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永久性解決嗔心的問題?

如是心所貪,能助嗔火蔓,

慮火燒德屋,應疾厭棄彼。

通過前面的比喻,我們知道心中所貪的事物,能夠幫助嗔恨火焰的蔓延。「慮火燒德屋」,害怕這個大火燒毀我們的功德房屋的緣故,「應疾厭棄彼」,那麼對於能夠幫助嗔火蔓延的貪執,就應該儘快地拋棄。

我們再看頌詞的意義。這裡講到「心所貪」和「嗔火蔓」,是說貪心和嗔心存在著聯繫。為什麼我們在滅嗔的同時,要去斷貪呢?就像前面的比喻所講,著火的時候,我們一方面要滅火,另一方面要除掉助火蔓延的易燃物。所以,我們在止嗔過程當中,嗔心生起來了,我們首先要除嗔,除嗔就相當於滅火。然後,要把易著火的東西扔出去,相當於我們在修持止嗔的過程當中,也要想方設法,把能夠使嗔火蔓延的貪執予以拋棄。

Advertisements

這裡主要講的是斷嗔,但是真正的意義放在了除貪方面。除貪也是為了斷嗔。為什麼呢?因為貪慾和嗔恨之間,有一種特殊的關係。在世間當中,我們生嗔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的因素——貪執。比如說,有人來打我,身體受到了威脅,我就容易生嗔。為什麼我會生嗔呢?就是因為我對身體非常愛執,誰想要動它、傷害它,我就很容易因為要保護身體的緣故,對對方產生嗔恨心。

又如,我對名聲很在意,誰要誹謗、染污我的名聲,我就很容易對對方生嗔;我對我的家人、房屋、財產、妻子很貪執,誰要去傷害他們,我就對傷害者生嗔心;我對我的汽車很貪執,誰要把它刮劃了,我就馬上對傷害汽車的人生嗔心。有的時候,我對我的民族很貪執,誰要侮辱我民族的名聲,我就容易生嗔;或者我對我的國家和土地很貪執,那麼誰要動它,國家與國家之間就會爆發戰爭。

Advertisements

所有嗔心的生起,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導火索(或深層次的根源),就是貪慾。前面分析,如果有貪慾,就一定會引發嗔心,只不過看因緣具不具足而已。當然,有些時候是純粹的貪執,引發嗔恨的因緣不一定具足。但是,只要因緣會合,就很容易由貪而轉嗔。

我們反過來想,如果我們對這些東西沒有貪慾,那會怎麼樣?如果我對身體沒有貪執,那麼誰來傷害它,因為沒有貪執的緣故,我就不會對對方產生嗔心。打個世間的比喻,如同一個傻子不在乎身體,他對身體的執著不強,所以誰去侮辱他、打他,他也是笑呵呵的,沒有產生對方傷害了我的觀念。雖然這是一種愚痴的狀態,這個比喻和除嗔的實際情況不一樣,但這是說明,如果他對自己的身體不在乎的話,那麼任你怎麼樣去侮辱他,他都不會發脾氣。

當然,菩薩的心智是正常的,他通過修持斷掉了對身體的執著,你再怎麼樣打擊他的身體,他也不會因此而生嗔。佛陀、阿羅漢同樣如此。為什麼很多大菩薩在遇到別人用刀砍他的身體,節節支分的時候,還是如如不動?就是因為他斷掉了對身體的貪執。如果我對錢財沒有貪心,那麼誰把我的錢財拿走了,我也不會生嗔的;如果我對親友無貪,那麼誰去傷害他,我也不會生嗔的。通過這些例子可知,如果能有效息滅貪慾,就能如如不動地安忍。

貪心和嗔心之間的確有一種特殊聯繫,為了讓我們能夠更好地修持安忍,我們就應該厭棄所貪執的東西。所以,除了在生嗔的對境出現的時候要止嗔之外,還要想方設法地除貪。當我們遇到怨敵傷害或者侮辱的時候,其實會有這樣的情況:如果旁邊有人勸解,或者上師、上級、其他的親朋好友出面制止,有可能會把我們的怒火壓下去,自己也不想事態擴大,這個事就忍了。忍了之後,事情當然沒有進一步惡化,這樣的行為沒有什麼錯誤的地方。

但是,這裡要分析的是什麼呢?一兩次可以忍,但是如果內心貪執還存在的話,那麼嗔心再次爆發只是時間和因緣的問題。因為嗔心的根本還在,如果不把它去掉的話,一次兩次可以通過某種因緣安忍,但時間長了之後就可能爆發。世間中有一句成語叫忍無可忍,為什麼會出現忍無可忍的情況?原因就是嗔心可以壓制一次兩次,但是不能永遠壓下去,當壓不住的時候就爆發。因為沒有從根本上入手把貪執去掉,沒有把引發嗔恨心的源流斷掉,所以會出現忍無可忍的情況。如果我們通過修法,把生嗔的根源——貪執有效地控制了,就不會出現忍無可忍的情況,因為導致生嗔的直接因素已經斷掉了。沒有這個因素,那麼無論如何也不會生起嗔恨心。

「為斷嗔而除貪」是很重要的,在怒火發作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像滅火一樣去止嗔,但是在止嗔的同時,我們也要除貪。就像前面講的,如果根源不去掉,我們修安忍可能一兩次都成功,但是內心的貪執還在的話,總有一天會爆發。有些人的性格很好,忍耐力比較強,所以有些脾氣好的人,無論你怎樣對他,他也不會發火,但是他總有短處和軟肋,如果某一天某個因緣觸及到他最柔弱的地方時,他也會爆發的。性格再好的人如果貪慾心沒有斷除的話,還是有爆發的一天。

安忍的修行目標並不是幾年或者幾十年,而是要永久性解決嗔心的問題。因此,我們不能夠把著眼點放在遇到事情時怎樣去化解,而是要從根本上斷掉它,只有這樣才能夠解決問題。我們要清楚一個問題,就是要除貪。當然這裡沒有詳細講除貪的方法,只是說為斷嗔而除貪。

除貪的竅訣和教言,在整個佛法的修行道路上占的比例相當重。整個外加行的出離心之道,基本上都是除貪的修行方式。第八品靜慮裡面也有很多遣除貪執外財、內情的方法。小乘當中著重講斷貪,大乘當中著重講斷嗔。通過觀察所貪對象的無常、不凈、有漏等,以觀過患的方式來止貪,這方面的竅訣非常多。頌詞沒有對斷貪的方法進一步去分析觀察,只不過我們在斷嗔的時候,一定要了知:如果貪慾不除,想要從根本上斷嗔肯定有困難。所以在斷嗔的時候,除貪的意義就非常大。

——智誠堪布《入行論》輔導第83課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