣無畏的布施之心?戰爭年代多一些,和平社會裡就很少了,大家都很珍惜自己的身體。

因此,南傳認為,真正能行菩薩道的人,可以說無數世才出那麼一兩個。既本身具備阿羅漢的資質,有修有證,也要有非凡的捨身取義的精神,還要足夠的善欲誓願成佛,最後要能遇佛出世為之授記。這些苛刻的條件聚合在一起,就相當於大浪淘沙。

換句話說,即便是一位大修行者,發下宏大的誓願要成佛,也不能成為菩薩。因為他的善欲和行舍的精神,並不足以支撐他至少在四阿僧祇和十萬大劫的時間裡,穩固而堅定地行菩薩道。就算滿足所有條件,也需要佛的授記。

在這一點上,南傳顯得十分理智。以阿羅漢為目標,在修證上首先達到標準,然後通過智慧去善欲和行舍,待佛降世獲得授記后,再以菩薩道圓滿十波羅蜜,既而成佛。

北傳則調整了一下順序,誓願在前,圓滿波羅蜜和修證同行,直達佛道。

根本上來說其實沒什麼差別,畢竟目標一致,至於行法對錯,只能交給因果了。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