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無小事:九成腸癌當成了痔瘡

直腸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發病率上升趨勢明顯,而且多數患者發現時已屬於中晚期。許多直腸癌患者被誤診誤治為痔瘡、便秘,導致病情延誤,所以大家應提高對肛腸病預防的重視程度,發現不適癥狀及時就診。建議40歲以上痔瘡患者,每年做一次肛腸檢查,避免直腸癌發生。

九成直腸癌初期被誤診為痔瘡

  家住寬甸,今年40歲的林女士近半年來,一直受到便秘的困擾。據她介紹,便秘的發生「好像就在一瞬間」——沒有任何徵兆突然開始便秘,之後又出現便血的癥狀。但由於生活忙碌,林女士沒有重視身體上的不適,也沒有去醫院進行正規檢查治療,直到第一醫院國際醫療部的義診醫療隊來到寬甸為百姓進行義診時,才前來諮詢診查。

  「醫生,我是不是得了痔瘡,最近一段時間總便血。而且這兩天排便的時候,感覺有東西脫出來,挺疼的。」林女士向醫生進行諮詢。經醫生對肛門周圍檢查,未發現明顯病變指征。但指檢偶然發現,林女士直腸下段有一處觸感質硬不光滑,加上她一直有便血的癥狀,懷疑直腸下段有其他病變,醫生建議林女士去正規醫院做進一步詳查。

Advertisements

  三天後,林女士來到國際醫療部肛腸疾病治療中心,肛腸專家高春清主任接診。經過詳細問診,林女士介紹自己的排便習慣突然改為便秘並伴隨便血,且是帶有黏液的膿血便,體重也降低不少。在為林女士進行指檢時,高春清主任發現,在直腸下段約7、8厘米處,一般很難觸及的地方,明顯有凹凸不平的腫塊。在做電子直腸乙狀結腸鏡檢查時,清晰發現直腸下段有明顯癌變,取病理檢測確診為直腸癌。

  「不少以為自己患的是痔瘡的患者,早期都喜歡從藥店買些外用藥膏自治,直到癥狀加重才就醫,到醫院一做直腸指檢,已是腸癌晚期。」肛腸專家高春清主任介紹,這也與「不把痔瘡當病」的錯誤觀念有關。

乙狀結腸鏡檢查圖顯示為直腸癌

直腸癌早發現早治療可治癒

Advertisements

  直腸癌初期之所以被誤診為痔瘡,一方面由於患者的自我誤診,另一方面醫生的問診經驗也最為關鍵。像林女士這樣本身患有直腸癌又並存外痔的患者,特別容易發生誤診。而且直腸癌早期發現是完全可能的,而早期直腸癌手術治療五年生存率達95%以上,直腸癌完全可防可治。所以肛腸病及時檢查,早期診斷,規範處理對患者至關重要。

排便習慣改變可能是腸癌先兆

  早期發現腸癌至關重要,如果發現大便習慣改變,偶有便血,伴有腹痛、消瘦、乏力,出現以上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避免誤以為痔瘡、慢性腸炎等疾病,貽誤最佳診治時機。一般說來,直腸指檢能發現80%以上直腸癌,電子直腸乙狀結腸鏡檢查幾乎能發現所有直腸癌,也是肛腸疾病檢查的首選方式,對於鑒別痔瘡出血和直腸癌出血非常有效,大大降低直腸癌漏檢率。

>>>>

相關鏈接:

  丹東市第一醫院國際醫療部,自2016年10月12日起作為丹東市總工會主辦的「情系職工 珍愛健康——萬名職工肛腸疾病篩查診治行動」活動的承辦單位,在近一年內,國際醫療部為存在肛腸疾病隱患的患者,提供了如肛門指檢、電子肛門鏡、電子直腸乙狀結腸鏡等專項檢查,通過公益篩查活動,提高居民的自我健康意識,樹立樂觀的生活態度,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同時讓患者及時認識到肛腸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重要性。

更多健康資訊歡迎關注「丹東市第一醫院國際部」官方號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