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空氣污染事件

維多利亞時代,英國1/4的人的死因與空氣污染有關

  然而,空氣污染的惡果很快顯現了出來。1873年的大霧讓行人看不清道路,很多人甚至走進了泰晤士河中;1879年—1880年的冬天,即有3000人死於大霧。統計顯示,1840年—1900年的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有1/4的人死於因空氣污染引起或加劇的肺病。倫敦被形容成為「一座由沼澤、迷霧、煤煙與馬糞組成的城市」,獲得了「霧都」之名

霧都

比利時馬斯河谷煙霧事件

20世紀30年代,比利時發生了一起震驚世界的環境污染事件——馬斯河谷煙霧事件,這也是20世紀有記錄以來最早的一次大氣污染慘案。

  馬斯河谷是比利時境內馬斯河旁一段河谷地段,中部低洼,兩側百米高山對峙,河谷處於狹長的盆地之中。當時馬斯河谷地區是比利時一個重要的工業區,許多重型工廠分佈在這裡,包括煉焦、鍊鋼、電力、玻璃、硫酸、化肥等工廠。雖然該工業區為比利時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人們卻不會想到,一場從未見識的災難即將來臨。

Advertisements

  1930年12月1日到15日,整個比利時被大霧籠罩。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馬斯河谷上空出現了很強的逆溫層。通常,氣流上升越高,氣溫越低。但當氣候反常時,低層空氣溫度就會比高層空氣溫度還低,發生「氣溫逆轉」現象。這種現象使大氣中煙塵積存不散,造成大氣污染。在其作用下,馬斯河谷工業區內13個工廠排放的大量煙霧瀰漫在河谷上空無法擴散,有害氣體在大氣層中越積越多。3日這一天霧最大,加上工業區內人煙稠密,整個河谷地區的居民有幾千人生病。病人的癥狀表現為胸痛、咳嗽、呼吸困難等。一星期內就有60多人死亡,其中以原先患有心臟病和肺病的人死亡率最高。許多家畜也因類似病症大量死亡。

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洛杉磯的飛機製造和軍事工業迅速發展,很快成為美國第三大城市。隨著工業發展和人口劇增,20世紀40年代初,洛杉磯就已有汽車250萬輛,每天消耗汽油1600萬升。由於汽車漏油、汽油揮發、不完全燃燒和汽車尾氣,每天大量廢氣向城市上空排放。而這些廢氣,在5月至10月的強烈陽光作用下,常會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淡藍色光化學煙霧。這種煙霧中含有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劑,滯留市區久久不散。

Advertisements

  而且,地處太平洋沿岸的洛杉磯只有西面臨海,其他三面環山;再加上當地獨特氣候的作用,在洛杉磯上空形成強大的持久性的逆溫層。這種逆溫層使大氣污染物不能上升到越過山脈的高度。就這樣,洛杉磯的光化學煙霧因無法擴散,滯留在市區,從而毒化了空氣。尤其是1943年以來,每年5月至10月間,該市經常出現煙霧幾天不散的嚴重污染。許多居民出現眼睛痛、喉嚨痛以及不同程度的頭痛,此外還出現了家畜患病、農作物生長受影響等現象。

  在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學煙霧事件中,洛杉磯市65歲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1955年9月,由於大氣污染和高溫,短短兩天之內,65歲以上的老人又死亡400餘人,許多人出現眼睛痛、頭痛、呼吸困難等癥狀。直到20世紀70年代,洛杉磯市還被稱為「美國的煙霧城」。

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

日本東部海岸伊勢灣的一角有個四日市,原有人口25萬人,主要是紡織工人。由於四日市近海臨河,交通方便,又是京濱工業區的大門,日本壟斷資本看中了四日市是發展石油工業的好地方,在1955年利用戰前鹽濱地區舊海軍燃料廠舊址建成第一座煉油廠。到1958年以後,成了日本石油工業四分之一的重要臨海工業區。

  市內工業主體部分是鹽濱地區和午起地區的聯合企業。午起地區在四日市北部填海造地形成的工業區,建有電廠和午起聯合企業。在這三大石油聯合企業周圍,又擠滿了三菱油化等10多個大廠和100多中小企業。於是四日市成為噪音振耳、臭水橫流、烏煙瘴氣的公害嚴重城市。

  1955年以來,由於石油冶鍊和工業燃油(高硫重油)產生的廢氣,使整座城市終年黃煙瀰漫。1961年全市工廠粉塵、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達13萬噸。大氣中二氧化硫濃度超出標準5—6倍。在四日市上空500米厚度的煙霧中飄著多種有毒氣體和有毒鋁、錳、鈷等重金屬粉塵。重金屬微粒與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煙霧,使得市民哮喘病發作,1964年,連續三天煙霧不散,氣喘病患者開始死亡。1957年一些患者不堪忍受痛苦而自殺。1972年全市共確認哮喘病患者達817人,死亡10多人。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