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崛起的黃金時代——匈奴帝國

人們對待歷史往往有種共同的傾向:常常會因為後來英雄的偉大,而忘記前人的貢獻。不知道這是否是一種遺傳的健忘。當人們提到牛頓的偉大時,卻記不起伽利略在物理學上的種種開創。當人們稱讚漢武帝的偉大時,卻記不起文帝、景帝在休養生息和抵抗匈奴方面的種種貢獻。同樣的,當我們想起匈奴的時候,往往會把最閃亮的桂冠放在冒頓單于的頭上,而遺忘了一個重要的人。他就是冒頓的父親--頭曼。

頭曼是匈奴王國的奠基者,是他讓四分五裂的族人凝結成強悍的團體,與東之東胡、西之月氏,並立為蒙古高原上的三雄。就在他完成王業、正圖拓展的時候,卻遭遇到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王──秦始皇。秦始皇派遣大將蒙恬,帶領戰無不勝的秦軍30萬,擊敗了頭曼和他新建的王國。之後在兩國邊境上,秦始皇修築了一系列防禦工事,其中最著名的是後來成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萬里長城。鬱悶的頭曼,本來雄心萬丈,意欲與秦朝爭雄,此時不得不放棄遠大的理想,離開祖先的土地,向北遷徙。

Advertisements

大概是這個時候,頭曼單于開始培養他的兒子。他把大兒子冒頓送到當時較為文明的月氏,一方面作為人質,表示對月氏的友好;另一方面,希望未來的王儲能夠了解國家的敵人,掌握他們的弱點,學習他們的長處。冒頓後來用以訓練騎兵的鳴鏑(響箭),大概就是從月氏人那裡學來的。不過,這種善意的舉動,因為一個偶發事件,轉變成不可挽回的悲劇,最終葬送了頭曼單于的生命。事情是這樣的:當時月氏、匈奴兩國發生了爭吵,最終爆發了戰爭,未知內情、滯留月氏的冒頓,差點被當作敵人殺掉。後來他雖然逃歸匈奴,還得到父親的封賞,成為一萬騎兵的頭領。但是頭曼對於小兒子日益增長的寵愛(年邁的父親往往會溺愛小兒子,何況是許多年來待在身邊的唯一的兒子),加上之前在月氏的有驚無險的遭遇,使冒頓產生了對父親的憎恨。這種憎恨,讓冒頓開始培植自己僅有的勢力──一萬騎兵。

Advertisements

現在看來,冒頓對於匈奴騎兵的改良,不過就是簡單的統一號令罷了。當冒頓的鳴鏑射向某個目標的時候,所有的騎兵都得跟著去射它,否則便被處死。開始,目標是冒頓自己最愛的馬,接著是最愛的妻子,最後是父親的坐騎。在這樣殘酷的訓練之後,這一萬騎兵成了冒頓私屬的軍隊,不再聽從他人的號令。

與其說冒頓採取了月氏先進的武器──鳴,不如說他用自己的殘忍征服了他們。

之後便是殺父。頭曼單于死了,死在親生兒子的手中,這也許是他最大的悲劇。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頭曼單于的一生是成功而輝煌的。他有著稱霸天下的偉大理想,並為之奮鬥。他第一個統一了匈奴民族,建立了王國。雖然在與秦爭霸的過程中失敗了,但那不是他的錯。當時的匈奴王國還很年輕,秦朝卻已有百年的生聚和發展,他自然無法取勝。他雖然失掉了部分國土,但是後來又收回了它們。更重要的是,他給匈奴留下了一個更加偉大的領袖──冒頓。

冒頓即位后,繼承父親未竟的事業,推行匈奴的統一。他在軍事集權之後,又在政治組織上貫徹集權的理念。之前,匈奴雖然名義上在頭曼單于一統之下,但仍然是鬆散的部落聯盟。冒頓為他們制定了一套精密的官制:

在單于的下面,依次設立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等高級官職。匈奴人尚左,所以左賢王地位極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一般由太子擔任。從左右賢王到當戶,都分別統率騎兵,多者上萬,少者數千,號稱"二十四長"。"二十四長"一般為單于的同姓,為世襲官職,可以自己設置千騎長、百騎長、十騎長等中下級官吏。左右賢王分掌帝國東、西。中部則歸單于直接統治,由左右骨都侯輔佐。

冒頓執政初期,月氏、東胡、秦朝三面環伺匈奴。東胡王以為匈奴內亂,有機可乘,不斷挑釁,先後索要頭曼的千里馬和冒頓的閼氏,冒頓都予以滿足。東胡王又提出要獨佔東胡與匈奴之間的大片空地。冒頓徵詢群臣的意見,有人說:"這種棄地,可給東胡,也可不給,無關緊要。"冒頓大怒,說:"土地是國家的根本,怎麼能送給別人呢!"遂將主張把棄地給東胡的人斬首,並舉國出兵,將東胡打了個措手不及,東胡王被消滅。

打敗東胡之後,冒頓又向北及西北發展,征服渾庾、丁零、屈射、堅昆(今吉爾吉斯)、龍薪犁五族。此外,又向西擊破月氏和烏孫,控制西域26國。在他南下與漢較量之前,基本上一統大漠,所管轄的區域,東至興安嶺,西到西域,北達貝加爾湖,南抵陰山山脈。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