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治療講時效

腦中風的治療手段日新月異,但死亡率和致殘率卻居高不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治療延誤。因為國內大多三甲醫院已經可以對中風進行有效治療,但是很多病人卻未能及時接受有效治療。

中風可治,但要儘早

中風即腦血管意外,是由於腦血管阻塞或破裂出血導致腦缺氧細胞壞死的急性發作性疾病,結局往往是死亡或遺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礙(殘疾)。

醫學的發展已經使得腦中風成為高度有效治療的疾病,早期及時治療不但可以挽救生命,而且很大程度上能夠避免功能殘疾發生。

缺血性中風的治療

目前有效的方法有兩種,一種就是藥物溶栓,一種是介入導管血管內血栓去除術。它們都能去除血栓,恢復血流灌注,但有效治療的前提是儘早!溶栓最好在發病3小時內實施,介入術最好在發病6小時內完成。

出血性中風治療

也有兩種手段,包括介入手術與開放性手術。介入術一樣是通過動脈插管達到腦出血部位進行止血治療。開放性手術需要開顱,雖然手術創傷較大,但除了止血之處,可以取出積血解除對腦組織的壓迫。需要強調的是,無論是介入手術還是開放性手術,關鍵的因素仍然是必須儘早實施。

「FAST」識別

由以上論述,可知腦中風是能夠有效治療的,然而世界範圍內腦中風的死亡率和致殘率卻持續走高,除了低收入人群醫療資源的不足,一個重要因素是治療延誤。如果對於腦中風的認識不夠,不能及時識別中風,也會延誤寶貴的救治時機。治療延誤在我國可能更加突出,因為大多三甲醫院已經可以進行腦中風有效治療,但是很多病人卻未能早期就醫。那麼如何及時識別腦中風呢?在家裡沒有檢測手段,對腦中風的識別只能依賴於患者的表現。

急性腦中風通常突然發作,表現為一側面部嘴眼歪斜或者肢體感覺、運動障礙,或伴有視力障礙(常為視野改變)和語言障礙(說話含混不清,或失語)。有時候患者也可以突然撲倒,或喪失部分意識,還可伴有劇烈頭痛和噁心嘔吐(常提示是出血性腦中風)。

一旦發現有人出現這幾種癥狀(並不是所有病人都會同時出現,嚴重程度也可以不同),應該第一時間意識到腦中風的可能,旁觀者所能做的是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

為了便於記憶和更加直觀,有人總結這幾種癥狀,以各自英語單詞首字母命名為「FAST」:

F即face(臉)——中風者臉部可能出現不對稱,無法正常微笑;

A即arm(胳膊)——讓病人舉起雙手,看是否一側肢體麻木無力;

S即speech(言語)——請病人重複說一句話,看是否表達困難;

T即time(及時)——懷疑中風,立刻聯繫120將其送往有溶栓能力的醫院。

正確的家庭急救

懷疑家人中風,就要快速反應,力爭在1小時內使得患者到達醫院獲得有效的治療。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腦功能。

在我國,無論民間還是網路,都有一些流傳的救治手段。如針刺等,最出名的當屬「放血療法」。放血法純屬無稽之談,沒有任何研究證據支持這些所謂急救方法有任何療效,相反卻十分有害,一方面延誤呼救,另一方

面這些惡性刺激可能刺激患者血壓升高進一步惡化病情。

相對於其他一些急症的院前急救,中風家庭急救相對很簡單,也許可以用「無所作為」來描述。只要謹記「FAST」,一定要「快」!

覺得患者有中風的可能,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在等待救護車時,所能做的只有,幫助其卧於最舒適的體位,就是怎麼舒服怎麼來。如果患者意識喪失,將其置於側卧位,目的是防止可能出現的嘔吐后的誤吸。

既是「無所作為」,就要注意以下幾個「不要」:

——不要搬動和過分地搖病人。特別是對於腦出血病人(很多時候你並不能做出判斷),因為急性腦出血早期病灶非常不穩定,病人體位的移動、頭部的晃動會增加顱內出血。

——不要亂用藥。原則上禁用一切藥物。

——不要使患受到任何刺激。像我國民間普遍推崇的按壓或者針刺「人中穴」,和前述放血療法等,都屬於有害無益的惡性刺激,應該一律嚴格禁止。

你可能會喜歡